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打开新市场

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豫剧《程婴救孤》选段“无情棍打得我皮开肉绽”、曲剧《李天保》选段“满天乌云风吹散”、宛梆《打金枝》选段“等驸马回宫摆宴席”……5月16日晚,位于北京的河南大厦小剧场里,名段接连上演,名家联袂登台。从当天起,“京园有戏”豫剧沉浸式小剧场驻场演出进驻河南大厦,此后这里每月都将上演3场演出。

  此次驻场演出的启动,为豫剧名家李树建的“豫园(上海)·京园(北京)·家园(郑州)”三步走计划画上了一个阶段性句点。作为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豫剧拥有近300年历史,全国共有167个专业豫剧院团,民营文艺院团达到了2100多个,号称“十万大军”。从业人员之多,流布地域之广,居全国地方戏剧种之冠。然而,豫剧的影响力虽然辐射全国,主阵地却始终在河南。

  “戏曲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老年观众多,年轻观众少;到农村演出的多,到城市演出的少;城市演出送票的多,买票的少。”李树建说。

  在李树建的努力下,今年1月和2月,豫剧沉浸式小剧场抱着“守住老观众,打开新市场”的目标,先后进驻上海豫园、河南艺术中心。驻场演出以豫剧为主,其他多个剧种参与;参演节目不限地域、不限剧种;参演人员不限年龄、不限流派;舞台大胆革新,演员从小剧场的各个角落出场,与观众巧妙互动,甚至让观众成为“演员”。演出以更加青春的姿态,推动传统文化吸引年轻观众。

  探索中,风险与困难俱存,李树建说自己是“硬着头皮,厚着脸皮,抱着脱一层皮的思想准备”,希望和广大戏曲人一道,让豫剧脱胎换骨。

  此前无论是上海还是郑州的驻场演出,前几场大都由李树建领衔主演,步入常态化之后,就将舞台交给年轻演员。这些演员中既有李树建的徒弟,也有其他流派的弟子,甚至不是唱豫剧的演员。用李树建的话说,“只要您是从事戏曲工作的,我甘当绿叶。我从舞台到讲台,从前台到后台,就是为了给培养新秀站台”。

  “600年前昆曲进京,300年前徽班进京,如今豫剧进京驻场,我们称之为进京赶考。”李树建坦言,进京赶考不容易,但他有信心,“古老豫剧突破传统观演关系,在环境式、沉浸式的剧场内,驻场演出与文化消费结合,融入都市人的休闲生活,相信会带来别样的风采。”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豫剧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