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七个方面发力,实现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

教育部:七个方面发力,实现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
2024年05月16日 12:23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5月16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在2024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来临之际,教育部今天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了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进展。“为办好学前教育,我们在七个方面发力,实现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说。

连续实施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学前教育事业,党的十八大提出“办好学前教育”,党的十九大要求“在幼有所育上取得新进展”,党的二十大要求“强化学前教育普惠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基本方向,提出了普及普惠的目标任务与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据了解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专门印发的学前教育文件,对学前教育改革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与此同时,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连续实施了四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去年启动实施了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推动各地适应不同发展阶段确定发展目标任务,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学前教育持续发展。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介绍,为应对人口高峰时期刚性入园需求,各地多渠道扩大普惠性资源,大力发展公办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园,用十年时间补上历史欠账,极大缓解了“入园难”问题,实现了学前教育基本普及。

截至2023年,全国幼儿园数量达到27.4万所,比2013年增加7.6万所,增长了38.2%。毛入园率持续快速提高。2023年全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1.1%,比2013年提高了23.6个百分点。

“区域差距也不断缩小。”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说,从2013年到2023年,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增长幅度超过20个百分点的17个省份都在中西部,四川凉山州雷波县入园率达到90%以上,青海果洛州达日县、玛多县入园率均达到80%以上,“三区三州”等脱贫攻坚地区、民族地区幼儿均和其他地区孩子一样享有平等的入园机会。

绝大多数幼儿都能在收费合理的普惠性幼儿园就读

据了解,为破解入园贵,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各地构建以普惠性资源为主体的办园体系,在城市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园治理,在农村构建县乡村学前公共服务网络。

据介绍,2023年全国普惠性幼儿园(包括公办园和普惠性民办园)达到23.6万所,占幼儿园总数的86.2%。其中公办园12.5万所,比2013年增长了91.9%,充分发挥了公办园保基本、兜底线、引领方向、平抑收费的重要作用。普惠水平大幅提高。全国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90.8%,比2016年提高23.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幼儿都能在收费合理的普惠性幼儿园就读。

2022年全国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达到2982.2亿元,是2013年的1.8倍

为切实减轻家庭教育负担,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坚持政府投入为主、家庭合理分担、其他多种渠道筹措经费的原则,不断健全学前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确保人民群众上得起。

据介绍,2011年-2023年,中央财政支持学前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累计投入2210亿元,带动各地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投入保障机制。2022年全国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达到2982.2亿元,占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比例达到6.2%,是2013年的1.8倍。

教育部会同财政部出台了国家层面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各地普遍出台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并结合财政补助和当地经济发展情况,动态调整公办幼儿园收费标准,确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最高收费限价,通过政府分担办园成本,切实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资助制度不断完善。中央财政设立资助奖补资金,引导各地从无到有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2013—2022年各级财政累计投入825亿元,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6551万人次。

全国所有幼儿园完成一轮评估

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先后出台幼儿园建设、教职工配备和专业标准、安全防护、卫生保健等规范性文件,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管理制度体系。

全面实施了县域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和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压实县级政府发展学前教育责任和幼儿园规范办学责任,据了解,截至2023年,153个县顺利通过国家层面督导评估验收,全国所有幼儿园完成一轮评估。

专科以上园长和专任教师占比达到93.1%

教育部引导各地加强学前教育质量内涵建设,提高教师队伍配备水平,幼儿园生师比从2013年的23.4:1降低到2023年的13.3:1,专科以上园长和专任教师占比达到93.1%,比2013年提高23.7个百分点。

连续十年实施了“幼师国培计划”,开展幼儿园园长和专任教师全员培训。强化科学引领。印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等文件,引导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学什么”“怎么学”和“教什么”“怎么教”方面不断开展实践探索,深入推进幼小衔接攻坚行动,大力推广先进典型经验,促进幼儿入学平稳过渡。连续十三年开展“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促进科学育儿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研究起草了《学前教育法(草案)》

据介绍,在全面总结学前教育改革发展情况基础上,教育部研究起草了《学前教育法(草案)》,并面向社会公开征求了意见。草案聚焦破除阻碍学前教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凝练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功政策经验,立足当下、着眼未来,从明确学前教育定位、健全规划举办机制、规范学前教育实施、完善投入机制、健全监管体制等六个方面作出全面规定,保障学前教育可持续发展。

“学前教育虽然实现了基本普及,但底子薄,欠账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旧突出,随着人口变化、城镇化进程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布局与结构面临新的挑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说,下一步,将以实施“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和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为抓手,加快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

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推进实施学前教育普惠保障行动,推动各地以县为单位完善资源布局,科学配置城乡学前教育资源,城镇人口流入地区、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较低地区,稳步增加公办资源供给。农村人口流出地区办好公办乡镇中心园和必要的村园,开展巡回支教,既要防止资源浪费,又要避免布局调整造成新的入学困难。同时,抓住机遇优化办园结构和师生比,整体提高办园水平。

第二是努力完善普惠保障机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介绍,国家层面加快认定一批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督导评估县,深入开展完善普惠保障机制试点工作,督促各地依照国家标准落实并提高公办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普惠性民办园补助标准,统筹调剂富余编制资源,优先核定补充公办园教师编制,推进公办园教师和管理人员纳入编制管理、教师同工同酬,督促民办园提高教师工资待遇。

第三是在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行动中,组织开展幼儿园办园行为专项治理,深入推进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提升试点工作。

第四是推动学前教育法尽快出台,助力学前教育事业早日实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责任编辑:梁国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