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科技工作者的奋进风采

展现科技工作者的奋进风采
2024年05月15日 05:07 媒体滚动

转自:光明日报

    “海牛Ⅱ号”搭载科考船驶向深海 资料图片    “海牛Ⅱ号”搭载科考船驶向深海 资料图片

  2023年5月,中央宣传部授予湖南科技大学海洋实验室主任万步炎“时代楷模”称号。他长期扎根海洋资源勘探技术研究,带领科研团队经历三十余年刻苦攻关、勇攀高峰,成功研发“海牛”号系列海底钻机系统,实现中国海底钻机技术装备从无到有、从落后到领跑的跨越,为我国海洋矿产勘探技术和装备研发作出开创性贡献。苗族作家张雪云的长篇报告文学《“海牛”号》(湖南人民出版社2023年12月出版),是一部为大国重器“海牛”号立传的作品,也是一部着力展现以万步炎为代表的科技工作者奋进风采的作品。

  这部作品在结构安排和书写体例上颇有特色,除序章和尾声外,共包括六个部分。其中,“一‘孔’之见”“中国深度”两章记录了“海牛”号的历史发展进程。“从湖到海”一章讲述“海牛”号首席科学家万步炎出生、求学、科技研发、荣获“时代楷模”的心路历程。“深海‘钻’士”“赶海养‘牛’”两章将笔墨倾注在“海牛”团队是如何潜心钻研、艰难跋涉,最终攻克难关的。“国之大者”一章着眼于“海牛”号在推动科技教育、先进制造业发展中的广阔前景。作者聚焦眼前实景,情感细腻,叙事绵密,视野开阔。“海牛”号的牛劲、“海牛人”的钻劲,以及蔚蓝海洋蕴含的大国气象和自信豪迈在笔端呼之欲出。

  《“海牛”号》坚持真实性原则,却并不机械搬运史实,也不简单地平铺直叙,而是在对史料和采访素材系统整理后展开回溯与追寻。壮阔的故事从来处讲起。作者采取一种“我”采访的方式进入叙述,完成对“海牛”号的研发缘起、命名,几代“海牛”号的技术突破,以及世界各国研发进展的客观叙述,还穿插介绍了海底钻机的相关知识和性能。钻探是海洋矿产资源勘探的关键环节,在掘进深海遭遇“卡脖子”的重要时刻,万步炎团队承接下了这个研发任务。作品将“海牛”号的巨大突破放在人类挺进深海、向海图强的忧思中进行观照,重点书写以万步炎为首的“海牛”团队如何克服研发中的艰难险阻。他们要“做颠覆性的设备”,开发“属于中国人自己的能够实现海底工程地质勘探、全程保压取芯的钻机系统”,坚守“国家落后于人的地方,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的精神坐标。蔚蓝的大海深处,危险降临之际,科学家们一次次挺进、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新出发。作品试图打破人们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让读者进入他们澎湃的内心世界。在海洋与人类、海洋开发与钻机研发、国家行动与个体成长的交融中,精神的翅膀正在飞翔。

  作者饱含深情介入现场,把敬意融入字里行间。采访者“我”置身于“海牛”号的研发现场,体味起步阶段的艰辛。小到塑料取样管,大到绞车,都依赖进口,花费重金租借设备,下海成本又高得惊人,还可能颗粒无收。于是,“海牛”团队决定自主研发。一切都要“从最难的地方学起”,设计、画图、制作、加工、试验乃至自己动手编程都经历了从零起步的过程。为生动呈现“海牛”号的超越性,作者始终关注研发工作面临的现实困境,营造出争分夺秒的紧张氛围。比如,在解决海底设备动力问题上,作者紧紧抓住一个又一个问题的解决来写,包括耐压的问题、超重的问题、持续供电的问题、漏电的问题……在问题逐个得以解决、创造新的奇迹之后,团队只经历了短暂的喜悦,迅速恢复到工作常态,“打捞上来的岩芯管要取出,钻杆要清点,设备性能要检修,绞车要保养,工作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要记录、探讨、改进……”作者的叙述张弛有度,让读者感受到一种内在的节奏感,从而对人物的工作状态有了直观的认知。

  作品将科技工作者的“传奇性”隐藏在日常生活细节的描述之中,总体上处理得颇为巧妙,不跳脱,有着生动活泼的趣味。万步炎14岁考上大学,成为大多数人眼中的“天才”。但一个人仅有天赋是不够的。他拥有今日的成就,是一步一步努力攀登、不懈奋斗的结果。穿上灰色工作服的他是一位严谨的科学家,脱下工作服又是一位小提琴手,站在演讲台上他是一位睿智的学者、一位慈祥的老师,坐在甲板上也会玩起海钓,回到家里又是有一手好厨艺的“居家大叔”。在餐桌上,看到朋友用力拧啤酒瓶瓶盖而不得,他突然想到工作上一个需要具备高度密封性的设备,从而受到启发,借助生活智慧解决了科学难题。他的妻子脱口而出的那句“他热爱着他的事业,而我也热爱着他的热爱”充满了浪漫与温情。

  对普通技工的倾情书写也是作品的一个亮点。“沉浸在自己的工作状态中”是“海牛”团队的朴实写照。比如,只有高中文凭的王案生,拿的是技工职称,但获得高校破格引进,他坚持不接受采访,认为“我很普通,也实在没什么好写的”。同样作为技师,左林喜读过三年卫校,当过赤脚医生,后来当上技术工人,“宁愿在车间干一天活,也不愿意接受采访”。田勇把“我”冷在一旁喝茶,自己安静地在电脑前制图……全身心沉浸在工作中,是科技工作者发自心底的热爱与坚持。作品尽力挖掘出他们身上蕴藏的巨大力量,也彰显出“时代楷模”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作者:贺秋菊,系湖南省作协创作研究室主任)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海牛”号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