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黑车有理,不等于“碰瓷式执法”合适

整治黑车有理,不等于“碰瓷式执法”合适
2024年05月14日 05:14 齐鲁晚报

  近日,网传“云南红河个旧一运政人员碰瓷式执法”,当地通报称,涉事车辆为非法营运“黑车”。为阻止违法车辆逃离,执法人员在紧急情况下采取了不当的处理方式。目前已对张某涉嫌非法营运行为进行立案调查,同时,视频中涉事执法人员已被停职处理。

  视频中,这名执法人员突然一个加速,冲向减速停车的涉事车辆,扑到车辆引擎盖上翻滚喊疼。如此生硬的碰瓷表演,正好被视频记录了下来,在网上传播后,引发一片质疑声音。

  面对汹涌的舆情,当地的通报还原了事情经过,承认了执法手段的不当,但也强调涉事司机有错在先——态度恶劣,言语辱骂执法人员,试图强行离开,且涉案车辆此前曾出现过类似非法营运的情形。

  非法营运的“黑车”问题,一直是城市管理和交通治理的难点,扰乱了市场秩序,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对“黑车”进行执法整治,是维护交通管理秩序、保障乘客权益的必要之举。有网友就表示,面对执法对象的阻挠抗拒,执法人员也很难。

  客观来讲,如果通报属实,涉事司机存在多次违法情形,且拒不配合执法,执法工作会更加棘手,常规的执法手段未必会达到该有的效果。

  不过,正视一线执法人员的压力和苦衷,并不意味着,采用夸张的碰瓷手段来执法,就情有可原。一码归一码,整治黑车的动机是好的,执法手段也得合法合规,不能为了达到执法目的而不择手段,出一些奇招、歪招。

  此次事件中,执法人员的操作显然是失当的。至少从视频来看,涉事车辆已经刹车减速,且有停车的迹象。执法人员“碰瓷式”拦车,本身就是在制造危险,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将矛盾激化。

  换个角度看,如果“碰瓷式执法”没有被行车记录仪拍下来,并公之于众,那么面对执法人员的这一出,涉事司机岂不是百口莫辩?

  一线执法人员直接面向广大民众,代表的是公职部门形象,执法手段合法、合规、合适,是最基本的要求。“碰瓷式执法”不仅违反了执法规范程序,也损害了执法机构的形象和公信力。

  值得一提的是,类似“碰瓷式执法”的行为并非个案,此前也多次上演。执法对象拒不配合时,有的执法人员为了达到效果,不是想着如何提高执法水平,而是拼起了“演技”,让光明正大的执法,走向了法治的对面,实在南辕北辙。

  任何执法行为,说到底都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彰显法律威严。整治“黑车”无疑是必要的,但也应该保持程序合规、冷静理性,避免激化矛盾。

  目前,涉事执法人员已经被停职处理,不能因为整治“黑车”有理,就对“碰瓷式执法”宽宥纵容。此次风波也是一次有力提醒:执法者首先得是守法者,才能为执法机关树立良好的执法形象,执法行为也才能被民众认可。 据澎湃新闻

  投稿邮箱:qilupinglun@sina.com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非法营运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