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山念好新“茶经”

径山念好新“茶经”
2024年05月18日 06:17 媒体滚动

转自:农民日报

  在被誉为“中国茶都”的浙江省杭州市,论及其春天味道,茶无疑浓墨重彩。过去,在西湖龙井光环的笼罩下,反倒让当地其他茶品牌略显黯淡。不过近几年,余杭区的径山茶脱颖而出,犹如拂去了尘埃,散发出独特光芒。

  据了解,余杭有个径山茶发展领导小组,区委、区政府两位主要领导出任“双组长”,并下设“茶办”,专门成立国有径山茶公司,区财政每年拨付1亿元的专项资金,支持力度前所未有。众推之下,不负众望:去年,径山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到31.65亿元,同比增长15.8%,其全产业链总产值更是突破了50亿元。

  声名日渐远播,品牌不断溢价,消费者惊喜地发现,杭州竟还有另一款好茶。水涨自然船高,茶农和茶企对扩大产能也有了信心,彼此间进入了更为向上的良性循环。径山茶何以崛起,抓住了哪些核心环节?近年来,有何新动作,呈现何种新气象?伴着茶香,记者上山问径。

  一桌茶宴千年味

  走过1200多年的历史,藏在青山上,散着清香,透着灵气,带着禅意,今年春天的第一杯径山茶在春季如约而至。来自全国各地的茶专家、茶商、茶馆业主,以及茶文化爱好者,齐聚径山之巅,体验禅茶文化之旅。

  张茶榜、击茶鼓、恭请入堂、上香礼佛、煎汤点茶、行盏分茶、说偈吃茶、谢茶退堂等十多道仪式和程序,一场沉浸式的“径山茶宴”表演引人入胜。早在宋代时,饮茶方式从烹煮改为煎点,“斗茶”蔚然成风,茶宴由此盛行。

  径山为东天目之余脉,风景秀丽,山上有座径山寺,陆游、苏东坡等名士都曾到此礼佛品茶。“茶圣”陆羽同样两上径山,写就了《茶经》,径山茶由此名声大盛,自宋至清,一直被列为贡茶。日本茶叶源于中国早成定论,实际上,日本茶道就是从径山传入。

  只可惜,明清之后,随着径山寺逐渐衰落,径山茶宴几近失传,零散存于史料之中。为了恢复径山茶宴,径山寺搜集整理了各类古籍资料,并远赴日本观摩,继而举办论坛、反复论证,这才确立了径山茶礼的流程、器物等。2011年,径山茶宴跻身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同样付诸努力的还有山下的径山村。该村党总支书记,也是余杭区径山茶炒制技艺非遗传承人的俞荣华,就是其中不遗余力的一位。为了改变径山茶价低难销的困境,2012年后,他从文化入手,一头扎进了筹办民间版径山茶宴的事业,取名“径山茶汤会”,旨在让禅茶文化走入寻常百姓家。

  如今,径山村有个响当当的名号——禅茶第一村。光看村庄布景,禅境寻踪、止步接缘、苏子遗梦等场景,将“禅村十景”串珠成链;再看炒茶、抹茶、茶筅、茶食等制作体验活动,不一而足,还引入非遗传承人成立工坊,活态展示,令人流连忘返。径山寺则专门建立径山禅茶祖源人类非遗馆,每月举行公益茶宴,山上山下,相辅相成。

  区级层面,余杭也在不断发力,去年总共举办和参与了30多场重大茶事活动,进京邀品鉴、网上云茶会、走进亚运会、亮相故宫博物院等,极大提升了品牌影响力。眼下,该区正打造径山茶文化公园项目,以此为抓手,推动径山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茶二代”继往开来

  捧得“径山茶50年匠心传承功勋奖”,71岁的古钟茶厂厂长李水富泛起泪光。他带着记者参观厂子时,细细介绍了每一道工序,语言间满是深情。不过现在,他已无需整日泡在车间,因为有了女儿李飞琴的帮忙打理,让他省心不少。

  在余杭,像古钟茶厂这样的径山茶生产加工企业总共87家,背后是近万户的小规模种植户以及约两万名从业者。沈昱是余杭区政协主席,同时兼任区茶文化研究会的会长。这些年,他对径山茶倾注了大量心血。除了径山茶的名气大增,让他更为欣慰的是,年轻的接班人越来越多。

  这与余杭的“多元化”引培密不可分。根据政策,35岁以下、本科以上的青年在余杭从事农业有专项津贴,目前,全区已招引青年人才259名;另外还有“定人、定课、定补”的培训项目、“土专家”师傅带徒弟,以及田间学校技能教学,像茶企接班人有量身定制“成长计划”。

  据调查,目前,余杭87家涉茶企业中,30至40岁青年人挑大梁的占比已超七成,并且聚拢了一批青年农创客,有的开拓新兴消费渠道,直播带货、社群营销;有的开办茶主题餐厅、民宿、工作室,进行产业延伸;还有的开发与茶相关的研学活动、培训课程、体验空间等,多路径挖掘新价值。

  6年前,楼舒琳辞去银行工作,接手了父亲的“银泉茶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今她建起了行业内先进的十万级抹茶加工生产车间,以及一个新茶饮及抹茶智能精深加工厂。为了提高研发能力,她还对接科研院所,合作成立余杭径山新茶饮工作站,赋予抹茶更多可能性。

  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年轻人不仅带来了全新理念,也为带动共富注入了强劲动力。比如中泰街道,一群“茶媳妇”从外乡远嫁而来,如今有的学茶艺,有的学评茶,还有的做销售,成为了当地“茶家乐”的主力军;径山镇则培育了一批茶文化指导师、茶叶解说员,让他们在家门口就业,既能顾家带娃,又可营业谋生。

  一抹绿色向五彩

  生产1千克径山茶会排放多少二氧化碳当量?来自浙江省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与固碳减排重点实验室的准确回答是:0.86千克。用手机一扫径山绿神茶苑所产茶叶包装盒上的“碳标签”,立马跳出一份碳足迹评估报告,清晰地展示了这份茶的生命周期碳排放及溯源信息。

  浙江农林大学教授顾蕾介绍,自主申明和展示“碳标签”,可直观体现茶园经营中的绿色生态技术,如药肥减量增效、绿色生物防控、有机肥代替复合肥等自主减碳效应,也能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形象,还能普及低碳知识。

  喝上“头口水”的绿神茶苑老板周方林,对这枚“碳标签”同样视若珍宝。他在径山茶核心区种有300多亩茶园,一直坚持生态种植。“以前也会担心人家说‘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现在不用我多言,有了这个权威证据,足以说明绿色。”周方林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记者发现,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经典产业,径山茶不仅重视传统文化的挖掘,让人感受“一品茶宴,回味千年”的时光穿越,同时重视创新演绎,通过喝茶、饮茶、吃茶、用茶、玩茶、事茶“六茶共舞”,结合现代科技和数智运用,多场景多手段展现无穷魅力。

  加入抹茶粉,冲入沸水,晃动茶筅,打出丰富绵密的泡沫——游径山,学做非遗点茶是经典打卡环节之一。要打出这样一杯色香味俱全的抹茶,熟手茶艺师也得花上五六分钟。今年的径山禅茶品鉴分享会上,杭州径山茶发展有限公司出资研发的抹茶机掀开了盖头,令人眼前一亮,如同咖啡机一样,可以快速“冲”出一杯浓郁抹茶。

  “2分钟打出一杯抹茶,还能加奶,做成抹茶拿铁。”杭州径山茶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施鸿鑫告诉记者,想法其实早就有了,两年前,公司找到国内领先的咖啡机制造企业,双方一拍即合。“抹茶机的出路,我都想好了。‘送抹茶机、卖抹茶胶囊’,公司主售原料,机器则以共享模式免费进入各茶楼、茶庄、酒店,这也是一种文化推广渠道。”

  从品牌化、数字化、规模化、品质化、融合化的“五化”出发,从品牌升维、市场拓展、品质升级、科技人才、产业融合、文化挖掘等十个方面强化,余杭着实打出了一套茶产业振兴的“组合拳”。这些年,径山茶新事不断:桂花红茶、抹茶拿铁、花草茶等创新层出不穷,让原先的一抹绿色,正变得五彩缤纷。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茶经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