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两万不敢在商场买衣服”,自抬身价的“小众杂牌”太败兴

“月薪两万不敢在商场买衣服”,自抬身价的“小众杂牌”太败兴
2024年05月15日 22:41 封面新闻

15日,话题#月薪两万不敢在商场买衣服#登上社交平台热搜第一,引发网友热议。如今年轻人大都有“商场的衣服越卖越贵”的印象,很多人在商场只逛不买,吹着冻得让人哆嗦的冷气,眼睛扫过灯光下光鲜亮丽的服装,加上身后紧跟不舍的销售,衣服下藏着的高价价标,让人就连走进店里“随便看看”也需要勇气。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衣着消费支出492元,同比增长了12.4%,占人均消费支出比重的6.7%。(中新社)

从近年来的趋势看,商场服饰的风评恶化,却呈愈演愈烈之势。所谓“月薪两万不敢在商场买衣服”爆款话题,更是将这种情绪放大到极致。其尽管不无夸大其词的意味,可戏谑调侃中,终究不乏“肺腑之言”。商场所售服装,整体越来越贵、越来越下不去手,实乃不争之事实。

典型的商场标识系统,在服饰店集聚的楼层,往往都会冠以“品牌服饰”“潮流服饰”的导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很好解释了“商场服饰为何越来越贵”,简直就是“谜底就在谜面里”。梳理近些年的商场服装赛道的发展史,“大牌”对“快时尚”的挤出效应,可谓持续而显著。一批曾经在商场大量开店的“连锁快销服饰品牌”纷纷败北乃至销声匿迹,如今屹立不倒仍在商场“留守”的平价服饰、平民服饰,仅剩下消费者耳熟能详的几家而已。

中心城区商场的“升级提档”,往往就是通过所谓“品牌汰换”的方式推进的:大量低端、低线、廉价的服饰品牌被淘汰,取而代之的,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久负盛名”的名牌、大牌、奢侈品牌,其二则是形形色色的潮牌、设计师品牌以及“自命不凡”的买手店——前者自带品牌溢价,后者固执地“自抬身价”。当消费升级的步伐跟不上“供给越级”,那么对于相当多的人群,自然会觉得商场“不好逛”“没东西买”了。

大牌系出名门高攀不起尚且可以理解,如今很多人义愤难平的是,商场里某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众品牌”服装店,竟也自视甚高、狮子大开口,一副愿者上钩、爱买不买的架势。店内门庭冷落、气氛高压,店员言语尖酸、眼神睥睨,如此这般,逛店如“受刑”浑身不适,自然是敬而远之了。当商场服饰店不约而同地转向高单品价、高客单价、高利润率的“三高”路线,普通消费者,着实有些招架不住。

当然了,时至今日在很多城市二圈层的商场,或者老街道的“底商”“街边店”,依旧保留了不少主打性价比、亲民化的服装店。更不用说,线上网店几乎无所不有,全价位、全品类的服装,无限管够。就此而言,即便“不敢在商场买衣服”,对消费者来说似乎也没有什么实际损失。反倒是商场运营方应该掂量,那些故作高冷的“服饰店”拉抬了租金而流失了人气,是不是得不偿失?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