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该忘记泰戈尔的先见之明”

“不应该忘记泰戈尔的先见之明”
2024年05月13日 07:41 环球网

《印度斯坦时报》5月11日文章,原题:印中的合作与竞争

泰戈尔首次访华100周年纪念日刚刚过去,但我们已在很大程度上将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访问忘记。泰戈尔是印度最早强调印中亲近概念和这两个古老文化相互交融的人士。其先见之明至今仍能引发共鸣:两个主要民族不是作为对手在战场上相遇,而是成为以礼尚往来为荣的崇高朋友。当前印中关系面临挑战,若(对立)战略持续,难以指望双方关系好转。

上海,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的半身铜像 图源:视觉中国

是时候提出一些基本问题了:谁会从印中的剑拔弩张状态中受益?从俄乌冲突吸取的教训凸显与民族主义倾向有关的危害、军工复合体的逐利本质、沙文主义的危险以及由此产生的冲突泥潭。地球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需要将一切可用资源用于促进国民经济、教育和健康发展,但宝贵的资金却被用于武器以使边界军事化,而这些武器将在未来造成几代人之间的不信任。代价是牺牲双方的互利合作,这将阻碍经济、科学和文化进步,加剧气候危机并最终影响几代人的生计。我们迫切需要摆脱对华思维定式,转而寻求更加持久的解决方案。面对中国带来的挑战与机遇,我们能否从世界各国与中国打交道的方式中学习经验?美国的尝试包括减少对中国的供应链依赖,甚至禁止对中企投资。这与德国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是时候承认以下两个现实了。与西方国家不同,印度和中国互为邻国,有着漫长的边界。在应对世界可能面临的诸多全球性挑战之际,中国不可或缺。中国在邻国印度的经济足迹(和政治影响力)不可能凭空消失。就印度对华战略达成连贯一致的看法来说,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时机了。只有这样,我们对印中政治竞争的主观看法才不会影响两国之间的社会和人际理解(不无讽刺意味的是,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是印度国民的五大旅行目的地之一)。

对两国来说都有一个历史性机遇,以审视各自希望如何塑造双方互为邻国的共存关系。我们必须构筑除了剑拔弩张之外的其他共存模式。对边界争端,迫切需要一个新视角,这是对两国的真正考验。当前形势下,任何有效战略都须建立在双管齐下的战略基础上——既追求合作,又进行竞争。(作者为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首任院长谭云山之孙谭梵天、印度理工学院马德拉斯分校中国研究中心主任柯渡洲,崔晓冬译)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编辑:朱嘉琪

校对:林泽宇

审核:冬瓜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泰戈尔 印度 印中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