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如何让低空经济腾空而起

成都如何让低空经济腾空而起
2024年05月17日 04:26 成都日报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低空经济规模将破万亿 众城竞速均向空中布局

成都如何让低空经济腾空而起

成都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

金堂淮州机场,地勤人员对轻型运动机进行例行保养

eVTOL跨海跨城飞行

无人机巡检高速路

无人机配送外卖 无人机配送外卖

在地面与蓝天之间,一个规模上万亿元的产业——低空经济即将横空而出。

飞驰低空,竞逐新赛道。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低空经济已成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我国低空经济规模去年超过5000亿元,预计到2026年将突破万亿元,到2030年有望达2万亿元。

众城竞速,向空中布局。北京、深圳、广州、成都等城市,低空经济的产业端、政策端、需求端同频共振,聚焦万亿级产业“蓝海市场”,全力奔跑于新赛道,抢占产业发展新高地。

众城竞速

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

当乘坐民航客机翱翔在万米高空,享受出行的高效和便利之时,你是否想到千米内空域也正在加速拓展低空飞行的应用场景空间。

“未来的天空会跟地面上的马路一样,载人、载货飞行器忙碌飞行,让城市发展和市民生活变得越来越奇幻。”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理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所长王国文如此描绘未来低空场景。事实上,这样的场景已开始渐行渐近。

在成都,直升机把伤者快速运抵医院“抢救”的紧急救援演练,检阅了医疗救护空中绿色通道;在2024成都世园会园区内,游客惊喜地签收到无人机递上的咖啡。

在深圳,公园里开通无人机配送外卖航线,下单10分钟后就可以在公园里享受美食;跨海跨城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航线完成演示飞行,只需要20分钟就可以从深圳打“飞的”到珠海。

在南京,无人机试飞开展高速公路巡检,实时掌握高速路况;在绵阳,无人机成为麦田春管的“新农机”,大幅提升田管效率……

从2021年2月发布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首提发展低空经济,到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低空经济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正迎来全新发展机遇。

在国家政策推动、巨大市场规模等多重因素叠加下,今年以来,全国众多城市相继涌现低空飞行的应用场景,前瞻性地展开低空经济相关布局,竞速抢占低空经济新赛道,抢抓低空经济发展“风口”。

低空经济是在3000米以下空域内,以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多领域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据《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59.5亿元,预计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络规划纲要》指出,到203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预计超6万亿元。由此可见,低空经济的未来发展具有广阔空间。

“作为创新前沿的热点产业,低空经济的发展得到不少地方的支持和鼓励,以深圳、成都等为代表的城市,正在基于自身产业基础、城市定位加速前进。”中智物流智库总经理杨飞扬称,低空经济是一个融合发展的综合经济形态,既承继了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又融合了以无人机为支撑的新型低空生产服务方式,具有创新引领、绿色低碳、数实融合等特点,大力发展低空经济有利于推动产业融合、产业升级发展。

建圈强链

抢占低空经济产业高地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打造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综合性经济形态,低空经济具有较长的产业链属性,涉及上游低空研发制造、中游低空飞行保障、下游低空应用场景等产业领域。低空经济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条新赛道日渐开阔,为区域产业升级提供新机遇,也正成为全国各地争先追逐的产业高地。

近日,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工作领导小组印发《成都市产业建圈强链2024年工作要点》,其中明确低空经济、氢能列入成都市实施产业建圈强链行动打造的两条重点产业链。成都产业建圈强链重点产业链由此而增至30条。

其实,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成都就明确提出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低空经济产业链在成都被摆在重要位置,实施前瞻性聚焦和重点规划。

“发展低空经济,成都具有独特的产业基础、资源优势和广泛市场,预计未来低空经济在成都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成都浩孚科技的董事长兼总经理曾钦勇称,成都十分重视低空经济发展,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鼓励低空经济发展。而且,作为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地区,成都拥有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可探索创新空域管理模式,为低空经济活动提供更加灵活、高效的空域使用环境,这对吸引投资、集聚产业资源至关重要。

低空经济进入成都重点产业链,背后是产业基础和优势的逻辑。无人机是低空经济的核心载体之一。近年来,成都工业无人机产业规模保持年均20%以上增速,大型无人机位居全国第一,工业无人机产业综合竞争力排名全国前三。目前,成都的工业无人机产业链,以中无人机纵横股份、腾盾科技、傲势科技等企业为主,集聚上下游企业100余户,研发制造产品实现从10千克到吨位级全覆盖,基本形成了“研发+制造+运营+服务”的完整产业链。

成都是航空工业重镇,传统航空产业链健全,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均是万亿级产业。聚焦培育建设工业无人机产业链,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去年10月成都出台了《促进工业无人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专项政策》,对无人机相关企业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

与此同时,成都各个区域也加速布局。成都高新区发布三年行动计划,力争2025年工业无人机产业规模达100亿元;大鹏无人机制造基地落地四川天府新区,可实现年产各类工业无人机3700架;位于彭州市的“天空之眼”无人机试飞基地入选我国第二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建设名单。今年4月,“2024西部低空经济产业生态大会”在彭州市举行,现场发布了《中小型无人机试飞验证基地通用技术要求》《中小型无人机试飞验证基地安全管理规范》两项全国首批无人机团体标准。

去年12月,全国首个获得民航局适航审定受理批复的有人驾驶载人AE200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试飞成功,标志着这款“成都造”飞行汽车研制实现新突破和跨越。从上游研发制造、中游空域协同管理到下游应用场景拓展,成都构建起日益完善的低空经济产业链。

相关报告显示,截至今年2月,我国低空经济领域共有企业超5.7万家,从成立时间看,近5年新成立的企业数达到2.1万家,近10年成立的企业数接近八成。我国低空经济企业资源集聚TOP50城市拥有的企业占比全国企业资源比例逾九成。从具体城市看,深圳、广州、北京、成都、长沙位列前五。

据记者了解,围绕打造西部低空经济中心,按照“先试先行、分步推进、规范运行”工作思路,成都正推动加快形成“1+2+3+4+N”低空经济发展体系,其中首先包括培育高能级低空经济全产业链。

拓展应用

从蓄势起飞到加速腾飞

跑道侧一架接一架飞行器起降,机库侧低空飞行直播吸引众人关注,航站楼侧集聚着来自全省各地的研学学生……通用航空是低空经济的主体产业,记者近日走进成都淮州机场,看到机场内各个区域都闪现着忙碌的身影。

于2021年投用的成都淮州机场,目前低空空域面积已达1652平方公里,有17个无人机专用空域,实现了有人机与无人机同场飞行。不仅如此,淮州机场还将聚焦三个重点方向架构航线网络:首先是发挥四川省航空应急救援中心基地作用,架设直达分基地的空中救援航线;其次是发挥成都淮州机场枢纽通用机场作用,打造特色的个人飞行和短途运输航线;第三是开辟无人机物流试运行航线。

“在这里,可以直观感受到成都低空经济的发展速度、力度和温度。”川航旗下成都通用机场运营管理公司董事长赵杰介绍,截至目前,淮州机场已接待游客超过8万人次,今年“五一”期间接待游客近4000人,其中超过12%的游客体验了低空飞行。

“重点是要‘飞起来’!”最近,在成都低空经济发展研讨会上,成都市航空航天产业联盟秘书长、电子科技大学教授李辉称,发展低空经济,场景是根本、空域是关键、技术是支撑、法规是保障、安全是底线。只有飞起来了,低空经济才能拓展出更多的应用场景,形成立体经济形态。

目前,成都正加快研究《成都市域内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固定低空空域及常态化航线使用申请审批试行办法》,推动空域审批由“一日一申请”变为“一事一审批”,促进低空空域开放。可以预见,这将推动开发低空经济更多应用场景“飞起来”。

在赛迪顾问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中心负责人杨岭看来,随着低空飞行活动日益增多,低空基础设施投资拉动成效将逐步显现,未来几年低空经济将保持快速增长态势。

放眼全球,美国、加拿大、巴西、法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都在积极抢占通用航空市场,布局低空产业。与此同时,欧美的波音、空客等企业巨头也倾力布局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的研发制造。

低空经济要“飞起来”,空域是关键。四川是全国首个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省份,去年12月,四川低空领域第三批低空协同管理空域正式启用,形成了环成都和贯通川南、川北的低空飞行网络。旅游观光、应急救援、飞行培训等低空项目在川获得快速发展。同时,成都还拥有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基地(试验区)、国家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等多个政策功能叠加优势。

面对巨大的市场机遇,众多相关企业纷纷发力低空经济。“结合低空经济的新业态与消费模式,布局以低空文旅、科普研学、航空运动等为代表的多元化运营业务组合,以点带面逐步延伸我省低空经济产业触角,助力我省低空经济建圈强链。”川航集团董事长石祖义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川航将以客运、货运、低空经济为抓手,加快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性航空产业投资集团,其中包括紧跟低空经济热点领域,以无人机运行作业为中心,拓展无人机应用场景及市场,打造专业化的无人机运行作业平台。

从在全国率先实施低空空域协同管理试点,到集聚国内国际领先的航空装备创新机构和平台、中国民航飞行学院等多所航空院校、国内无人机头部企业等,成都低空经济正在新赛道上合力奔跑。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记者 杨富

摄影 胡大田 部分图片为本报资料照片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无人机 成都市 产业链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