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性别平等观念,从阅读童书开始

培养孩子的性别平等观念,从阅读童书开始
2024年05月21日 09:02 澎湃新闻

为了让孩子从小建立起性别平等的观念,童书和儿童阅读研究专家徐美玲发起了“性别平等童书”的研究,以及“性别平等童书100”项目的研制,在深圳市爱阅基金会的资助下,于2022年5月14日正式发布。项目组与300多家童书出版机构合作,从1700种童书中,经过数轮审读最终评选出100本(套)性别平等优质童书,并且分别在2023年、2024年进行了改版。

活动现场 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 图活动现场 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 图

近日,基于“性别平等童书100”书单,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与“性别平等童书100”项目组一同推出了“拥抱成长”主题阅读活动,包括线上共读、主题书展、主题论坛等系列活动。“拥抱成长”主题论坛也在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长风馆举办,卜卫、俞湘琦、蔡藜、徐美玲4位女性行业专家作为嘉宾出席活动,从自身的经历和研究出发,为现场的小读者和家长做了性别平等的启蒙和教育。

现场听众 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 图现场听众 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 图

性别平等教育,要从童年开始

卜卫从事传播与儿童的研究工作已20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自1997年担任媒介传播与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活动现场,她以“性别平等从童年开始——与儿童一起阅读性别”为题,阐述性别平等对于儿童的必要性。

卜卫 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 图卜卫 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 图

首先,卜卫强调了女童问题的重要性。她指出,妇女的权利和女孩的权利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在妇女享有平等权利的社会中,女孩才能获得这种平等的权利。同时,女孩的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受保护权利和参与权利,在她成长过程中的实现的程度或被侵犯的程度,决定了她将来作为一个女人的生活状况。妇女面临的不利处境,源于对女童的歧视。要减少对妇女的歧视,首先应预防对女童的歧视。同时,没有女孩的权利,也就没有儿童的权利。不能歧视任何儿童,是儿童权利的基本原则。女孩占儿童人口的一半,她们的平等权利得不到保障,将永远实现不了儿童权利的目标。因此,男女平等不仅是大人的事情,也是儿童的事情。要想根除性别歧视,应该从童年开始。

而后,她还详细阐释了性别与社会性别规范的理论,指出社会性别规范通常表现为对男女社会角色、家庭角色、男性气质或女性气质、个性和行为特征的不同要求,这种要求逐渐固定下来形成评价好女孩好男孩的标准,即性别刻板印象。大多数性别刻板印象强调女性在性格、智力、能力、创造性等方面天生就不如男性,所以不适合承担重要的社会角色;而在承担家庭责任方面优于男性,所以适合承担家务劳动,由此推论出女性的重要职责是辅助男性。有了这些性别分工后,家人或社会便朝这些方面培养塑造男童女童,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男童逐渐培养出有知识、肯冒险、敢做主,女童则发展起关心别人感受、照顾他人的特点,男女分别发展了不同的能力,但也被限制了另一些能力。传统社会性别观念经过体制化和规范化后,不断被巩固,由此形成循环,造成了社会中的性别不平等。“我们的孩子以及我们自己都是在这种性别规范中长大的。如果没有性别平等教育,我们自然认可这种社会性别规范。因此,我们要对社会性别规范对男孩女孩的限制保持警惕,要认识到它不仅影响了男孩女孩的个人发展,也影响整个社会的平等公正进程。我们要在培养儿童的过程中,尽力冲破这种性别规范的限制。”卜卫说。

上海市女工程师协会是上海首个市级女性社团,创会40年来,会员涵盖航天、航空、航船、城建、轨道交通、建筑、生物医药等领域的300多位拥有高级工程师职称的行业专家,包括海军科研领域的居里夫人萨本茂、上海历史保护建筑和修缮设计工程专家章明、中国轨道交通的领军人物沈秀芳等人。作为上海市女工程师协会副会长,俞湘琦分享了自己的成长之路,以及她是如何对女儿进行性别教育的。她认为,成长之路从少儿时期的认知开始,而阅读是提供认知的有效途径。广泛性阅读是孩子独立思考的根基,能够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的意识,让孩子从小打好结实的人生基石。

俞湘琦 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 图俞湘琦 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 图

蔡藜是浦东新区妇女联合会妇女发展部部长、浦东女性人才促进会秘书长,她以“儿童阅读与成长”为题展开了她的分享。蔡藜指出,阅读能够奠定孩子一生的底色,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儿童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同理心和尊重包容、性别平等的意识,种下友谊、爱、希望和勇气的种子。蔡藜认为,阅读能够陪伴家庭的成长,让家庭成员之间更亲密,并且彼此理解和支持,也能让家庭的边界更具弹性;阅读能够为孩子树立榜样,指明人生道路,认识自我,助推人生中的种种选择。她还分享了目前上海正在进行的儿童友好社区“童悦空间”的建设情况,阅读作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陪伴和鼓励孩子的健康成长。

蔡藜 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 图蔡藜 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 图

用100本童书向孩子传达性别平等的观念

作为“性别平等童书100”项目的发起人,徐美玲指出,根据相关科学研究,童年是形成性别角色意识的关键时期,也是性别刻板印象形成的关键时期。国际上既有的一些研究证明了童书阅读和儿童性别观念的关系。例如在1983年的阿什顿测试中,让参与实验的学龄前儿童阅读童书后再去玩游戏,发现阅读了描绘性别刻板印象的书籍的儿童,比阅读非性别刻板印象的书籍的儿童明显表现出更多的性别刻板印象。1996年奥克曼研究了以非刻板印象为角色的图书后,澳大利亚345名三年级儿童的自尊心变化。他们阅读了12个故事,描绘了许多非性别刻板印象角色的特征、行为和活动。调查结果得出结论,接触强大女性故事角色的女孩,她们在自我概念测量上的分数也有所提高。因此奥克曼建议,应该让女孩接触更坚强的女性角色。

徐美玲 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 图徐美玲 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 图

“性别平等童书100”项目的理论基础,一是接触理论,即当人们通过个人经历、教育、社会化等渠道,接触到性别平等的相关信息后,发展出更倾向于性别平等的观念;因此希望通过鼓励孩子阅读性别平等的童书来建立性别平等的观念。二是感觉阈限理论,即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在徐美玲做这个项目之前,已经有很多单本的性别平等书籍出版,但传播效果不佳,所以她决定把100本书做成一个项目,以这个体量引发人们足够的冲击和反思,达到最高的推广效率。

从适读年龄、地区文化、题材和体裁、性别平等内容四个维度,徐美玲与项目组的专家共同评选出100本(套)性别平等优质童书。这些童书包括完美地展现理想性别观念的童书,没有对女性和男性的偏见;有关身体发育、自我保护、爱和尊重等相关的性别科普教育童书;批判性别刻板印象的图书,包括有明显的反性别刻板印象的陈述,以及对经典故事中性别刻板的角色形象的反向新编;具有丰富性别多元想象的童书,例如讲述同性或异性彼此尊重、体现姊妹情谊或兄弟情谊、不以性别刻板印象相互倾轧的书;鼓励自主意识和个性的童书,虽然不以性别平等为诉求,但展现了积极发展个人特性的图书;以及一些女性传记,精选了在非传统女性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的女性,比如科学、野外探险、数学、计算机等领域的女性。书单每年都会进行更新,2024年还增加了10本家长/教师用书。

对于书单的使用和传播,徐美玲建议家庭按年龄段分开购买入选童书,在家庭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性别平等讨论与分享;学校可以成套购买图书,以此为辅助教育材料,按照不同年级,在学校中进行团体的性别平等教育;机构和图书馆也可以成套购买书单中的图书,进行单本或者专题推荐。徐美玲表示,书单发布的这几年里,得到了很多家长、学校和公共机构的积极支持和反馈,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正在进行的“拥抱成长”主题阅读活动正是其中之一。

“拥抱成长”主题童书展 澎湃新闻记者 程千千 图“拥抱成长”主题童书展 澎湃新闻记者 程千千 图

除了主题论坛,基于“性别平等童书100”书单,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长风馆推出了“拥抱成长”主题童书展,致力于帮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从阅读中建立性别平等意识,了解性别平等的内涵和价值;这些图书将引导大小朋友们发现自身的独特之处,打破性别偏见,鼓励孩子以及家长们做一个内心坚定、勇于追梦的人。

此外,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还举行了“拥抱成长”线上共读会。这是一次开放性的共读体验,通过分享、观展、共读、发现、探讨五项挑战,孩子和家长针对性别平等童书阅读展开讨论。活动激发了家长和小读者极大的热情,纷纷发送图文、视频等作品,抒发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和感受。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