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万物】肃南草原上的藏野驴

【自然万物】肃南草原上的藏野驴
2024年05月16日 10:06 每日甘肃网

【自然万物】

肃南草原上的藏野驴

藏野驴(本文版图片均为资料图)藏野驴(本文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拍摄到成群的藏野驴。

  李晖

  近日,在肃南县祁丰藏族乡洪水坝地区,一群摄影爱好者有幸捕捉到了令人震撼的画面——成群的藏野驴在草原上自由活动,数量多达40余头。这些壮硕的野生动物,以其独特的生态行为展现了非凡的魅力。

  它们时而低头觅食,优雅地穿梭于草丛之间,搜寻着各种草本植物;时而扬蹄疾驰,身姿矫健,犹如在草原上刮起了一阵旋风,卷起滚滚烟尘,场面之壮观,仿佛千军万马奔腾而过。

  当这些藏野驴发现有人类靠近时,它们迅速警觉,展现出极高的警觉性和逃避本能。它们迅速集结,扬起蹄子,疾驰向戈壁深处,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之中。这种快速而有序的逃避行为,不仅体现了藏野驴群体间的紧密协作,也展示了它们对生存环境的敏锐感知和适应能力。

  藏野驴,作为青藏高原的特有物种,其分布范围主要涵盖了我国西北地区的高原、高寒荒漠草原和山地荒漠带。它们以其独特的生态习性和珍贵的生态价值,被誉为青藏高原上的“生态使者”。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破坏,藏野驴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种群数量也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因此,藏野驴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保护意义不言而喻。

  藏野驴在野生驴类中独树一帜,是体型最为庞大的一种。在人们普遍印象中,驴往往相较于马和骡子显得体型较小,然而藏野驴却是个例外。它们的身躯高大,四肢肌肉发达,外观特征上除了耳朵和尾巴外,与驴的典型形象相去甚远,反而更接近于马的体态。这种独特的体型特征使得藏野驴在某些地区被俗称为“野马”,凸显了它们与家驴在形态上的显著区别。

  藏野驴具备显著的集群活动习性,这种习性有助于它们在野外环境中生存和繁衍。它们所形成的群体规模通常较大,成员数量可以从数头至数十头不等。在夏季或水草丰茂、人迹罕至的栖息地,藏野驴的群体规模往往更为庞大。

  例如,在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依夏克帕提湖周边,曾观察到一些大型的藏野驴群体,成员数量甚至达到100头至200头,展现了它们强大的社群凝聚力和生存能力。

  在生存策略上,藏野驴展现出了极高的警觉性和适应力。它们的视觉、听觉和嗅觉都极为敏锐,能够察觉到数百米外的情况。一旦发现潜在的危险或威胁,它们会迅速作出反应,扬起蹄子疾驰而去,以躲避天敌或避免与人类等外来因素的冲突。这种高度的警觉性和快速的反应能力,是藏野驴在野外环境中生存和繁衍的重要保障。

  藏野驴展现了一种独特且引人注目的行为习性,即它们倾向于与驶入其栖息地的汽车进行竞速般的“赛跑”。当汽车驶入它们的活动范围时,这些藏野驴首先会带着好奇心观察车辆,随后逐渐靠近。当它们与汽车并行时,会突然加速向前奔跑,仿佛在与汽车进行一场较量。这种竞速行为并非简单的游戏,而是藏野驴展现其领地意识和体能优势的方式。在多数情况下,藏野驴会傲娇地以领先汽车的姿态通过,并继续奔跑一段距离后才停止。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对于部分司机来说,尝试加速超过藏野驴并非明智之举。长时间的追逐不仅会给藏野驴带来身体上的压力,还可能对其情绪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它们感到不安或焦虑。

  藏野驴作为自然界的重要生存者,其适应能力极强。它们能够耐受极端的干旱条件,甚至在数日不饮水的情况下依然能够生存。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可以永久不饮水。

  在干旱季节,当栖息地缺乏露天水源时,藏野驴会展现出惊人的智慧和生存策略。它们会选择河湾处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利用前肢不断刨土,直至形成一个半米深的大水坑,从而引出地下水供其饮用。这种行为不仅解决了藏野驴自身的饮水问题,也为栖息地内的其他动物提供了宝贵的生存资源。

  当地牧民将这些由藏野驴刨出的水坑亲切地称为“驴井”,充分体现了藏野驴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价值和智慧。

李晖

责任编辑:杨晨雨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