枯枝牡丹天下奇

管苏清

一朵花惊艳一座城。盐城人素以枯枝牡丹为骄傲。市南20多公里处坐落着一座2000多年历史的古镇便仓。这里的枯枝牡丹,主干似饱经风霜、憔悴欲朽,鲜枝可燃,享誉古今。

游人走进便仓枯枝牡丹园,沁人心脾的花香便扑鼻而至,微风吹过,一朵朵牡丹在细细茎上摇曳的身姿如同翩翩起舞的少女。便仓枯枝牡丹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人文底蕴。清代小说《镜花缘》记述:“如今世上所传枯枝牡丹,淮南便仓最多。”据史籍记载,这里的枯枝牡丹原产于洛阳。北宋末年,苏州人卞济之,曾任陕西参政公。宋亡后,为避战乱,举家迁至东溟(今便仓),携洛阳红、白两株牡丹植于园内。卞氏后裔卞元亨写下《戎归》一首:“丈夫志远遍天涯,一跨辽东忽到家,荒径尚存苍翠柏,故园尤有牡丹花。”

晚上游园,风携着阵阵牡丹特有的芳香吹过来,轻拂着面庞,人们的步履也会轻快如仙。月色如水,洗净了花儿白天的艳丽,有一种慵懒的美。阳光下的牡丹雍容华贵,有一种只可远观不可亲近的距离美。而此时,在如水的月色下,牡丹带着洗尽铅华后的自然和亲切,透着不胜娇羞的妩媚,让你不由得放松心情。花儿在晚风吹拂下,不经意地蹭着游人的衣角,让人真想亲吻一下它的娇容。在朦胧的月色下注视它们,那份喜悦,那份柔情,分明是那样熟悉和亲切。

古时便仓,几乎家家种植牡丹,赏花之风盛极一时,“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诗句正是其生动写照。牡丹文化的起源,若从《诗经》牡丹进入诗歌算起,距今约3000年历史。秦汉时以药用将牡丹记入《神农本草经》。南北朝时,北齐杨子华画牡丹,牡丹已进入艺术领域。散见于历代种种杂著、文集的牡丹诗词文赋,遍布民间的牡丹传说,以及雕塑、雕刻、绘画、音乐、戏剧、服饰、起居、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现象,数见不鲜。宋以降,赏牡丹习俗在民间更为盛行,时有牡丹百余种,其中“姚黄”“魏紫”被誉为“牡丹之王”和“牡丹之后”。

我从小就喜欢牡丹,姐姐家院子里有个大花池,种的就是枯枝牡丹,一到花季,满院生辉。如今每年春节,我习惯购买几盆催花牡丹,一进家门,馥郁的芳香扑面而来,含苞待放的牡丹静如处子,令人爱恋。几日后,它们争先开出硕大的花朵,浓烈得流光溢彩,温情漫漫,令人对生活充满敬意。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