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从被动“参加”到主动“参与”

家长从被动“参加”到主动“参与”
2024年05月19日 09:08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教育报

    幼儿园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家长的关心和拥护,如何构建良好的家园关系,让家长从被动“参加”到主动“参与”,是幼儿园在新形势下力争破解的课题之一。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镇春城中心幼儿园不把幼儿园看作是“老师的”“园长的”,不把家长排斥在园所工作之外,而是让家长参与进来,积极探寻乡村小规模幼儿园家长工作新思路。

树立融合共生的目标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孩子童年最深度的参与者。为了让双向互动取得更加积极的效果,形成思想共鸣,幼儿园着重“用专业引领家长”,共建育人目标,实现价值引领。

    征集家长意见,共建育人目标。家园协同的最终目的是儿童的幸福成长。我们始终遵循“沐浴阳光,自然生长”的办园理念,在课程建构的过程中,重视家长的多元化诉求,通过开展问卷调查和交流座谈,广泛征集家长意见,将家长的育儿期待与幼儿园课程目标有机融合,让家园在儿童幸福成长上实现同频共振。

    设立家长课堂,提升育儿能力。幼儿园不仅是幼儿的幸福乐园,更是家长改变育儿理念、提升育儿能力的一方天地。为此,我们专门开设“春幼家长课堂”,主要依据相关政策文件和家长需求进行课程设计,比如在小班聚焦生活自理能力提升,在中班聚焦情绪管理,在大班聚焦幼小衔接,为家长提供最新的育儿资讯。同时,根据乡村幼儿园实际,“春幼家长课堂”全面覆盖祖辈、留守家庭等不同群体。

    领悟行知思想,育人理念入心。我们一直以陶行知先生“教人者教己”的教育观为引领,通过阅读陶行知书籍、开辟行知文化墙、学行知师德演讲等,让幼师感悟“大爱教育”的胸怀。家长作为家庭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我们也积极搭建平台,鼓励他们参与到学行知活动中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家长只有弄清楚为什么,才能知道怎么做。

建构三位一体的路径

    我们在践行家园合作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第一,教师普遍有家园社合作共育的意识,但是如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指导家长有效参与其中,还缺乏行之有效的路径,家长的个性化资源和优势没能充分挖掘;第二,社区与园所的沟通相对有限,主动参与次数不多,程度不深。为此,我们积极探索路径,破解难题。

    聚焦重点,参与管理。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家长最关注幼儿在园的安全、饮食等问题。为此,我们通过成立安委会、膳食委员会等,主动邀请家长担任管理员或监督员。比如,每月组织膳食委员会成员进行座谈交流,试吃幼儿伙食、共同制定幼儿营养食谱、进班陪餐等,我们还将幼儿每日餐食发至家长群,让家长充分了解幼儿园的膳食搭配和幼儿在园就餐情况。此外,针对园所一些肥胖儿童、偏瘦儿童,膳食委员会还会定期组织沙龙,宣传健康饮食理念。

    立足课程,深度参与。幼儿园为支持课程开展,特别设置家长志愿者团队,主要支持幼儿园重大节日课程开展,如毕业典礼、元宵节等。活动前,家长和教师一起研讨方案、搜集资源、分工安排;活动中,家长、教师、同伴等多种角色一并参与其中;活动后,家长参与收拾整理、交流反馈等。在实践过程中,家长深度参与,变被动为主动。同时,在班本化课程实施过程中,家长也发挥了积极作用。比如,我园大(1)班在班本课程“小池塘建造记”开展过程中,遇到了“池塘怎么挖、池塘怎么储水、水泥哪里来”等问题,幼儿积极向家长求助,一批建造师、泥瓦匠、木匠家长随即参与进来,主动献计献策、提供材料、参与建造,在深度参与的过程中,家长不仅了解了儿童内心,也理解了课程的真正含义。

    三方协作,统筹联动。我们结合五大领域,结合幼儿园在地资源,积极拓展幼儿学习场域。比如,在中秋节,幼儿和家长将亲手制作的月饼送给路边的清洁工、坚守岗位的医生、雨天执勤的民警,传递小小爱心;在“我们居住的地方”主题活动开展中,家长主动参与,带领幼儿一起走进银行、超市、敬老院等地参观了解,感受社会生活。此外,我园与小学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资源共享、统筹联动,促进区域内教育改革发展。

梳理协同共享的资源

    乡村较城市来说有着美丽的自然风景、独特的乡村文化资源,对幼儿园发展有着重要价值,乡村本土资源在幼儿园得到充分运用,既能解决幼儿园资金不足问题,又能凸显办园特色。因此,我们联合家长开展了园内外资源大调查,逐步建立了幼儿园资源图谱,调查统计人文资源、文化资源、自然资源、社区资源等,并将资源与教育目标进行了有机链接。

    丰富幼儿学习内容。我们凭借多年实践经验,匹配了贴近幼儿生活、有助幼儿发展、易于开展探究的主题资源。同时,明确课程内容资源并非教材,而是教师的参考,在内容选取上可有“基本式”和“变式”,实现课程内容取向由“静态”的知识向“动态”的活动转变。

    开拓育人新场景。儿童学习场所全域化需要以幼儿园为主体进行理念、机制、课程、评价的一体化构建,更需要社区、家长主动融入。园所打破园内外学习边界,以场馆资源拓展成长资源,形成全场景学习,以融合创新引领协同创新。比如,幼儿园开展阅读节活动,除了园所内大量的阅读材料外,还会联合家庭开展图书漂流、故事妈妈进校园、书香家庭评选等,走向社会各类图书馆、书店等,让幼儿有全方位的体验。再如,幼儿园利用家长资源开展葡萄种植、桑果种植,将周边葡萄合作社及桑果基地拓展为我园实践基地,供幼儿参观学习。

    多样家访促成长。我园平均25人的班额让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家访活动。班级教师每学期会结合本班实际制订家长工作计划,采取入户家访和一对一谈话的方式与家长密切沟通。学期初,将全班幼儿进行分类安排,将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特需儿童等作为重点家访对象,深入了解幼儿生活环境以及面临的现实困难,同时向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的发展情况。在此过程中,不仅拉近了家长与教师的情感距离,也能发现新的教育资源,拓展幼儿学习内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总之,乡村小规模幼儿园家长工作坚持目标统一、方法多样、打破边界、共同管理,家长逐渐从被动“参加”到主动“参与”,不断实现家园社相互合作、家长间相互学习、亲子间相互了解,形成了共建、共享的良好育人生态。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镇春城中心幼儿园)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江苏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