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扩大汽车、家电等商品消费

国家发改委:扩大汽车、家电等商品消费
2024年05月22日 02:05 媒体滚动

转自:千龙网

原标题:国家发改委:扩大汽车、家电等商品消费

去年增发国债项目开工率超过70%,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等8省市项目开工率达到80%左右

数说我国1-4月份发展情况

1-4月份,全国规上工业发电2932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1%。4月份发电6901亿千瓦时,增长3.1%;其中,火电、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分别增长1.3%、21.0%、5.9%、21.4%。

1-4月份,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9.0%;分产业看,一产、二产、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增长10.1%、7.5%、13.5%和10.8%;分地区看,11个省(区、市)用电增速超过10%。4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7.0%。

1-4月份,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50个,总投资3207亿元,主要集中在高技术、水利等行业;其中,4月份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0个,总投资1152亿元。

信息来源:国家发改委官网

如何进一步促进制造业恢复发展?宏观政策怎样统筹协调、形成合力?如何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5月21日,国家发改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今年1至4月份发用电、投资项目审批等情况,回应了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热点问题。

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李超表示,1至4月份,国家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50个,总投资3207亿元,主要集中在高技术、水利等行业;其中,4月份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0个,总投资1152亿元。

增发国债

推动增发国债项目6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

去年我国增发1万亿元国债,专门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目前项目建设有何进展?

李超表示,相关资金已于今年2月前全部下达各地方。增发国债项目进展总体顺利,各地正在抓紧推动项目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在已落地的1.5万个项目中,已开工建设的约1.1万个,开工率超过70%。特别是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总体进展较快,以京津冀为重点的华北地区等8省市项目开工率达到80%左右。一批与民生福祉密切相关的教育、医院、道路、供水等项目已基本完工,能够在汛期前投入使用。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的青山水库、北拒马河治理、大清河治理、枣林庄枢纽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陆续开工建设,其他项目正按计划有序推进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李超表示,国家发改委积极推动增发国债项目于今年6月底前全部开工建设。特别是推动加快防汛、水毁等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重点恢复重建工程在今年汛期前建成并投入使用。为此,国家发改委建立了项目在线调度机制,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督促;组织地方对项目进行自查,在此基础上,今年分三批对31个省份的项目开展全链条全周期式实地督导。截至4月上旬,已完成第一批对北京、河北、天津等12个省市的实地督导,帮助地方解决困难、推动项目加快落实;进一步压实地方主体责任,确保工程项目质量,真正把各项工程建成民心工程、优质工程、廉洁工程。

特别国债

做好超长期特别国债首批项目下达准备

李超表示,国家发改委做好超长期特别国债第一批项目下达准备,梳理出一批符合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要求、可立即下达投资的重大项目,待国债资金到位后即可加快建设。

李超介绍,从今年2月开始,国家发展改革委多次组织各地方各相关部门,梳理储备今年能开工建设的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同时,会同相关部门抓紧研究明确“硬投资”项目细化要求和“软建设”具体举措,并根据需要制定出台相关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

李超说,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统筹做好项目筛选、推进实施、督导评估、改革任务落实等工作;加强项目建设资金统筹,用好国债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地方政府投资等各类建设资金,积极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抓紧推进相关政策举措出台实施,以改革办法和创新思路破解深层次矛盾,更好发挥政策叠加效应。

据新华社

制造业

培育打造消费新场景新业态等新增长点

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是反映制造业发展状况的重要“晴雨表”。今年3、4月份,我国制造业PMI均位于50%以上的扩张区间,“这反映出随着宏观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工业生产稳定增长,企业效益有所改善,景气水平和企业预期持续向好。”李超表示,推动制造业持续恢复发展的有利条件正在积聚,总的看,我国制造业将继续保持恢复发展、结构优化的态势。

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制造业恢复发展?李超表示,国家发改委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切实提高制造业发展质效,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在扩大有效投资方面,落实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加快中央预算内投资下达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在促进国内消费方面,加快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千方百计稳就业促增收,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加快推进消费品以旧换新,扩大汽车、家电、手机等商品消费和文旅等服务消费,加大力度培育打造消费新场景新业态等新增长点。同时,要加快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深入实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行动计划,引导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升级,不断提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

“以旧换新”

抓紧建立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机制

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有何进展?李超表示,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出台以来,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制定落实相关行动方案和政策举措,加大中央投资对设备更新和循环利用项目的支持力度,明确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设立5000亿元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同时,推动地方抓紧采取行动,北京等27个省市印发落实方案,因地制宜出台制造业贷款贴息、以旧换新补贴、消费券等支持政策。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需求正在持续释放。

“推动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要坚持市场为主、政府引导。”李超表示,国家发改委充分尊重企业和消费者的意愿,支持各类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在工业、农业、建筑、医疗等设备领域,以及汽车、家电、家居等耐用消费品领域,不少民营企业在研发、生产、销售等方面具备优势,有能力、有条件,也有意愿参与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据有关方面不完全统计,部分家电企业、汽车企业已公布的以旧换新补贴计划金额超过150亿元;多家电商平台与生产企业合作投入超过100亿元开展以旧换新促销活动。

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抓紧建立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机制,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完善并推动落实“1+N”政策体系,充分发挥经营主体作用,引导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全社会共同投入,更加全面深入地参与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各方面工作。

政策一致性

牵头开展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

“开展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是加强宏观政策统筹协调的重要手段。”李超表示,国家发改委牵头开展这项工作,对各部门出台有关政策文件与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进行综合评估,确保各项政策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近期,国家发改委进一步完善评估制度,确定非经济性政策纳入一致性评估的范围。针对拟出台的各项政策,根据年度宏观政策取向,科学精准评估各类政策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对受理接受评估的政策,严格按照评估程序征求意见、研究论证、沟通协调,推动各部门根据评估意见不断调整完善政策,确保评估作用充分发挥。推动相关方面在政策制定、出台、落实、调整等各个阶段都要保持与宏观政策取向的一致性,促进政策最终效果符合党中央决策意图。

李超表示,下一步,发改委将持续提升评估工作的质量效率,创新完善评估方式方法,强化政策协调和工作协同,促进各方面政策形成组合效应,更好地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国家发改委 李超 制造业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