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在西南联大

转自:人民政协报

在艰苦中笔耕不辍

1937年7月7日,日寇发动卢沟桥事变。为应付变局,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被迫南迁,先在湖南成立长沙临时大学,后又迁至昆明,并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

当时的西南联大,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生活条件都非常艰苦。因为通货膨胀,物价飞涨,教师们入不敷出,有的人只能靠卖字卖文维持生计。为此,西南联大的部分教师还曾组织了一个公开卖文卖字卖图章的合作社,冯友兰也列在卖字的行列中。闻一多善刻图章,为了帮助冯友兰卖字,他还特意刻了两枚大图章以备使用。即使这样,冯友兰的基本生活也难以维继。

艰苦的岁月、颠沛流离的生活,并没有妨碍冯友兰的哲学研究。相反,民族的兴亡与历史的变迁反倒激励了冯友兰的写作热情。他一边教书、一边写作,在将近10年的蹉跎困厄中,创作了六部传世之作,即《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他统称之为“贞元之际所著书”,简称“贞元六书”。这六部书,是冯友兰一生哲学创作的高峰,也是他在抗日战争最艰苦的岁月里,用自己的心血和智慧为民族文化所作出的卓越贡献。用冯友兰的话来说,这六部书,实际上是一部书,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生活的反思。

为联大编写校歌歌词

早在西南联大成立初期,为表达抗战必胜的信心,1938年10月,经西南联大第89次常务委员会决议,聘请冯友兰、朱自清、闻一多、罗庸、罗常培为西南联大编制校训校歌委员会委员,并请冯友兰为委员会主席。校歌歌词几经选择,最后决定采用冯友兰所作的歌词:

万里长征,辞却了、五朝宫阙。暂驻足、衡山湘水,又成离别。

绝徼移栽桢干质,九洲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需人杰。

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

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

待驱除仇寇、复神京,还燕碣。

这苍凉悲壮的歌词,充满了对民族的热爱。它催人泪下,又使人奋进;它饱含忧患,又满怀信心。抗战结束后,最终证实了这位哲学家的预言。

为联大撰写纪念碑文

西南联大在1946年6月宣布结束,三校依依不舍地离开云南。冯友兰又为联大撰写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碑文1000余字,闻一多篆额、罗庸书丹,记述了联大创办的始末及其特点,完全归功于整个民族及哺育这个民族成长的伟大文化。这也正如冯友兰在联大纪念碑文中所说:

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盖并世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惟新”者也。旷代之伟业,八年之抗战已开其规模,立其基础。今日之胜利,于我国家有旋乾转坤之功,而联合大学之使命,与抗战相终始。此其可纪念者一也。

贞元六书同联大校歌歌词、联大纪念碑碑文一起,成为冯友兰为西南联大乃至中华民族所树立的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西南联大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