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感”是种什么感?

“偷感”是种什么感?
2024年05月21日 23:01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互联网瞬息万变

流行词层出不穷

有人感慨

刚刚搞清楚

“i人”和“e人”

“淡人”和“浓人”

最近,一种名叫“偷感”的概念

又悄然流行起来

在“偷感”标签的掩护下,年轻人像忍者般披上了一层隐形斗篷,在社交江湖中自由穿梭而不留痕迹。这种带点儿小调皮的“偷感”标签,就像他们的幽默护盾,守护着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一次内心的小波澜都得以安全着陆。

一些“偷感”行为

“偷感”到底是啥?

不同于“偷”原本的贬义色彩

“偷感”人

并不是做了什么见得不人的事

才偷偷摸摸

“偷感很重”大多表现为

在某些场合会感到拘谨、畏畏缩缩

或者因不自信而扭捏

想考研、想考证、想减肥

……

买了件喜欢的新衣服穿出门

结果处处担心别人的目光

和别人搭话或公开发言

都要做很久的心理建设

下定决心后还要磨叽半天瞄准时机

且一不小心就错失良机

……

“偷感人”不愿被人注意

害怕别人误会

只有像“透明人”一样默默做事

才能给自己带来安全感

网友momo就自嘲自己是一个“偷感考研人”:“每次来图书馆看课程,偷感贼强。位置,要选靠墙的。书,是看不见封面的。巨害怕遇见同班的或者同专业的,别人问我考不考研,我都说我不知道。”

评论区也有不少大学生坦言,很害怕别人知道自己在学什么,更怕他人在背后议论自己。不过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自己是“装感很重”的考研人,恨不得让全世界都知道自己在备考。

随着“偷感”的出圈

越来越多网友在网上敞开心扉

分享各自与“偷感”相关的经历

↓↓↓

有人回忆道:“小时候面临考试时,即使复习了也总是不敢声张,担心万一成绩不佳会遭到他人的奚落。” 有人则感叹:“成年后,每次想要自拍时都犹豫不决,生怕别人觉得自己的长相平平无奇,却还自命不凡。” 还有些人分享:“每当走进那些看似‘高端’或‘潮流’的场所,我总感到双手无所适从,目光也无处可放,生怕自己的不自在被他人察觉。”

“自从‘偷感’这个词火了后才发现,咱们内向的人也有属于自己的幽默感。”有人更是从中得到释怀,“以前很厌恶拍照,一拍照便变得拘谨、局促不安,看照片里的自己也觉得好僵硬,总觉得自己像小说里没出过大宅的丫鬟一样,很羡慕那些处事落落大方,永远充满自信的人。那些奇怪猥琐的表情也可以解释为偷感,看照片里的自己也从嫌弃变成了喜爱。感谢互联网的多样性,我变得越来越爱自己。”

“我觉得‘偷感’是一种对于隐私的保护。”94年的小许有两个微信账号,一个用来回工作信息,一个用来联系生活,发日常朋友圈。在社交媒体上,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晒”和“秀”,人们通过展示自己的生活、成就和才华来获得他人的认可和赞赏。然而,对于一些人来说,他们并不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认可,而是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力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因此,他们选择“偷感”,悄悄地进行自己的计划和目标,等到成功后再与大家分享,这样更能体现出他们的自我价值和成就感。

小许告诉记者,在社交媒体上,个人信息和动态往往会被无数人关注和评论。对于一些比较内向或是不喜欢被过多关注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觉得这种关注是一种负担。因此,他们选择“偷感”,将自己的计划和行动悄悄进行,避免引起过多的关注和评论,从而保护自己的隐私和内心世界。不被世俗围观,“偷感”是最好的保护色。偷来的时间与空间给自己片刻的安宁,成为暂时停留的小岛。

“我现在都在寝室里学习。班上同学一旦发现你在学习,就会起哄说‘你好卷啊’‘这么努力啊’之类的,让人很不舒服。所以我现在不管学什么都不敢让她们知道了,像做贼一样。”网友fff表示,选择“偷感”也是对于社交距离的掌控。

无论是在线上或是线下,人与人的联系和互动往往带有一定的社交压力。对于一些想要保持一定社交距离的人来说,他们可能会觉得这种压力有些难以承受。因此,他们选择“偷感”,通过悄悄进行某些活动来掌控自己的社交距离,避免与他人产生过多的社交链接和依赖。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其实是青春期同一性危机与自我意识的展现。”12355心理咨询师江滢对“偷感”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观察和分析。心理学家艾里克森用“同一性危机”来形容青少年时期那种自我概念的混乱和不稳定。他认为,青春期的主要任务是将各种关于自己的想法整合成一个统一的自我概念,形成稳定和统一的自我观念。同时,青春期也是自我意识迅速增长的时期,其中一个显著的表现就是过度关注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

而“偷感人”正是处于这样一个阶段。他们之所以产生“偷感”,是因为他们非常在意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形象。同时,他们也感受到了一些自我的“不安”,但这种不安并非“混乱”,而是他们正在努力解决同一性危机的表现。事实上,他们已经离实现“同一性获得”非常接近了。一旦他们形成了稳定和统一的自我观念,他们就不会再那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那么

“偷感人”如何实现

“同一性获得”呢?

答案其实并不复杂:

成家立业

这里的“成家”并非仅仅指婚姻,而是指建立一段稳定的亲密关系;“立业”也并非要求事业有成,而是选择一个职业并全心投入。这两个承诺将帮助他们完成社会化,走向更成熟完整的自我。

或许你会有疑问:青春期是12-18岁,但“成家立业”通常是毕业后甚至30岁才考虑的事情,这中间为何会有如此大的时间跨度?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进入社会并承担社会责任的时间也在延后。艾里克森的理论是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为了应对这一变化,他引入了“合法延缓期”的概念,意味着完成“同一性获得”的时间可以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因此,适当延缓完成本身并不是问题。

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说:

“且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

大胆地去走你的夜路”

所以,对于“偷感人”来说

大家可以放心地

享受这个阶段的“偷感”

因为这是自我成长中

非常正常的一个阶段

当“偷感人”们

逐渐走向下一个人生阶段

迎接新的生命体验时

可能会发现

自己早已不再需要“偷感”的保护

沪团团来送福利啦!青春上海独家精美徽章共3款,你心动了吗?

想要想要!如何才能获得呢?

点亮本文【在看】【点赞】,并在评论区留言互动;当【在看】数达到200时,评论点赞第一的小伙伴将免费获得一套徽章哟~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