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碑,我的“书乡”

解放碑,我的“书乡”
2024年05月15日 01:35 重庆晨报

□赵式

随着时光流淌,我有个新潮感悟,人一生有N个“乡”。不是吗?生我养我的地方叫故乡,举目无亲的陌生地方叫他乡,能经常可心看书的地方就应该叫“书乡”……

估摸是受了诗书继世长家风的影响,我从小喜欢看书。发蒙就订阅了《儿童时代》杂志,上高小伊始,直至数十年后退休,当学生时是寒暑假,参加工作后是节假日,都要专门安排时间到解放碑的书店去看书。住家的地方或是相邻的地区,不是没有书店,不仅有,而且不止一家,但那个时代都有些先天不足之处,不是书太少,就是分类欠合理,使得我难有兴致仔细寻觅,舒心捧读。解放碑书店的书多,门类齐全且分类合理,环境清静幽雅,是个能安心看书的好地方。久而久之,我就把解放碑当作自己的“书乡”了。

学生时代家里经济拮据,以后参加了工作,工资也没多少,进了书店以看为主,购买为辅。我印象最深的是进了民权路上的那家新华书店,看到十一点过,出来找个食店吃碗小面或豆花饭,然后又进去看,下午看到四时左右,就依依不舍地与它拜拜,因为居所离解放碑较远,为了节省乘公交的车费,要步行返家。

先父是个老学究,常给我讲文史知识,学历不高的先母也酷爱看书,常给我讲她看过的那些中外名著。他们摆谈的只是一个梗概,我常常感到不过瘾,到了“书乡”,就去找原著或相近读物,浏览品味为快。遗憾的是,那时出的书较少,对号入座能看到的书不太多。其次,我到那里去选购自己学习工作用的工具书,当然也有自己喜爱的散文和诗歌类书籍。

前不久在整理私人藏书时,我发现有本定价0.57元的《唐诗三百首》,扉页上写着:购于解放碑;有本定价4元的《新华字典》,扉页上写着:购于渝中区民权路新华书店,1995年9月4日……嗬嗬,多年来在“书乡”购的书不少!这些书对我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帮助都很大。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科学文化的发展,书籍的出版发行业务也越来越兴旺,重庆书城在解放碑横空出世。解放碑几乎在每年的读书月或某个节日还要开露天书市。不容置疑,我肯定是个积极赶场者。我有本私人藏书《重庆掌故》,书的扉页上写着:购于重庆新华书店解放碑露天书市,2016年5月1日。我翻翻书沉思了一会儿,居然回忆起了那天到露天书市去的情况。露天书市设在民权路上搭的若干个棚中,一条街披红挂绿,喇叭放着悠扬悦耳的歌曲。当天风和日丽,人来人往,摩肩接踵,人声鼎沸,好不热闹。我流连了半天,前后翻阅了数十本书,最后买了五本书。结账时意外得到两本赠书,我高兴得哼起电影《刘三姐》里的“多谢了”小曲,收款靓妹乐道:“老太爷好喜剧!”

近些年来,各地区的书店都已旧貌换新颜,迁了新址或装修了店堂,不仅书多且分类日趋合理,但我仍认定解放碑是我的“书乡”。其一,习惯成自然吧。其二,解放碑步行街对于我而言,有个得天独厚的好处,来去交通方便,那里路面平坦宽敞整洁,在人流量不太大的非节假日去,锻炼和看书,两件好事能一起办。哎!谈到这里话长哟——

三年前,我突发疾病,治疗康复十五个月后回到家,离不开拐杖了,积极锻炼是不二选择。因为不能久站和久行,我专门网购了一个重量仅一公斤重的收折式圆凳,方便在路途中休息和乘公交车没座位时坐。在夫人的陪同下,我常背着收折式圆凳,一大早就出发,在所住小区旁乘公交车到会展中心站换乘,在较场口下车后,拄杖到解放碑,围着碑基座转圈步行锻炼,附近的重庆书城九时准点开门后进场。

夫人去购物或办事,我在书城里找个合适的位置,坐在自己的收折式圆凳上看书。遇到书中有值得作资料的文字,掏出手机拍下来,返家后把照片发在电脑上提取文字存盘。书城里看书的人多,其中小青年不少。我感到高兴,喜欢看书,一生受益匪浅啊!

(作者系重庆杂文学会理事)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书店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