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中蒙首次陆军联训释放什么信号?

李超:中蒙首次陆军联训释放什么信号?
2024年05月13日 07:01 环球网

来源:环球时报

中蒙“草原伙伴-2024”陆军联合训练5月12日在蒙古国东南部的东戈壁省拉开帷幕。这是两国陆军首次联合训练,中方派出营级规模兵力,携各型武器及轮式装备等参训。那么,“草原伙伴-2024”释放出哪些信号?

首先,两国军事互信持续增强。从过去20年看,中蒙两国军事防务合作是循序渐进的。2004年,中蒙两国国防部门建立防务安全磋商机制。2009年,中蒙两军举行了以维和为主题的联训。2013年,中蒙两军又联合举行了名为“草原先锋”的自然灾害救援训练。在2021年中国国防部长访蒙及次年中蒙国防部长举行视频会晤后,中蒙年度军事交流与合作有了升温之势。2023年,中蒙两军在边界地区举行“边防合作-2023”联合演练。

而此次联合训练,是中蒙首次由陆军这一军种作为牵头单位,其内容也与以往两军交流更多以维和、灾害救援任务为主有所不同。中方派出的是营级规模的兵力,而且携带各型武器及轮式装备等进入蒙古国境内参训,涵盖火力突击、作战保障、后装保障等多个专业要素,由此可见,联训内容更加丰富、专业科目有所增多,难度也在提升,展示出中蒙军事互信持续增强的趋势。蒙古国同中国陆上相邻4710公里,是与我国陆地边界线最长的邻国。双方军事合作,无疑对于两国安全环境的保障具有重大意义,而中蒙军事互信的增强,有利于两军进一步交流,有助于双方维护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其次,共同维护区域安全稳定。近年来,美国对亚太国家外交动作频频。2023年,美韩首脑发布《华盛顿宣言》,涉及美国将升级延伸性威慑,扩大核潜艇在朝鲜半岛的调遣规模。同年,美日韩举行首次三边空中演习,再次加剧了朝鲜半岛紧张局势。今年,美国又联合日本和菲律宾举行三边峰会,挑动地区冲突。美国仍抱持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的观念,导致其不断操弄集团政治,这种做法不仅有着拉拢地区国家配合其搞“大国竞争”的意味,也加剧了亚太地区的阵营对抗氛围。

这不仅会损害域内国家的战略安全,也将加大地区内国家选边站队的压力,进而冲击到蒙古国外交和安全政策的稳定性。同时,由于蒙古国同为中俄邻国,其安全与发展环境不免会受到影响。面对这种背景,蒙古国在军事领域的合作上仍有着多元化色彩,中蒙军事合作也并未针对“第三方”,此次中蒙陆军联训体现出蒙古国不愿被引入阵营对抗的“安全陷阱”,而是希望根据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继续推进同邻国在防务领域的务实合作,与之加强军队联训,同中方共同维护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再次,携手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在2022年《中蒙关于新时代推进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蒙方表示,愿在中方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框架内,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等全球性问题,并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公共卫生保障等领域合作。2023年,蒙古国总理奥云额尔登在访华时,再次明确表达了对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的支持。全球安全倡议以“六个坚持”为核心要义,其中包含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的内容。中蒙此次陆军联训以应对非法武装团体活动为课题,与此前两国边防部队以打击边境走私和恐怖破坏活动为目标的联合演练相似,均在非传统安全的范畴内,不仅说明由于中蒙两国国界线漫长,边境地形多样,相关课题的演训极为重要,也体现出双方正在以实际行动,围绕全球安全倡议对接合作。

全球安全倡议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和可持续的安全观,摒弃冷战思维,反对单边主义,不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超越了以对抗性、军事性为特征,谋求绝对安全的传统安全观。因此,中蒙携手践行全球安全倡议,不仅有利于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健康发展,也为双方共同推进东北亚安全治理,防范化解安全困境奠定了基础,将对地区安全合作注入稳定性和正能量。2024年是中蒙两国建交75周年,笔者认为在中蒙各领域合作全面发展的背景下,中蒙防务关系未来必将不断充实新的内涵。(作者是内蒙古自治区社科院“一带一路”研究所副研究员)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