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海洋生态安全底线被屡屡打破

温州海洋生态安全底线被屡屡打破
2024年05月21日 08:35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环境报

在无居民海岛建废水排海管道,超标排污严重

2019年,温州龙港市因手工制造业蓬勃发展,也受到一些印染、电镀等企业的青睐,逐渐被人们称为印刷城、礼品城。那么,经济体量不断增大,龙港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究竟跟上了吗?近日,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在龙港发现了违法占用无居民海岛违规建设和深海超标排污的情况。

无居民海岛,是指不属于居民户籍管理的住址登记地的海岛。在我国,《海岛保护法》规定,无居民海岛以保护为主。未经批准利用的无居民海岛,应当维持现状;禁止采石、挖海砂、采伐林木以及进行生产、建设、旅游等活动。

据2020年自然资源部数据显示,我国共有1.1万多个海岛。其中,无居民海岛因地理位置特殊,兼具海洋和陆地特点,生态系统独特且脆弱,一旦破坏难以恢复,须严格地进行保护和监管。然而,督察组人员摸排发现,无居民海岛琵琶山岛被违法占用,龙港市新城产业集聚区未经批准,在琵琶岛建设了两条废水排海管道,违法用岛和用海面积分别为34.7亩、15.3亩。

不仅如此,督察人员在现场还发现,其中一条排海管道主要用于输送集聚区内印染园区、电镀电雕园区和临港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废水,日排水量近2万吨,2024年4月监测结果显示,管道内废水化学需氧量浓度高达372 毫克/升,超标排放严重。

无视《海岛保护法》有关规定、对无居民海岛开挖建设的行为,本就使岛上原生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今排海管道建设后,居然借由其往深海排放超标污水,这每天超标排放的近2万吨污水究竟源自哪儿?据记者了解,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保护区内部分海域违规围塘养殖,改变滩涂海域现状

西门岛位于浙江省三大湾之一的乐清湾北部,是乐清市第一大岛。为了保护分布于我国地理位置最北端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和滨海湿地,2005年2月,经国家海洋局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浙江省乐清市西门岛海洋特别保护区(以下简称保护区)建立,成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总面积为3080.15公顷,并于2022年9月,整体划入海洋生态保护红线。

然而,19年过去,曾经让乐清引以为傲的保护区,却沦为了围塘养殖的工具。国家有关部门批复的《西门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明确,保护区实施功能分区管理,其中生态与资源恢复区内禁止实施改变区内自然生态条件的生产活动。但是,近日记者跟随督察人员在西门岛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通过无人机发现了1121亩海域被违规用于围塘养殖,严重改变滩涂海域的现状。

海水养殖普遍缺乏尾水处理设施,直排将会直接影响海水水质,进一步加重水质富营养化,但温州乐清有关部门却对此熟视无睹。记者梳理发现,这不是乐清第一次因在海域围塘养殖被督察组点名。

早在2017年,中央督察组曾指出,浙江省对海洋开发利用统筹不够,违法围填海、违规养殖、入海排污等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海水养殖管控不到位,乐清湾是浙江省四大重要海湾之一,但长期以来无证养殖量大,加之900多家围塘养殖场绝大多数缺乏尾水处理设施,污染排放突出,直接影响海水水质,2016年水质富营养化程度由中度恶化为重度。

突出问题历历在目,7年过去,却屡教不改。如今,乐清不仅没有及时加大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力度,更是在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内进行围塘养殖。

不仅如此,记者随督察人员还在现场发现,乐清市乐清湾西门港内以填海方式违规建有连接西门岛和白沙岛的道路,道路两侧海域被完全阻隔,基本丧失海水交换功能。记者在现场看到这条彩虹路两边,已然没有海水的迹象,一排渔船停靠在沉积的淤泥上。长期以来,当地相关部门对此不管不问,放任海域被阻隔,导致海洋生态原始的水环境发生改变。

温州作为海洋资源大市,如何利用和保护好海洋资源,筑牢海洋生态安全屏障,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海洋 乐清市 温州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