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组合拳 共筑新风尚

打好组合拳 共筑新风尚
2024年05月22日 05:55 贵阳日报

转自:贵州日报

朱玉群 张琚乾

水是生命之源、生态之基、生产之要。

作为国家节水型城市,近年来,安顺市大力推进节水工作,通过出台节水制度政策、创建节水载体、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等措施,打好节水“组合拳”,走出一条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绿色发展之路。

制度先行 管好用好水资源

节水优先,制度引领。安顺市先后出台《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节约用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安顺市城市节约用水条例》等系列制度和地方性法规,为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提供制度保障,实现节水从“源头”到“龙头”的全程监管。

用水全过程管理更严,激励政策制度更实。近年来,安顺市严格落实定额管理和计划用水管理、加强水资源管理规范化工作、持续开展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监督检查、严格规范管理自备水、开展生活用水器具销售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加大管网漏损治理力度、实行“以奖代补”制度。

一项项严而又细的举措,助力安顺市实现年用水量1万立方米及以上的公共供水非居民用水户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生活用水器具市场抽检覆盖率100%,生活用水器具市场在售用水器具中节水型器具占比100%。此外,通过精打细算用水、堵住跑冒滴漏等多种措施,年均节水量2000万吨。

强化载体 示范引领树典型

建设节水型社会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覆盖生产、生活等领域,需要各领域同频共振、上下协同参与。近年来,安顺市节水载体创建工作持续推进,已深入到机关、学校、企业、小区等社会各方面。

在安顺西秀区世通和府小区,65岁的杨阿姨一谈到自家的水费变化就很高兴:“自从开始节约用水后,我们家水费少了一半,简直不敢相信!”

“作为安顺市节水型小区,世通和府小区在景观设计、水管理系统等方面的规划安排过程中,已综合考虑水资源的科学利用和节约。”世通和府小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依托载体建设,示范带动,以安顺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节水型学校,通过在学校设立合同节水管理工作项目团队,长期驻扎,严格管水,定期巡查,及时维修,实行365天全天24小时维护管理,防止水资源的“跑、冒、滴、漏”,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

这些只是安顺市大力推进节水载体创建工作的缩影。截至2023年底,安顺市共建成各类节水型载体623家,其中,省级节水型载体160家、市级节水型载体463家。全市规模以上高耗水企业的节水型企业创建率达100%,党政机关节水型单位创建率达100%,节水型载体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呼吸吐纳 海绵城市提质效

安顺市将海绵城市建设作为韧性城市、节水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依托“海绵+园林景观”“海绵+老旧小区”“海绵+城市管网”等模式,分散布置透水性路面、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生态旱溪等设施,组合形成一套完整的海绵系统。

安顺南马广场、麒麟广场、金牛湖调蓄公园、能仁凤凰城……一个个“海绵体”项目加速推进。

“‘海绵体’项目,发挥着渗、滞、蓄、净、用、排的功能,让雨水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安顺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海绵城市”建设,一方面,雨水经过层层过滤,可用于广场、公园路面或卫生间的冲刷、洒扫等,能达到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

截至目前,安顺市年雨水资源利用量达到26.861万立方米,城市可透水地面面积比例达到40.65%,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100%。

清水润城 大美安顺展新姿

从节水制度设计、节水监督管理,再到海绵城市建设……安顺市大力推进节水知识普及,推广节水技术,培养节水意识,一个个有力、有为的措施推动着节水工作不断走深走实、见行见效。

下一步,安顺市将继续完善综合应用工业节水减排、城市节水降损等各项措施,完善节水管理机制,合理配置水资源,不断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努力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

(本版图片由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提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安顺市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