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特”兴农,绘就高质量发展新“丰”景

以“特”兴农,绘就高质量发展新“丰”景
2024年05月16日 01:06 兵团日报
5月13日,在六师一○一团一连花卉种植基地,职工贺莉查看丽格秋海棠的长势。王建新 赫云梦 摄 5月13日,在六师一○一团一连花卉种植基地,职工贺莉查看丽格秋海棠的长势。王建新 赫云梦 摄
七师一三七团千里行生态旅游专业合作社社员展示采摘的枸杞果(资料图片)。刘笑天 摄

航拍五师八十一团万亩夏黑葡萄种植基地一隅(资料图片)。陈艳杰 摄 航拍五师八十一团万亩夏黑葡萄种植基地一隅(资料图片)。陈艳杰 摄

●兵团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靖茹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在兵团各垦区大地上,特色优势产业走出康庄大道的例子不胜枚举。

葡萄树种植、沙棘果加工、肉羊繁育……近年来,兵团各师市因地制宜生产特色农产品、发展优势产业,促进农牧业发展,聚焦做好“土特产”这篇大文章,通过强龙头、补链条、树品牌,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了职工群众增收、产品增值、产业增效。

“小葡萄”铺就“乡村振兴路”

眼下,在五师八十一团,1.67万亩葡萄树迎来新梢生长期和花穗穗轴伸展期,长势喜人。

“夏黑葡萄树亩产要控制在1.8吨到2吨之间,超过2吨会影响口感。”5月13日,在八十一团双河市天益诚种植专业合作社里,去年的“葡萄王”、该团八连职工申杰正在向身边人分享田间管理经验。他去年种植了15.43亩葡萄树,亩均收入1万元左右,相比前一年增收近6万元。

曾经,该团家家户户都种植棉花,职工群众年收入只有7万元左右。为了进一步促进职工群众增收,2011年,八连作为该团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连队,种植葡萄树4500亩,266户职工群众尝试种植夏黑葡萄树,连队还给予一些补助,鼓励职工群众种植。申杰是该团较早开始种植葡萄树的职工,他说:“当时栽下第一棵夏黑葡萄树苗时,好多人并不看好,很难想象在棉花地上开沟种葡萄树的场景,再加上葡萄树种好,三年之后挂果才能见效益。”

3年后,葡萄树挂果了,申杰的15亩葡萄地迎来丰收。“那一年,我家的夏黑葡萄每亩地收入达3000元,比起种植棉花每亩地多收入了2000元。”申杰告诉记者。

葡萄丰收让全团职工群众看到了种植夏黑葡萄树的希望,信心空前高涨。2018年,葡萄品质明显提高,夏黑葡萄玫瑰香味浓、甜度高、花青素含量高,在市场上深受消费者欢迎,职工群众种植葡萄树的积极性更高了。夏黑葡萄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团场引领职工成立合作社,抱团闯市场。

2018年4月,八十一团成立了双河市天益诚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了“葡疆果园”商标。合作社以职工自愿入社为原则,为社员提供“保姆式”的田间管理服务,还在农资采购中全部实行招标采购,以最低价格,供社员自由选择。

2023年,该合作社销售葡萄3万吨,实现产值1.8亿元,八十一团四连2000亩夏黑葡萄产量达到3800吨,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创历史新高。

为促进葡萄产业提档升级,不断增强葡萄的市场竞争力,八十一团与华中农业大学共同建设了产学研教育基地,与石河子大学建设了葡萄实验站,与科技公司合作开发了葡萄收购数字系统等,为葡萄产业的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下一步,我们将着力提升团场夏黑葡萄在市场上的品牌影响力,同时拓宽葡萄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销量。”谈起葡萄产业未来的发展,八十一团党委书记、政委盛辉明信心满满。

“沙棘果”变身“兴边富民果”

5月1日,不少游客慕名来到九师一七〇团金沙棘小镇旅游景区。景区内,沙棘文化步道、沙棘采摘园等沙棘元素随处可见。

2017年,一七〇团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设打造了这一兼具观赏、娱乐、餐饮、休闲等功能的旅游度假景区,游客可以在此品尝当地特色美食,体验采摘沙棘果的乐趣。

金沙棘小镇旅游景区是一七〇团大力发展沙棘产业的一个实例。

近年来,一七〇团整合全团资源,推进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延长产业链,将沙棘“生态林”转化为“经济林”,让小小沙棘果成为兴边富民“黄金果”。截至目前,一七〇团沙棘种植面积达5.3万亩。2023年,沙棘产量达1.3万吨,产值实现8450万元。

一七〇团地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西北边缘,常年干旱少雨,土地贫瘠,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为改善生态环境,2000年,该团首次引进野生沙棘苗进行试种,发现沙棘苗具有良好的抗旱、耐碱、耐寒等特点,成活率较高,适合在本地推广。

从2007年起,一七〇团从辽宁等地大量购入沙棘种苗,开始大面积栽种,有效阻挡了风沙侵袭。职工群众表示,种植沙棘苗后,团里的风比以前小多了。

2021年,一七〇团六连成立集沙棘种植、品种培育、技术示范、初级产品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沙棘种植专业合作社,以解决沙棘产品少、销路窄、效益低等问题。“目前,一七〇团六连在党支部引领下,成立了6个沙棘专业合作社。”一七〇团六连党支部书记李新民告诉记者。

越来越多的人因沙棘致富,一七〇团的“网络直播达人”魏小佩就是其中之一。 “最初,我直播间的人数只有个位数,现在已经有上万人了,单场直播销售额最高可达200余万元。与其说我卖火了沙棘产品,不如说沙棘产品成就了我。”她说。

一七〇团还与新疆农垦科学院合作,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围绕产业链对关键技术进行集中攻关,不断提高对沙棘价值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水平,以科技创新推进沙棘果业高质量发展;研制出来的果汁、面膜等系列沙棘产品已借助辽宁援疆力量远销国外。

“羊产业”鼓起“增收钱袋子”

“我们从新疆农垦科学院引进多胎萨福克种羊,经过十几年的选育改良,培育的新品种具有小尾巴、黑脑袋、生得多、长得快的特点。”5月12日,新疆北屯屯旺牧业科技有限公司一八四团肉羊良繁场总经理李国保在圈舍旁介绍道。

李国保所说的改良型多胎萨福克羊是以多胎萨福克羊为父本、阿勒泰大尾羊为母本,利用胚胎移植等方法,培育出适应性强的品种。目前,改良型多胎萨福克羊在一八四团肉羊良繁场繁育存栏已达7000只。

十师北屯市与新疆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合作,在一八四团、一八一团分别建立了两个多胎肉用羊繁育基地,累计杂交改良当地低产母羊10万余只,不仅让十师各团场受益,更惠及附近地方养殖户。

同时,十师北屯市还充分利用企业发展优势,构建产业链,不断促进肉羊产业发展,肉羊产业已成为当地职工群众增收的重要产业。

从去年开始,十师一八二团在十师畜牧兽医工作站的技术支持下,对本团养殖的肉羊母本进行萨福克胚胎人工授精,以加快牲畜品种改良步伐。

“近年,我们与新疆农垦科学院合作,引进多胎萨福克种羊137只,与团场养殖的肉羊地方品种进行杂交改良,取得了一定成效。”一八二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陈忠胜说。

为确保品种改良工作顺利开展,一八二团在八连设立绵羊人工授精站,对现有的270只能繁母羊,通过绵羊人工授精技术进行良种扩繁,计划在3年内扩繁多胎萨福克羊核心群存栏500余只,为团场多胎萨福克羊良种选育奠定基础。

在实施肉羊良种工程的同时,十师北屯市积极构建产加销一体化体系,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新疆北屯屯旺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积极打造“屯旺牧业”优质高端羊肉品牌,扩大新品种羊种质资源覆盖面,加快肉羊产业发展速度,推进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未来,我们将建设国家级羊的核心育种场,建设全产业链,帮助职工群众增收。”李国保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新疆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