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初步实现建设用地全过程节约集约

安徽初步实现建设用地全过程节约集约
2024年05月15日 00:00 媒体滚动

星报讯 记者从安徽省自然资源厅了解到,自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省创建土地效益评价体系,创立“一码关联、一码管地”“健康体检+土地管家”等管理新模式,现已初步实现了建设用地全过程节约集约。

截至2023年底,全省耕地面积约8346万亩,较上年增加约20万亩,连续3年实现净增加。全省处置批而未供土地26.56万亩、闲置土地8.42万亩,处置率分别高于部下达年度任务9.5和40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2023年,全省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同比下降5.5%;省级以上开发区土地建成率、综合容积率、工业用地固定投资强度分别提升2.4%、3.5%、5.4%。

在耕地保护方面,我省积极建立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全过程包保服务机制,力争实现少占耕地、节约用地。其中,凤凰山水库、新安江航道整治等重大项目,累计少占耕地超2600亩。据统计,2023年,安徽省共完成补充耕地项目4010个,入库10.74万亩,完成率107.4%。完成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核实处置任务,面积达7178万亩,超规划目标任务约35万亩。

为实现全过程节约集约用地管理,安徽省出台国土空间专项规划衔接技术导则、制定省级及市县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目录清单,推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的衔接。建立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阶段综合论证制度,实现成果共享,避免重复踏勘和论证;在全国率先出台建设项目临时用地规模核定指南,根据不同用途、建设内容等,分类明确核定标准。

同时,我省实施“双合同”监管,有效减少因企业原因造成的新增闲置和低效用地。建立亩均效益评价体系和差别化供地政策,引导低效益企业提质改造或逐步退出,全面提升产业用地亩均效益。探索产业用地清单制,形成土地出让用地清单制案例371个。

此外,为加强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管理,安徽省常态化对标沪苏浙等先发地区,出台促进工业低效用地盘活利用的若干措施、工业低效用地再开发与核算计划指标挂钩实施细则,以当年通过验收的工业低效用地再开发面积的30%,核算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