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周年,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火力全开”

二十周年,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火力全开”
2024年05月19日 15:09 科技部网站

转自:中国科学报

自2005年起,每年5月的一个周末,中国科学院院属科研院所和大学都会“打开大门迎客人”,开放国家级科研场所,组织“硬核”科普活动,以院士为代表的一线科技工作者与公众面对面,激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对科学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5月18—19日,如约而至的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迎来二十周年,本届活动主题为“砥砺二十载 科学新征程”。

?

中国科学院第二十届公众科学日启动仪式《浇灌》。

二十年,“经验更丰富了”

5月18日上午,公众科学日二十周年主场活动在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举行。

学术会堂门前的阶梯上,沿途展示着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的发展历程。学术会堂里,陈润生院士与少年对话,开启对科学的求索;翟明国院士为公众讲解最熟悉和最陌生的地球;科学家、AI虚拟人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的未来……

?

5月18日,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二十周年主场活动,陈润生院士与少年以朗诵的形式展开对话。

“与20年前相比,如今,科技在高速发展,人们对科学的认识、自然科学的水平都在提高,科学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而科学家做科普的经验更丰富了,中国科学院的科普工作体系也更成熟了。”陈润生告诉《中国科学报》。

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三级职员周德进表示,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在探索中起步,于实践中创新,科研人员由被动上阵转为争先恐后、热情参与,观众从走马观花到流连忘返,活动从寥寥数千人线下参与至上亿人次的线上相聚,科普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日益多元、深度与广度并进,已经发展成为全民参与度高、范围覆盖面广、社会影响力大的全国性品牌科普活动,成为公众了解科技进展、与科学家交流的重要渠道,传播科学知识的重要平台。

广泛开放,线下参与近40万人次

在学术会堂附近,化学研究所、声学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过程工程研究所、文献情报中心等,一大早就迎来了一批批大朋友和小朋友,他们一同体验美丽化学、探索声音奥秘、畅游纳米世界、“碳”知过程,观看中国科学院科技成就展……

中国科学院百余个科研院所和三所院属高校如约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上海光源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场激光物理、煤炭高效低碳利用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常熟农田生态系统、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等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都揭开了平日的“神秘面纱”;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考、第三次新疆综合科考成果集中亮相;西藏多地中小学生有机会走进多个高原相关科普基地和野外台站实地学习。

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上,科研人员向公众讲解干旱区防风固沙植物骆驼刺种子培育实验。

据悉,今年中国科学院有127家机构组织举办了500多场科普活动,50多位院士参与科普,开放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科研场地74处,开展科普讲座150多场,参与的科研工作者和研究生志愿者6000多名,现场参与公众近40万人次,线上参与达上亿人次。

5月18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开放天马望远镜。

“脑洞”大开,引领科普新风尚

尽管已经举办了20年,今年的公众科学日还是涌现了不少科普新形式,引领科普新风尚的“脑洞”也开得更大。

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设计了二氧化碳“变身游”四条路线,展示“生物制造”的力量;

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为公众准备了新舟60遥感大飞机,公众还可以参观“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近距离接触无感式健康监护设备、植入式脑机接口等汇聚创新生产要素的实体成果;

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特别启动“天地共播一粒种——青少年和航天员一起养斑马鱼”活动,同时推出“当万户走进天宫”筑梦星空展厅沉浸式导览剧;

金属研究所举办首届沉浸式大型实景科学探秘剧本杀《师昌绪归国记》,参与者既能深入了解师昌绪先生科学报国的感人故事,还可以在游戏中认识材料领域前沿成果……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推出首届沉浸式大型实景科学探秘剧本杀《师昌绪归国记》。

交流合作,国际化元素更多

在深化国际合作的背景下,公众科学日有了越来越多的国际化元素。

5月18日,留学生们来到中国科学院科技成就展了解“双碳”领域成果。以上图片均由中国科学院供图

本届公众科学日特别邀请了40余位在京留学生和访问学者,组建参观团,定制专属线路,带领其深度参与二十周年主场活动;青藏高原研究所邀请尼泊尔中学生到中国科学院加德满都科教中心,参观科研观测试验场地与设施;武汉植物园以“昆蒙框架”为契机,在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支持下,推出“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园在行动”主题活动等。

“参加今天的活动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科学的普及和科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应该得到更广泛的推广。我希望这类活动也能在我们国家组织起来,我也会将活动的一些经验带给我的国家和我的同事和朋友。”来自塞尔维亚的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访问学者玛塔说。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中国科学院 科研 院士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