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转型“困惑”中脱胎换骨

从转型“困惑”中脱胎换骨
2024年05月22日 01:00 媒体滚动

转自:人民政协报

5月15日上午,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智慧产业城内,一台滑移装载机正在装配车间前的空地上翩翩起舞,跳起“钢铁华尔兹”;两台挖掘机则在一旁进行着高精准度的操作:叠放高脚杯和穿针引线。

装载机、挖掘机这些工程机械,在大众眼里,往往都是“五大三粗”的存在,干的都是“力气活”。但如今,这些“粗汉子”却能如此“心灵手巧”,不禁让正在这里调研的全国政协“加快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专题调研组的成员们啧啧称赞。

“我们的工程机械不仅技术领先,而且制造速度快。中联智慧产业城可以实现每6分钟下线一台挖掘机,每7.5分钟下线一台高空作业机械,每17分钟下线一辆汽车起重机,每20分钟下线一台臂架泵车。”说起公司的制造水平,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如数家珍。

“曹总,你们哈电的制造速度怎么样?有没有中联重科快?”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龙头企业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曹志安“遭到”了同为调研组成员的政协委员们的点名提问。

“还真达不到这个速度。”曹志安如实回答。

“抓紧时间进行全面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吧,到时候也让大家见识一下‘尔滨速度’。”政协委员们看似调侃的话语中满是期待。

数智化转型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发展韧性的关键举措,这个判断虽然得到了很多企业的认同,但真正下决心实施却需要极大的魄力和勇气。在湖南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很多传统制造企业都存在不敢转、不能转、不会转问题,转型升级意愿亟待增强。

“数智化转型是系统工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交叉性和复杂性。一些企业对转型提升的技术方案、实施路径、效果预期等认识不到位,影响了转型的决心。”全国政协常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副部长徐晓兰道出了其中的原因。

转型面临的困难确实很多,但转型成效也非常明显。中联重科就是很好的例证。近年来,公司集结1000多名内外部专业技术人才,完成132项全工艺流程和成套智能制造技术的研究应用,形成700多项智能产业专利技术,规划建设智能产线493条,全面加速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70.75亿元,同比增长13.08%;净利润35.06亿元,同比增长52.04%。

“转型升级不仅是大势所趋,更是必由之路。传统制造业要想走得更远更好,就必须加快设备更新、工艺升级、数字赋能、管理创新,让‘老’企业焕发出‘新’活力。”曹志安说。

“紧紧围绕企业这一实施主体所需,政府相关部门也应扩大有效服务供给,夯实数据应用基础,营造全流程服务生态,将转型升级真正落到实处。”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苗圩表示。

“有效降低转型门槛、成本和经营风险,激活企业实施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

“以数字化服务有效供给为牵引,加强制造业标杆企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互联网平台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等协同配合,更好满足转型企业专业化多样化需求。”

“筑牢数字基础设施底座,加快完善工业设备连接、工业数据共享等方面的行业标准,促进中小企业积极融入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提高转型升级质量和效益。”

“应综合运用财税、金融、科技、人才等政策,强化专项资金、税收优惠、贷款贴息等撬动作用,创造良好的转型升级发展环境,构建服务生态。”

……

调研组的政协委员和企业负责人、基层干部职工交流着、探讨着,一条条既中肯又可行的意见建议在热烈的讨论中、理性的“争执”中不断成形。破解传统制造企业在转型发展中遇到的困难问题,让他们不再“孤军奋战”,支撑企业数智化转型的“启动”和长期续航,政协委员愿和企业一起,做好应考数智化转型这道“必答题”。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政协委员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