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来在安岳开讲:石刻艺术的大观,文化交融的实证

阿来在安岳开讲:石刻艺术的大观,文化交融的实证
2024年05月17日 21:39 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吴梦琳 张斌 摄影 资阳观察 吴昊江

藏在深山、默默无言的石窟造像,为何能令世人神往?这些精美绝伦的石刻艺术,蕴含着什么样的文化内涵?5月17日,在国际博物馆日和中国旅游日来临前夕,由资阳市人民政府、四川日报社主办,中共安岳县委、安岳县人民政府承办的“尘埃落定·唯石能言——从安岳石刻看文化传承”阿来讲安岳线下讲座在资阳安岳实验中学举行。

阿来讲安岳线下讲座在资阳安岳实验中学举行。吴昊江 摄阿来讲安岳线下讲座在资阳安岳实验中学举行。吴昊江 摄

安岳县被誉为“中国石刻之乡”,县域内有超过10万尊的石窟造像,被学术界认为具有上承云岗、龙门石窟,下启大足石刻的重要意义。这些石窟造像,题材丰富、技艺精湛,还以全国最大的唐代全身石刻左侧卧佛造像而久负盛名。

讲座开始前,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阿来,还特别踏上了寻访安岳石刻之路。在茗山寺、华严洞、毗卢洞等地,凝视件件古代艺术珍品,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

“作家要在大地上行走、大地上书写。”讲座开始,阿来直抒胸臆,将自己的一路见闻与“历史目光”结合,为听众们进行分享。

安岳石刻是一场古代雕刻艺术大观。阿来提到,自东汉末年,以四川安岳石刻和重庆大足石刻为代表,书写了中国晚期石窟史上最辉煌的篇章,也是中国石窟艺术的又一个审美高峰。

以茗山寺石窟造像为例,千百年来受风蚀影响,石刻造像形成道道刻痕,道道刻痕被网友称作“宋代吹来的风声”。思接千载,阿来驻足在这些造像前,感受历史与时间的力量。“有别于北方集中造像的特点,古代安岳人民非常智慧,因地制宜,倚崖取势,用双手创造了雄伟壮观的艺术。”阿来说。

阿来在茗山寺石窟造像前驻足。吴昊江 摄阿来在茗山寺石窟造像前驻足。吴昊江 摄

安岳石刻是一场文化交流和交融的生动体现。阿来说,安岳在古代叫普州,历来有着“东普西眉”之称,也足以看出这里的人文之盛。

位于安岳县石羊镇的毗卢洞,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雕刻的“水月观音”十分精美,也被当地人称为“紫竹观音”,是全国少有的北宋石刻艺术精品,也成为安岳石刻的“形象代言人”。

阿来提到,这尊石窟造像风姿绰约、魅力四射,代表着唐宋时期工匠对技艺水平的极致追求,尤其是拟人化的表达,所体现出的独特的世俗化的特征,背后正彰显着多元文化的融合。

“我们讲文化自信,首先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开放性与包容性。”阿来说,在以安岳石刻为代表的川渝石窟艺术中,能够很好地看到这样一种胸怀,外来的艺术形式与中国本土艺术相结合,在巴蜀大地绽开了艺术之花,留下了这样传承千年的文化瑰宝。

如今,包括石刻艺术在内的文化遗产,唤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热爱。曾经藏于山间的安岳石刻,也在文旅开发中迎来越来越多的八方游客。

阿来认为,当下,以文旅融合方式来打开珍贵的文化遗产,对于重新认知历史,会有着全新的经验。他也期待着,下一次再访安岳,再一次感受千年瑰宝艺术背后所凝聚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寓意。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阿来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