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夏至面

转自:中国旅游报

□ 张泽峰

每年夏天,我都会回济南郎茂山小住几日,在这里吃得最多的就是凉面。鲁中、鲁西地区,夏季餐馆凉面盈市,最受食客欢迎。

民谚云:“冬至饺子夏至面。”凉面清凉爽口,制作简便。夏暑吃凉面,也是由于天气炎热,饮食需清凉可口之故。

唐宋之际,凉面被称作“冷淘”,言面条煮熟后,需用冷水淘凉之意。杜甫有《槐叶冷淘》诗:“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经齿冷于雪,劝人投此珠。”这个名称直到明代还用。明人蒋一葵著《长安客话》载:“水瀹而食者皆为汤饼,今蝴蝶面、水滑面、托掌面、切面、挂面、馎饦、合络、拨鱼、冷淘、温淘、秃秃麻失之类是也。”所谓“汤饼”就是面条,冷淘就是凉面条。当时还有专以经营凉面著称的店铺,“明末,京城市肆著名者……顺承美大街刘家冷淘面”。

济南制作凉面的方法是这样的:将面条煮熟后,捞入凉开水里淘凉。凉透之后,盛入大碗里。另外还要准备好“面码儿”,也叫“菜码儿”,有黄瓜丝、红萝卜咸菜末、香椿末、韭菜段、香菜末、豆角末,以及蒜泥、麻汁、米醋、花椒油、盐水等。这些统称为“面码儿”的蔬菜及调味品,分放在各式各样的盘碟内,食用者根据自己的口味自浇自拌,可多可少,听其自便。这是具有北方风味特色的吃法,搭配的菜蔬清凉爽口,色香味俱全。夏日吃此面,只觉全身清凉舒畅。

关于“面码儿”,《清稗类钞》说得非常确切:

惟其面率为白水所煮,将进面时,即有生蔬如豆芽、黄瓜丝之类数小碟陈于几,曰面马,意以此为前马之导也。餐时,即和以调料而加于面。

北方的“面码儿”,在四川则俗称“过桥”,想是通过各种调料调味过程这个“桥”,以达到使主食——面条味美的目的吧。“面码儿”也好,“过桥”也好,都是食面之另加佐料的意思。还是老话,中国各地的饮食习俗、食品名称、用语习惯虽各有区别,但又是互通的。

我终生难忘、回味无穷的,当属母亲手擀的夏至凉面。小时候,每当夏至到来,就希望吃到母亲做的凉面。母亲做夏至面一没有家传秘方,二没有高难的技巧。她从不保密,常对来取经的乡亲们说,做好夏至面,要抓“两头”。一是抓面码儿。要用紫皮大蒜,剥皮洗净,放在石臼里捣成浓稠黏糊插筷子不歪的雪状细泥,再加上适量精盐、米醋、小磨香油搅拌均匀,稀释成色如琥珀、香气四溢的蒜汁。二是抓面粉。用红皮小麦磨出雪花面粉,一斤面一只鸡蛋,用凉水和成偏硬的面团,湿布捂严醒透,再反复搓揉,使其滋润光滑。擀时要做到“三匀”:两手推拉擀面杖,要用力均匀;小粉不宜多,要撒均匀;面片忌拉长抻圆,要擀得厚薄均匀。待面片擀到薄似纸张、映光透亮时,便可折叠,根据自家喜好,切成韭菜叶宽或松针细的面条。将面条抖开,下到大翻花的开水锅中,断生后,速用笊篱捞出,投进凉开水盆里淘凉。盛碗后,再搭配上自己喜爱的各种面码儿,又香又辣,爽利可口,用一句话来形容最为恰当,那就是“给肉都不换”。

夏至凉面绝非美食艺苑的“阳春白雪”,但却渗透着浓浓的乡情和亲情,洋溢着民间饮食文化古朴素雅的风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面条 凉面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