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稷之臣”晏婴

转自:沈阳日报

  □陈乃举

  晏婴,字平仲,山东高密人,后人习惯上称他晏子。晏子历事齐灵公、齐庄公、齐景公三世,辅政近50年,是和管仲相提并论的著名政治家。

  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在相当时期内保持“常强于诸侯”的强大地位。到了齐景公时即晏子为相施政阶段, 由于不断受到迅速壮大的新兴地主势力的冲击,桓公霸业已成了历史陈迹,可齐国统治者却一仍其旧,贵族们依然“官室日更,淫乐不违”“肆夺于市”,致使“齐国丈夫畊,女子织,夜以接日,不足以奉上”。统治者精神颓废,整日声色犬马,用醉生梦死的生活消磨最后的时光。晏子就是在这样一个社会大动荡的背景下,充任齐国的“社稷之臣”。

  晏子忧国爱民,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以民为本”概念的人。晏子在回答叔向问询为臣之道时强调:“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者,以民为本也”,还强调“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意思是说,一个人即使很卑微,做什么事情也不能不顾道义和是非曲直,而要从人民利益这个根本出发。“没有比爱护百姓更高尚的思想,没有比让百姓更快乐的宽厚行为”。晏子认为,要做到以民为本,就要薄赋敛、省刑罚、减徭役、恤不幸、赈灾害、大力改善民生,这样才能调动民力,促进齐国经济顺利发展。晏子不是说说而已,他用自家的粮食救济灾民,还竭力劝谏君主赈灾,因而深得百姓爱戴。

  晏子坚持以礼治国的主张并付之于实践。礼是当时统治阶级利益的集中表现,是维系贵贱尊卑等级制度的行为规范,无论是谁都要接受礼的约束。然而,春秋后期礼崩乐坏的情况日趋严重,齐国已进入危急存亡之秋。在这样的形势下,晏子不遗余力坚持以礼治国的主张,他认为:“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并……君令而不违,臣共而不贰,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从,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只要以礼治国,就会出现君正、臣忠、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的良好社会秩序。

  陈僖子家族为笼络民心,“以家量贷,而以公量收之”,就是收赋税于民以小斗,贷粟于民以大斗。这种“僭越”行为,造成齐国内政紊乱,乃至出现了“民归陈氏”的局面。按照礼制,君臣是不能易位的,“在礼,家施不及国”。晏子坚持“以礼治国”,采取各种措施限制陈氏家族势力的不断扩张,使一切回归到常规伦理之下,使国家和百姓得以安顿和休养生息。

  晏子坚持选贤任能的人才观。齐景公问晏子治国理政的关键,晏子回答:“举贤以临国,官能以敕民,则其道也。”意思说举荐贤良之人来治国、授官给有能力的人管理百姓,是治国的关键。晏子认为,国有“三不祥”:“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也。”为了避免国之不祥,晏子总结出一系列考察人才的具体方法,“举之以语,考之以事”,做到了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了各类人才的作用。对于“躺平”式官员,晏子坚决不用。有个叫高缭的官员,在晏子身边工作了三年,竟没有提一条不同意见,因此晏子将他辞退了。很多人为高缭求情,说高干了三年,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哩,不提拔也就算了,炒了人家“鱿鱼”有点不近情理吧。晏子说:我识见不高本事不大,需要身边的人支持辅助才能把工作干好,可高缭跟我干了三年,从来没有指出我的不足,纠正我过失,所以我把他辞退了。

  作为一个有极强社会责任感的“社稷之臣”,晏子的政绩涵盖各个方面,其形象很符合人民群众对清廉官吏的要求,其身后的一连串的生动故事(见《晏子春秋》)家喻户晓。孔子赞晏子说:“关心民间疾苦、救民于苦难而不自夸,德行高尚足以弥补齐国三代君主的过失而无人可比,晏子真可称得上是君子啊!”司马迁感叹:“如果晏婴还活着,哪怕让我司马迁为他执鞭驾车,我也心甘情愿啊!”仰慕之情,溢于言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晏子 晏婴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