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期特别国债落地或侧重“细水长流”对资金面影响有限

超长期特别国债落地或侧重“细水长流”对资金面影响有限
2024年05月15日 13:28 财经网

◎记者 张欣然

随着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正式提上日程,市场对未来债市走势及货币政策的关注度再度提升。

考虑到此次超长期国债发行节奏相对平缓、时间线拉长等因素,多数机构人士表示,资金面受到的影响有限,债市供给冲击相对可控。

5月13日,财政部公布的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安排显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节奏呈现“多频小额”的特点。根据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分成20年期、30年期和50年期。在5月至11月期间,20年期,每月发行一次,共七次;30年期,5月和11月各发行一次,其余月份每月发行两次,共十二次;50年期,每两月发行一次,共三次。其中,30年期国债将在5月17日率先发行。

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计划落地,对市场具体会产生哪些影响?业内分析认为,按照以往历史经验,市场受到的冲击和影响主要在发行落地前。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后,金融体系有足够的空间来承接,对资金面影响也有限。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总监冯琳表示,虽然目前尚未公布每次的发行金额,但大概率将呈现“小额频发”的特点。从发行安排看,今年1万亿元特别国债的发行周期要长于市场预期,发行节奏较为平缓,这有利于避免因集中发行而给资金面造成阶段性压力。

华西证券发布的研报认为,对比2020年抗疫特别国债的发行计划,2024年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或更注重“细水长流”,均衡发行以及未来几年稳定的供给预期或能促使特别国债逐渐成为二级市场参与者愿意交易、配置的重要品种。

“发行节奏拉长,对债市的影响更为温和,同时也体现了持续发力、避免前紧后松的政策思路。”一位资深市场人士说。

谈及对资金面的影响,兴业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黄伟平表示,政府债券发行并不直接影响资金面,国库现金的数额才真正影响资金面。如果财政支出节奏快于政府债券发行节奏,资金面反而会趋于宽松。

“今年2月和3月,财政存款均出现回落,这意味着狭义流动性的状态受益于财政端的变化。后续即使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落地,财政资金的同步下拨会导致资金回流至银行体系内,狭义流动性充裕的状态很难出现实质性改变。”黄伟平说。

当前,市场的一大关注焦点在于货币政策会如何配合财政发债,以及后续是否有降准的协同落地。对此,机构人士存在不同看法。

有分析人士认为,在国债集中供给期,预计中国人民银行会采取相应的货币政策配合特别国债发行。“不排除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或降准来平抑供给冲击导致的短期资金面波动。”黄伟平说。

不过,也有交易员表示,在当下资金面依然充裕的情况下,降准的必要性并不迫切。中国人民银行也可能会通过调节MLF、二级市场买卖国债等方式进行流动性管理,熨平流动性波动。

关于后续债券市场的投资机会,黄伟平认为,4月下旬以来,受外资对人民币资产乐观程度上升影响,中国人民银行稳汇率压力减轻,这意味着后续资金利率明显上行的风险较低。配置盘建议把握回调买入的机会,以票息为核心,重点关注超长国债、长期限地方债、超长信用债及非活跃品种的配置机会。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