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34个月后 东莞这家“果链”企业过会后仍折戟

申报34个月后 东莞这家“果链”企业过会后仍折戟
2024年05月15日 07:26 金羊网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彦

近日,一家产品最终应用于苹果、华为和小米等知名品牌的东莞企业,撤回了在创业板上市的申请——东莞六淳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六淳科技”)终止上市进程。外界分析,较大的业绩起伏背后,对“果链”和平板电脑单一应用场景的“依赖症”,叠加其保荐机构华西证券被暂停保荐业务,或为终止IPO的主要原因。

不单这一家企业,严管之下,今年以来,IPO过会数量和拟募集资金均显著下降,IPO“撤单”量有所增加。而被称作新“国九条”,更是严把IPO“入口关”,提高准入门槛、加大淘汰力度,为资本市场的增“量”提“质”注入强心剂。

过会之后业绩下滑

六淳科技的IPO申报于2021年6月30日受理,在会期间完成四轮问询及回复,2022年7月27日IPO过会,此后一直未提交注册。申报34个月后,今年5月2日,六淳科技本次IPO之旅宣告终止。

招股书显示,六淳科技主营电子产品精密功能性器件,于2015年成立,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唐淑芳、莫舒润夫妇,两人直接或间接合计控制公司72.04%的股份。

六淳科技最为人知的“光环”大概是苹果的二级供应商。具体而言,六淳科技处于富士康、鹏鼎控股、京东方、台达电、瑞声科技、欧菲光立讯精密等国内外知名的制造服务商、组件生产商的供应链体系,产品最终应用于苹果、华为、小米、OPPO、vivo、三星等品牌的终端电子产品。

近年来,六淳科技的利润趋势一度上行,可惜未能持续,过会后利润大幅跳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以及2023年上半年,公司的营收分别约为2.97亿元、4.04亿元、5.57亿元、5.49亿元和2.03亿元,净利润分别约为3054.43万元、6192.14万元、1.08亿元、7754.28万元和-315.86万元。

除此之外,报告期内(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下同),六淳科技主营业务毛利率也低于同行可比企业的相关业务主营业务毛利率均值。六淳科技毛利率分别为32.49%、33.58%、34.2%及31.76%,可比公司毛利率分别为36.63%、38.12%、36.03%、32.07%。公司解释称,这主要受其应用场景、委外生产比例、客户指定采购情况、单一型号产品批量生产规模效应等因素的影响。

电子企业依赖症何解

在业绩下滑的背后,对“果链”的高度依赖是外界推测六淳科技撤销IPO的主要原因之一。记者梳理招股书及六淳科技对IPO审核问询函的回复发现,公司存在的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使业绩存在较多不确定性。

根据招股书,主要客户方面,报告期内,六淳科技对第一大客户富士康、第二大客户鹏鼎控股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维持在四成左右、从约三成降至二成,合计占比超过60%。值得留意的是,有媒体披露,2022年至2023年上半年,六淳科技与富士康的合作大幅缩减,公司与其旗下的业成科技的合作突发终止,对公司的销售及生产造成了由表及里的影响。

从最终用户来看,受智能手机应用类产品销售下滑等因素影响,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六淳科技最终应用于华为的产品收入大幅下滑。

再看更重头的苹果方面,公司终端应用于苹果的功能性器件销售收入在2020年至2022年间,均占当期营收的七成以上,去年上半年则下滑至65.59%;公司基于苹果产业链的毛利额贡献占主营业务毛利额比重也常年较高,2018年曾高达89.49%,随后从2019年的74.54%提升至2022年的88.94%,2023年上半年再下降至83.87%。

有中介机构人士分析,六淳科技此次上市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向监管层和市场解释其与苹果产品一级供应商之间的风险依赖问题,而这也是六淳科技在深交所前期审核中一直阻碍其审核进程的关键所在。监管层对于“果链”企业的IPO,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便是依赖性和业务的持续性。

同时,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应用类功能性器件是六淳科技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而公司与富士康的合作集中于iPad类业务,未拓展至iPhone类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与富士康负责智能手机等相关业务的事业群仅有少量打样合作,未成为合格供应商。不过,2020年12月,公司全资子公司昆山六淳成为富士康该事业群的合格供应商,未来对富士康销售的产品应用场景可能更加丰富。

在平板电脑等产品的应用场景上的限制,也反过来影响着公司的生产研发。根据问询回复,公司的研发费用比同行业其他企业略低,研发支出占比约3%。另外,以高新技术企业的要求为对照,公司报告期末的技术人员仅占员工总数的6.37%,离高新技术企业的10%标准还有提升空间。

应尽早建立“护城河”

是否削弱对“果链”的依赖并发展新兴业务,这是每一个苹果供应商都要面对的课题。据今年4月苹果公布的2023财年年度供应链名单,中国大陆(155座)与中国台湾(49座)分别斩获工厂数量的状元和榜眼,其中广东是供应商的主要聚集地之一。

以“果链”上的关键功能性器件细分市场的头部企业作为对比,同为广东企业的领益智造于2018年在A股上市,在深度绑定苹果的同时,通过收购浙江锦泰、印度赛尔康扩展布局到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领域,新业务正逐步发展。而2011年于深交所上市的苏州安洁科技,从成为苹果的电脑产品供应商到给苹果手机产品供货,再到成立美国工厂服务新能源汽车业务、为国际客户VR/AR/MR终端产品供货,也在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

关于下一步打算,从对问询函的回复来看,“尽管公司已具备苹果公司直接认证供应商的基本条件”,但“进一步开拓关键功能性器件细分市场的时机尚未完全成熟”,委婉传达了公司可能尚未准备好进军苹果公司直接认证供应商。无论如何,电子产品是更新迭代很快的行业,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更应该重视技术积累与制造优势,尽早建立“护城河”。

A股IPO申请重启进程

5月5日公告显示,作为六淳科技保荐机构的华西证券被暂停保荐业务资格6个月,暂停期间自4月28日至10月27日。这或许是六淳科技撤回IPO的直接原因。

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5月14日,沪深京交易所已有近140家企业终止IPO申请,终止原因多为撤回材料。

今年4月,资本市场迎来第三个“国九条”。新“国九条”严把IPO“入口关”,提出进一步完善发行上市制度,提高主板、创业板上市标准,完善科创板科创属性评价标准。同时,强化发行上市全链条责任,进一步压实发行人第一责任和中介机构“看门人”责任。

纵观A股市场,IPO上市委审议会议已连续缺席约12周。5月10日晚,沪深交易所发布上市委审议会议公告,拟于5月16日审议企业的发行上市申请。其中,深交所安排马可波罗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迎考”,这是4月30日证监会和交易所出台资本市场“1+N”配套制度规则后的第一场IPO上市委审核会。此前,沪深两市最近的一次上市委审议会议是在2月5日。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具体制度的完善,发行上市审核工作有了更为明确的标准。同时,IPO企业已陆续更新2023年财务数据,相关审核工作需要继续推进。

多家过会企业撤回IPO申请

IPO严监管的信号在持续释放。过会后乃至提交注册后,仍然撤回IPO申请的公司近期持续增加。近日就有多家创业板过会企业陆续撤回IPO申请。

5月13日,晶奇网络撤回相关上市材料的申请,2021年8月晶奇网络通过上市委审议,并在同年10月提交注册申请。但时隔两年半后,晶奇网络的IPO之路最终失败。

5月7日,景创科技撤回IPO申请。早在2022年8月,景创科技就已在创业板IPO过会。5月2日,六淳科技撤回创业板IPO申请,2022年7月该公司已经创业板IPO过会。4月30日,华一股份撤回创业板IPO申请,去年4月华一股份已经过会。

类似情况的,今年以来还有浙江控阀、博菱电器等公司。其中浙江控阀2022年12月创业板IPO过会,一年多未提交注册,今年3月撤回IPO申请。博菱电器2022年11月创业板IPO过会,过会逾一年,博菱电器IPO尚未提交注册,最终于今年3月撤回IPO申请。

对于企业已经过会却撤回上市申请的情况,有投行人士表示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监管层对全链条的问责体系加强;另一方面,行业景气度以及自身发展等因素导致一些企业业绩下滑不符合上市条件,此外也可能因中介机构自身存在不足。(钟和)

编辑:邬嘉宏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IPO 东莞市 苹果 申报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