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夫与时间

  刘荒田

  即便是七老八十的人,多数也没见过“更夫”的真实模样。古时候,更夫是清一色的男性,通宵上班,独自或两人,手拿铜锣或竹梆子,每隔一个时辰敲一次,以发声的长短、快慢来区别五更的不同更次。到我这一代,“睇更佬”早已消失,但留下了恐怖的传说——一个身穿破旧黑衣服的男子,拿着发出“蓬蓬拆”声音的响器沿街游荡,将小孩子掳走。于是,长辈面对撒泼的小孩子时,会这般吓唬:“嘘,蓬蓬拆佬来了……”小孩子立马噤声,躲到大人怀里。记得少年时代在影片《平原游击队》中看过一老更夫,他敲着锣,悠悠然地吆喝着“平安无事啰”,以迷惑日寇。这恐怕是更夫硕果仅存的感性形象。

  最近,在《英国小品文选》的《更夫》(亨特作,梁遇春译)中,我见识了“洋更夫”。文中列举了作者在伦敦一带夜行时遇到的五个更夫:

  一,公子式,在牛津街公园附近走来走去,说话的声音与众不同,半吞半吐。二,铁打的,在牛津街向汉诺瓦广场巡行,声音似喇叭般响亮,此外,无奇特之处。三,时髦式,在柏底福广场值夜,他所代表的时髦,是报时的时候省去“过了”和“点钟”,只说数字。四,看书的,他有一本书,借灯笼的光阅读。五,溜行的,严霜深冬的大街,沟里有长条的冰,他一手提灯笼,一手拿伞,一路溜过来。

  这些洋更夫有三个亮点,在百年后看来极富游戏趣味。一是偷时间,这些人身体肥重,披大氅,态度安闲。原本是整夜在街上值勤的,而“睡在床上不能够挣钱”,“他们所能得的睡眠或许因为是在更棚里偷偷地得来的,特别甜蜜”。二是报时的宗旨,既然“四处都是寂寂的安宁”,所以报时的声音非但不响亮,还有“胡混”的味道,“听的人们觉得怎样解释才合适,就那样解释,三点、四点、一点都行。”译者为此作发挥:“更夫麻麻糊糊地叫点,听的人爱把它当几点,就可以当作几点,岂不是个双方都方便的事。”三,把大街当溜冰场的更夫,他“这一溜可以溜过整个半夜”,“这是苦工同享乐,青春和老年最奇异地混在一起”。对“壮健不屈的更夫”来说,时间“像个山羊被他赶的东奔西跑”。

  读到这里,岂能不给文学作品中的更夫喝彩。虽然他们肩负报时之责,对时间的掌控却轮不到他们——话说回来,又有谁能做得了时间的主呢?然而,更夫这个特殊的行当,在绝大多数人休息的晚间独沽“时间”一味,还玩儿出比常人更多的花样。偷一两个钟点,躺下眯眯眼,即使无法熟睡,心里也充满占便宜的快意。还可以“放水”,报模棱两可的时间,让失眠者听来安心,岂不是大功德?当时间变成更夫放牧的“山羊”,他可以让“一点”缩到“十二点”,也可以把子夜变成黎明,“溜”得星移斗转,“溜”得光影凌乱;他摇身一变,成了法力无边的“神”。

  最令人敬畏与感慨的,莫如时间。且不提不复有勇气对镜的迟暮美人、不甘心就此罢休的落寞英雄,平平凡凡的人,不也在时间面前感到无可奈何?而职业并不高级的更夫,却能玩弄时间于股掌。

  余生也晚,并无更夫的记忆,只有一个和更夫相类似的人,在我儿时生活的小镇上无比威严。他叫罗超,年过五十,身高一米八,镇公所雇他当勤杂工,其中一项职责是发通知。他手持铜铃,沿街摇动,以破嗓子吆喝:“今晚六点工商联开大会,全体会员听着,要准时来!”如果他在夜间沿街吆喝,勉强算是“更夫”……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更夫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