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首提“中华民族”

梁启超首提“中华民族”
2024年05月15日 01:45 媒体滚动

转自:人民政协报

“中华民族”一词,最早是由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梁启超提出的。

1899年,梁启超在日本发表了一篇题为《东籍月旦》的文章,首次使用了从日语翻译而来的现代意义的“民族”一词,如“东方民族”“泰西民族”“民族变迁”“民族竞争”等新名词。

1901年,梁启超在《中国史叙论》一文中,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他将中国历史分为三个时代:“上世史,自黄帝以迄秦之一统,是为中国之中国,即中国民族自发达、自竞争、自团结之时代也;中世史,自秦统一后至清代乾隆之末年,是为亚洲之中国,即中国民族与亚洲各民族交涉、繁赜、竞争最烈之时代也;近世史,自乾隆末年以至于今日,是为世界之中国,即中国民族合同全亚洲民族与西人交涉、竞争之时代也。”

1902年,在“中国民族”的基础上,梁启超又发表了《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一文,围绕“中华”的内涵和“中华民族”一词,感慨地写道:“立于五洲中之最大洲而为其洲中之最大国者,谁乎?我中华也。人口居全地球三分之一者,谁乎?我中华也。四千余年之历史未尝一中断者,谁乎?我中华也……上古时代,我中华民族之有海权思想者,厥惟齐。”梁启超以“中华民族”取代了之前的“中国民族”,这也是中国人在海内外首次使用“中华民族”一词并沿用至今。

此后,梁启超对“中华民族”的概念作了厘清和完善。1905年,他发表《历史上中华民族之观察》一文,对“中华民族”一词,从形式到内容进行了革命性创造,指出中华民族指中国境内的所有民族,汉满蒙回藏等为一家,是多元、混合的一个共同体,为消除民族歧视、促进各民族关系和谐、团结、统一,发挥了积极的理论指导作用。从此,“中华民族”一词,以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凝聚起国家和民众坚定维护统一的意志,成为中国走向统一和实现现代化的文化支撑。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梁启超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