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创新破解技术难题

融合创新破解技术难题
2024年05月22日 06:04 经济日报

5月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湖北省有关负责同志“点名”了多项重要科技成果。湖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邵新宇介绍,中试平台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的临床需求和概念原型的基础上,整合医工学科和科创金融资源,迅速将样机做成手术器械产品——心肌旋切设备,成功解决了“不开胸、不停跳”切除肥厚心肌这一世界性难题。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是一种先天性心脏病,传统手术需要开胸,创伤大、难度高。“我们只切除很小一块心肌,真的需要如此‘大动干戈’吗?”带着这个困惑,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魏翔开始探索研究一种全新的手术术式和器械。从创意到产品,从产品到应用,魏翔只用了短短4年时间,这得益于医工交叉研究。魏翔的合作伙伴,是通过东湖科学城医疗器械创新转化平台找到的一家本土企业——武汉奥绿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项目总监徐帅说:“我们聚集了公司所有的资源,材料部门、工艺攻克团队、机械部门、检测部门一起发力。”

在攻克技术难题的同时,魏翔也得到了各级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省科技厅帮助申请科技部“数字诊疗专项研发项目”;武汉东湖高新区与企业共建创新转化研究院,汇聚技术资源和金融资源,保障项目全力推进。2022年,在湖北省创新转化医学研究院的中试平台,这套设备通过各项验证,进入临床试验。

“湖北省创新转化研究院共投资近2亿元,搭建了中试平台、概念验证中心。”湖北省创新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孙云说。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院长胡俊波告诉记者,在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的手术室,得益于心肌旋切技术,从2022年4月临床应用以来,来自全国各地的500多名肥心病患者在这里完成了手术,目前成功率达100%,近期多国权威医疗专家也来学习观摩。

目前,湖北每年新建概念验证中心、中试平台20家以上,促成500多项重大科技成果在省内转化;启动金融赋能医工交叉创新发展计划,金融支持超过160亿元。今年,湖北还建立医工交叉融合“1+12+365”服务机制,在全省征集评选一批医工交叉领域优秀创新成果,并配套金融资本对接、研发服务等科技创新全生命周期服务,让更多“异想天开”的创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成果。

近年来,湖北充分发挥科教和产业基础优势,将生命健康产业作为重点打造的万亿元级支柱产业之一,去年产业规模达到8810亿元,今年有望突破万亿元。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竞争力居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第四位、中部第一位,已逐步形成以生物产业基地为龙头,宜昌、荆门、十堰、天门、黄石、仙桃、黄冈、鄂州、恩施9个区域性生物产业园为支撑的“1+9”联动发展格局。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魏翔 湖北省 研究院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