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车内“禁食”暂不宜强制化

公交车内“禁食”暂不宜强制化
2024年05月14日 14:31 媒体滚动

转自:中工网

原标题:公交车内“禁食”暂不宜强制化

5月10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发布关于征求《广州市公共汽车电车乘车守则》意见的通告。征求意见稿中,增加了多条文明乘车方面的内容,并对禁止行为进行了进一步明确与细化。征求意见稿中增加了文明乘车方面的内容,其中包括“不得在车厢内进食(婴儿、病人除外)”等。(5月12日 澎湃新闻)

禁止在公交车的车厢内进食,无疑可以一个营造良好的乘车环境。然而,城市里普通的上班族,为赶时间大都有过在车内进食早餐的情形。因而,公交车内“禁食”,或许让不少市民难以接受。笔者认为,公交车内“禁食”别因噎废食,不能一棍子打死,此禁令暂不宜强制化。

不可否认,在公交车内“禁食”,能够防止食物残渣和垃圾产生,避免引起异味和卫生等问题,可以确保车厢内整洁卫生,营造文明的乘车环境。在相对封闭的城市地铁车厢内“禁食”,大多数乘客都能接受,在各大城市也早已执行,基本上不会出现反对的意见。那么,立法在公交车内“禁食”,为何出现较大的争议呢?一方面,公交车不同于地铁,可以开窗通风,在车厢内进食对其他乘客影响一般不大;另一方面,对清早赶时间上班在车厢内进食的乘客来说,强制化“禁食”也缺乏人性化,同时执行起来也比较困难,很容易沦为“一纸空文”。

早在2019年,青岛市曾在三条公交线路车厢内试行过“禁食”的措施,但后来再无消息,没有了下文。其实,为了所谓的“乘车文明”,给部分市民带来不便,限制和干涉市民的“饮食”自由,其可行性首先就得打一个问号。其次,“进食”的概念比较模糊、宽泛,吃口香糖、喝饮料算不算进食?另外,如何鉴别是不是可以进食的病人?也就是说,公交车内强制“禁食”,在实践中如何界定是一个难题,管得过宽,也很容易引发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纠纷。此外,谁来执行这项禁令?难道每辆公交车还要配备一名执法人员,显然也是不现实的。

理想与现实,往往天差地别。公交车内“禁食”宜疏不宜堵,不能“一刀切”强制禁止。现阶段,倡导市民文明乘车,能够让大部分市民接受。同时,可以提示市民在公交车车厢内,尽量避免食用气味较重或影响到其他乘客的食物;注意车厢内卫生,将食品包装袋、擦嘴用的餐巾纸等,扔进车厢内垃圾桶或带离,以保持车厢内干净、整洁的环境。这样,倡导和加强市民的自我约束,既满足一部分乘客在车厢内进食的需求,又能维护良好的乘车环境,可谓两全其美。

城市文明不可一蹴而就,超越现实“强制性”约束市民的行为,也是一种不文明的做法。期待当地相关部门在征求意见后,调整不切合实际的条款。总之,强制规定公交车内“禁食”,目前为时尚早。(丁家发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