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万亿级产业 广东发力新型储能“底气十足”

构建万亿级产业 广东发力新型储能“底气十足”
2024年05月21日 22:23 中国青年报

纬景储能珠海“超G工厂”厂区内展示的未来储能应用场景,图中蓝色模块为储能电池。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贾骥业/摄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贾骥业 记者 林洁 武欣中

“坚持制造业当家”,在广东的规划中,以储能电池为代表的新型储能,被看作是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装机量快速提升。但受气候、季节等因素影响,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间歇性、波动性显著。作为解决新能源大规模消纳并网的关键一招,储能站上了“风口”。其中,以储能电池为代表的新型储能则显示出选址灵活、建设周期短等优势。

在2023年印发的《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广东提出的目标是:到2025年,全(广东)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6000亿元,年均增长50%以上;到2027年,全(广东)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万亿元。

瞄准万亿级的新型储能赛道,广东多地正蓄势待发,搭平台、引资金、建工厂……珠海就是其中之一。

纬景储能珠海“超G工厂”厂区内展示的纬景储能锌铁液流电池GP110。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贾骥业/摄纬景储能珠海“超G工厂”厂区内展示的纬景储能锌铁液流电池GP110。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贾骥业/摄

5月19日,记者参加“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时,来到位于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富山工业城的纬景储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纬景储能”)珠海“超G工厂”。一走进工厂,记者就看到生产线上有上百个机器人正挥舞着机械手臂完成电堆的堆叠;AGV(自动导向车)则自由穿梭在不同的车间,将预装好的零部件送到立库进行组装。

纬景储能首席智造官刘雷介绍,珠海工厂的整条生产线均为自主研发,已实现零部件全部国产化,且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之前4名工人要花一天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个电堆(记者注:液流储能电池的一个组成结构)的堆叠,现在单条生产线20分钟就能完成上述工作。”刘雷说。

据了解,纬景储能珠海“超G工厂”全面投产后,年产能达到 1.5GW(吉瓦),这是全球首个投产的吉瓦级液流电池工厂,标志着行业实现了从兆瓦级向吉瓦级产能的巨大跨越。

纬景储能珠海“超G工厂”生产线上的机械手臂正在工作。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贾骥业/摄纬景储能珠海“超G工厂”生产线上的机械手臂正在工作。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贾骥业/摄

谈到为何会选择将工厂落地珠海,纬景储能副总裁姜宁认为,他们在珠海找到了储能产业“广阔的发展空间”。

“早在新型储能尤其是液流电池还未受到广泛关注时,珠海就下定决心要支持我们。”姜宁提到,纬景储能在珠海布局智能制造工厂,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包括拿地、建厂、优化办税等。此外,通过补“短板”,珠海已经构建了从上游矿产加工、电池材料、装备制造,到电芯制造、系统集成的完整的储能产业链条,且当地制造业基础扎实,这些因素也都吸引纬景储能将第一个“超G工厂”建在珠海。

近年来,珠海把“制造业当家”作为头号工程,并将新能源纳入“4+3”主导产业体系,初步构建了以光伏和新型储能为代表的产业集群。为推进新型储能产业发展,2023年,珠海市先后出台了《珠海市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珠海市支持新型储能重大项目建设工作指引》等文件,对重大的项目实行“一企一策”制度。

珠海还只是广东发力新型储能赛道的一个缩影。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广东省共发布了储能相关政策108项,出台了《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纲领性文件,构建形成了包括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技术研发等在内的“1+N+N”新型储能产业政策体系,惠及广州、深圳、佛山、东莞、惠州、江门、梅州等地。在相对成熟的电力市场和较大的峰谷电价差背景下,广东显然已经成为储能发展高地。

纬景储能珠海“超G工厂”的智能生产车间。受访者供图纬景储能珠海“超G工厂”的智能生产车间。受访者供图

2023年11月,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的国家地方共建新型储能创新中心(下称“储能中心”)获批组建,这是新型储能领域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储能中心由广东省政府和南方电网牵头,联合13家新型储能材料、芯片、电池等上下游龙头企业共同组建。

储能中心联席总裁陈建福介绍,一方面,中心在新型储能长寿命、高安全、高效率等关键共性技术研发过程中,会重点关注成果向企业的转移转化,并以企业在市场端面临的实际技术难题为导向,提升企业产品、服务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中心也特别关注与企业联合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实证及首次商业化。

落地还不到半年时间,储能中心就已经吸引了北京卫蓝、上海良信、珠海冠宇等新型储能产业链企业。此外,储能中心还牵头成立了广东省新型储能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吸纳成员单位81家,覆盖新型储能领域超85%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并建立了10位院士专家组成的技术专家委员会。

“产业链上下游多方协作攻关”,这是广东为破解新型储能产业发展难题提供的思路。据了解,2024年,广东全省储能在建、已签约待建的重点项目共计146个,总投资额约2787亿元,备案项目同比增长超过5倍。在新型储能这个万亿级别的赛道上,广东向前奔跑的底气越来越足。

纬景储能珠海“超G工厂”的智能生产线。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贾骥业/摄纬景储能珠海“超G工厂”的智能生产线。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贾骥业/摄

责任编辑:宁迪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珠海市 广东省 制造业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