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主播背后劳动者的权益应被看见

虚拟主播背后劳动者的权益应被看见
2024年05月15日 12:13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劳动保障新闻网

近年来,数字职场出现一批“中之人”。他们在“虚”与“实”之间转换,将虚拟人物与观众链接起来。在前台的网络空间,数字虚拟人物受到众多粉丝喜爱;在后台的现实世界,“中之人”又是真实的劳动者,其权益保障问题值得关注。

“中之人”是操纵虚拟人物进行直播的主播。目前,数字人的应用场景较多,数字娱乐、企业代言、数字员工、直播电商等领域都有应用落地。据预测,到2030年,我国虚拟数字人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700亿元,虚拟主播行业成为数字经济“新蓝海”。

“中之人”在工作中隐藏在虚拟人物背后,从不露面,但作用不可忽视。他们具备一定的特长技能,如表演、主持、配音等。他们借助设备捕捉声音和动作,让虚拟人物具有人的性格和行为,使其“活”起来、动起来,具备与观众互动交流的能力。可以说,没有屏幕后的“中之人”,虚拟人物就是一具“空皮囊”。

长期居于幕后、不被看见,导致“中之人”容易受忽视。虚拟人物处于前台,“中之人”的劳动处于隐形状态,使得其劳动权益不时被损害。薪资过低、高强度长时间工作、劳动合同订立混乱等职场现象,损害了“中之人”的合法权益,阻碍了行业健康发展。此外,这个行业还面临“中之人”言行合规、个人信息安全以及虚拟人物形象“塌房”后责任归属等问题。

“中之人”名为虚,底为实。这一群体的权益能否得到有效保障,不仅关系劳动者个人生活,也影响平台平稳运行、直播经济健康发展。保障“中之人”的合法权益,签约企业、直播平台应负起责任。在劳动时长、劳动报酬、休息休假等劳动权益上做足保障,在个人信息方面做好保护,让“中之人”无后顾之忧,安心工作。相关部门应对企业和直播平台的用工行为加强监管,保护“中之人”合法权益。

虚拟偶像背后的“中之人”与相关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是企业员工。从业者应提高能力,加强职业修养,严格按照平台规范进行直播。同时,增强依法维权意识,如果自身权益被侵害,应勇于拿起法律武器主张自己的权利。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