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添加频现儿童护肤品 纽强、郁美净惊现“假冒”产品

违规添加频现儿童护肤品 纽强、郁美净惊现“假冒”产品
2024年05月20日 19:14 扬眼

转自:紫牛新闻

“怎样才能给宝宝买到靠谱的护肤品,求支招”“求推荐效果好的儿童防晒霜”“孩子面部湿疹,用啥牌子的宝宝霜好”“在××平台上给孩子买的面霜是假的,咋办”……在社交平台上,父母们为了给孩子选购一款好用且安全的儿童护肤品,可谓绞尽脑汁。

进入五六月份,越来越强的紫外线和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导致宝宝娇嫩的肌肤频出问题。因此,关于儿童护肤品的相关话题及销量也持续走高。

与此同时,《中国消费者》舆情监测显示,近年来儿童护肤品也屡屡因假冒伪劣、激素、抗生素、禁用物质等成为消费者吐槽及质量抽检黑榜重灾区。

纽强、郁美净等均被发现“假冒”

《中国消费者》舆情监测发现,近年来,知名儿童护肤品牌被“假冒”事件层出不穷。因在线上平台购买到假冒儿童护肤品导致孩子出现皮肤问题的投诉也屡屡出现。其中,有消费者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称,在某平台购买纽强宝宝霜,使用后宝宝严重过敏,起了满脸的疹子。目前,商家已经联系不到,商品也下架了,平台一直拖着未处理……也有消费者发视频表示自己怀疑给宝宝买的护肤品是假的,求大家给鉴别真假,等等。

对于消费者投诉中提到的纽强宝宝霜,记者在进一步调查中了解到,纽强是上海麦坤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婴幼儿皮肤护理品牌,公开资料显示其于2015年上市。此前,纽强方面已通过官方公众号呼吁消费者警惕假冒产品,并分享了消费者投诉的种种问题,如异味、过敏等。此外,投诉平台上还有大量消费者反映购买的产品产地代码、发货地与官方不符,二维码模糊不清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涉及产品的真伪,还触及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其中,4月30日,纽强公众号发文称,其假货案获得重大进展,警方已查处一起制售纽强假货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多人,捣毁仓储、销售窝点多个。

纽强方面表示,经“纽强皮肤护理之家”微信公众号“人工查询及举报”收到的近万份消费者咨询数据显示:消费者在非纽强官方授权渠道购买到的产品,其中90%都是假货!

据了解,一般入驻平台开店有以下几种形式:旗舰店、专营店、专卖店、个体店、个人店等形式。旗舰店是品牌厂商在平台直接开设的店铺,注册时需要用到营业执照、商标注册证、生产许可证、对公账户认证等各种资质文件,同时还需要缴纳保证金;旗舰店为店铺类型,非旗舰店不得在商品名称中使用“旗舰店”一词。专营店、专卖店是指品牌厂商或授权经销商在平台开设的店铺,入驻也都需要营业执照,它们和旗舰店的经营范围不同,专卖店是指某个品牌的店铺;而专营店是指某个品类的店铺,可以售卖多个品牌。个体店开设需要有个体户营业执照,可以售卖一个或多个品牌。个人店开设不需要营业执照,有身份证即可开店。甚至不需要保证金,所以个人店的入驻门槛是所有店铺类型中最低的,也是最难管理的。

纽强方面提醒消费者,官方自营旗舰店所购买的产品可默认为正品。若在授权商户购买请认准品牌“授权证书”。凡以“授权书不可对外公开”“公司要求保密在主体上打马赛克”等理由推脱的均有售假嫌疑。此外消费者还需要看清楚店铺主体与公示的“授权证书”是否为同一主体。

此外,《中国消费者》舆情监测还发现,郁美净、青蛙王子、强生等知名品牌也被发现“假冒”问题。其中,2022年10月25日,国家药监局发布23批次不符合规定化妆品的通告,标示为天津郁美净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郁美净儿童霜”1批次产品菌落总数超标1200多倍。对此,郁美净集团紧急回应称:“上述产品批号非我公司产品使用批号及序列规范。经我司紧急与药监部门鉴定复核后,认定该抽检样品为假冒产品。”

金发拉比、红色蜗牛等检出违规添加

《中国消费者》舆情监测显示,除了假冒伪劣,违规添加也是儿童护肤品黑榜重灾区。

2024年1月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6批次化妆品不符合规定的通告。其中,有3批次产品为婴儿霜,检出违规添加激素、抗生素等,分别是百萃宁婴儿保湿修护霜检出卤倍他索丙酸酯、氯倍他索丙酸酯、赛庚啶,爱无可及婴儿草本益肤霜检出特比萘芬,诺必行婴宝护肤霜检出特比萘芬。

梳理发现,“特比萘芬”是一种广谱抗菌药;赛庚啶是一种抗过敏药物;“1,2-二氯乙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对眼睛及呼吸道有一定的刺激等危险性,为可疑致癌物,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将1,2-二氯乙烷列入2B类致癌物清单中。“丙酸氯倍他索”“氯倍他索丙酸酯”都是激素药物。

2023年10月26日,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关于7批次化妆品检出禁用原料的通告显示,有2款化妆品属于婴幼儿面霜,分别是贝比拉比蛋黄油和婴贝萱婴肤霜。前者被检出含有黄体酮,后者被检出特比萘芬。

黄体酮又称孕酮激素、黄体激素,是一种激素类成分。婴儿护肤品中添加黄体酮,可能是为了缓解婴童臀部由于没有及时更换尿布、大小便刺激引起的皮肤红肿、瘙痒等症状。婴童使用违法添加了黄体酮的护肤品,有可能导致新陈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等。特比萘芬作为一种烯丙胺类抗真菌药物,也被称为“脚气药”,具有广谱抗真菌作用,同样是我国明令禁止在化妆品中使用的药物。

2023年7月13日,浙江省临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当地官方媒体平台《临海24小时》发布消息称:接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根据舆情和初步调查情况,标示“产品名称:红色蜗牛婴初霜”、标示“备案人/生产企业:广州中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浩生物)的化妆品,备案编号为“粤 G 妆网备字2022312819”,涉嫌非法添加“他克莫司”。

此前的7 月4日,知名测评博主“老爸测评”曝出知名的儿童面霜产品红色蜗牛婴初霜违规添加抗生素他克莫司。经由消费者举报之后,“老爸测评”团队在红色蜗牛官方旗舰店购买样品后,委托第三方实验室检测。检测结果显示该儿童面霜产品添加了0.034%的他克莫司成分。

他克莫司是一种从链霉菌发酵物中提取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主要应用于器官移植手术后的抗排斥反应,也被当作处方药,用于激素类药物无法治疗的皮肤疾病,但对用量和使用方法都有严格要求,即便作为外用药品,也不可用于2岁以下儿童的皮肤疾病。

部分店铺将成人化妆品当儿童化妆品卖

为了将儿童化妆品与成人化妆品、玩具等产品进行区别,国家药监局于2021年12月推出了儿童化妆品“小金盾”标志。自2022年5月1日起,申请注册或者进行备案的儿童化妆品,必须标注“小金盾”标志;此前申请注册或进行备案的儿童化妆品,未按照规定标注“小金盾”标志的,化妆品注册人、备案人应当在2023年5月1日前完成产品标签更新。即2023年5月1日后生产或者进口的儿童化妆品将全部标注“小金盾”标志。

时隔一年,近期《中国消费者》舆情监测发现,有部分消费者反映儿童化妆品小金盾标志不全、将成人化妆品当儿童化妆卖的现象。比如,有消费者反映在某平台购买了一套儿童彩妆,里面包含面霜、彩妆、化妆工具在内的约30件独立包装产品,其中隔离霜、粉底液等5件产品的包装上有“小金盾”标志,眼影盘、亮片、眼线笔等则没有。还有消费者反映,在电商平台搜索“儿童彩妆”“儿童化妆品”,结果显示部分向儿童售卖且被儿童使用的化妆品实际上是成人化妆品,系“伪”儿童化妆品。

对此,《中国消费者》杂志记者在多个平台以“儿童化妆品”为关键词搜索并咨询商家后发现,有的商家销售的儿童化妆品的相关标志、对外展示的检测报告和注册备案均较为完备;但有的儿童化妆品的销售主体为玩具店,其经营范围不包括化妆品;部分店铺对外展示的检测报告显示送检的为“装扮玩具”类样品。

其中,记者在某平台的一家店铺发现,一款名为“六一儿童节化妆品套装全套彩妆”的产品,宣称“多场景适用。符合国家安全标准,植物成分、安全无毒害、全套国妆备案”。但网页晒出的检测报告是模糊的,完全看不清楚。全套产品包含BB霜、粉底液、腮红、定妆散粉、口红、39色眼影盘、眼线笔、睫毛膏等共计26件,但记者在产品介绍中没有发现“小金盾”标志。这一现象在儿童彩妆产品中特别普遍,而销量也很可观,页面显示均在10万+以上。

在另一家线上护肤美妆店,记者发现有一款名为“儿童舞台妆表演化妆套盒,眼影腮红粉饼一体无毒彩妆”的产品。当记者咨询客服:这款产品是否属于儿童化妆品时,客服回复称:不属于儿童化妆品。当记者再问六一孩子表演节目是否可以使用?客服表示,可以使用,上妆不会颜色淡,效果很好。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7月,浙江省瑞安消保委发布的儿童护肤品和儿童彩妆消费状况调查报告指出:对于儿童护肤品,家长主要质疑或担忧的是“儿童护肤品是否真的适合儿童使用”以及“儿童护肤品是否安全温和无刺激”,各占62.3%和58.9%。而对于儿童彩妆,家长存在的质疑或担忧最多的是“儿童彩妆是否安全温和无刺激”,占比67.2%;65.3%和62.6%的家长则担心“儿童彩妆是否真的适合儿童使用”和“儿童彩妆与成人彩妆是否有区别”。

调查报告显示,近七成家长认为儿童有必要使用护肤品。其中,选择网购平台购买儿童彩妆的家长最多,占59.4%;其次是品牌线下专卖店,占48.7%。53%的家长表示没听说过“小金盾”标志,25%的家长表示听说过但不太清楚,只有22%的家长听说过“小金盾”标志。

支招:这样选购儿童护肤品更靠谱

事实上,早在2022年7月,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消费提示就曾指出,儿童化妆品是指适用于年龄在12岁以下(含12岁)儿童,具有清洁、保湿、爽身、防晒等功效的化妆品。对于标识“适用于全人群”“全家使用”等词语或者利用商标、图案、谐音、字母、汉语拼音、数字、符号、包装形式等暗示产品使用人群包含儿童的产品,也按照儿童化妆品管理。

中消协指出,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化妆品分类规则和分类目录》规定,3~12岁儿童使用的化妆品的功效宣称有清洁、卸妆、保湿、美容修饰、芳香、护发、防晒、修护、舒缓、爽身;而0~3岁婴幼儿使用的化妆品功效宣称则仅限于清洁、保湿、护发、防晒、舒缓、爽身。这意味着,0~3岁婴幼儿使用的化妆品功效宣称中不包括美容修饰、卸妆等“彩妆”类别。如果彩妆化妆品标签宣称3岁以下婴幼儿可用,则属于违法行为。

针对儿童化妆品市场存在的乱象,近年来虽然相关部门已陆续出台多部专项监管法规,各地也持续开展了专项检查和集中整治工作,然而,由于网售渠道具有隐蔽性、跨地域性,儿童化妆品网络销售仍然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网售平台方,为儿童化妆品的质量把好售前售中售后的“安全”关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记者就该问题对相关平台进行调查,发现京东超市在品控方面,一直以来,始终坚持对商家做全流程、全链条品质管理控制,有严格的标准和专业的团队。

具体到儿童化妆品领域,首先是售前管控。京东超市要求自营商家在入驻时,必须严格按《京东自营母婴类目资质标准》要求,提供营业执照、化妆品备案、化妆品生产许可证、销售授权、质检报告等,并有专人负责审核,在确保全部合规的前提下,再根据《京东自营儿童化妆品行业管理规范》要求,商详备案编号、主图小金盾标识展示等。

其次是售中管控。京东超市主要采用了小金盾标识算法校验、定期开展巡查、人工巡检等措施,以保障消费者购买到的儿童化妆品是安全的,可放心使用的。比如,通过算法针对宣称儿童化妆品相关字眼的商品进行识别,是否在主图位置展示了小金盾标识,如未展示将给予预警,预警后未整改则直接下架处理。再比如,采用定期开展巡查、人工巡检等多种手段持续监测儿童化妆品的经营情况,并进行定期抽检,如发现违规或检出不合格产品,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下架,同时还会对供应商进行相关处罚。

最后是售后管控。一是京东超市有专职团队负责周维度或月维度的商品投诉情况,对高投诉产品将联动供应商进行专项整改。二是京东超市还对自营商品推出了特色服务——过敏无忧服务。

消费者购买带有“过敏无忧”标识的自营产品,使用后出现过敏不适的情况,可在订单签收后60日内,提交售后申请及有效凭证,即可享受退货退款。根据服务规则,产品剩余容量不低于80%均可获得赔付,最高退款金额为商品实付金额。在使用过程中,消费者若产生不适情况,可以第一时间对发生过敏的部位进行拍照留存,并及时就医。届时,凭借过敏部位照片及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出具的盖章医疗凭证,即可线上申请售后,通过审核后,即可完成退款或换货服务。

此外,《中国消费者》杂志提醒广大消费者,在网购购买儿童化妆品时还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应选择有资质的正规商家,仔细阅读标签标注并核验产品信息,认准“小金盾”标志。

二是应认真查看经营者的营业执照等资质情况,选择证照齐全的正规商家进行交易,并保留发票、收据等购物凭证。

三是要尽量选择知名度高、消费者评价较好的品牌和产品,仔细阅读产品包装上的标签标注信息,特别是产品成分、功效、使用人群、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注意事项等。

四是要查看产品的注册或备案信息,儿童化妆品一般为“妆”字号,并可通过国家药监局网站或者化妆品监管App进行核对,查验产品信息真伪。

五是提醒广大家长们要积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更多地倡导孩子追求自然美和健康美,避免孩子过分依赖于化妆品。

同时,也呼吁家长们要切实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当权益受损时,可与经营者协商解决,也可向经营者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或者消协组织投诉。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郁美净 护肤品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