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人的责任与担当,我们从未忘记

新闻人的责任与担当,我们从未忘记
2024年05月22日 08:07 镇江日报
镇报集团青年记者编辑参观许杏虎、朱颖烈士纪念馆。 施凯 摄 镇报集团青年记者编辑参观许杏虎、朱颖烈士纪念馆。 施凯 摄

我们不能忘记,25年前的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使馆,许杏虎、朱颖和新华社记者邵云环牺牲。5月20日,镇江报业传媒集团开展青年编辑记者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活动。30名青年编辑记者赴许杏虎、朱颖烈士纪念馆,缅怀英烈,寄托哀思,并发出了赓续烈士精神、踔厉奋发前行的心声。

震撼心灵 深受教育

朱婕:25年了,我们从未忘记。许杏虎、朱颖,少年时代的英雄,如今的前辈榜样。如何以青春之我接续前辈的“星辰”?唯有赓续烈士精神、踔厉奋发前行,践行“四力”,讲好中国故事,不负时代赋予我们这代新闻工作者的使命。

吴韵晗:这是一次震撼心灵、深受教育的经历。两位烈士的笔和镜头,记录下的是时代的痕迹,更有生命的厚重。他们的无畏精神和职业操守,是我们青年记者的引领者,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王爱敏:两位烈士为了报道真相、记录历史,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新闻前辈的崇高使命和无私奉献精神,也让我更加明白了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作为一名党报编辑,我深知自己责任在肩,须臾不可懈怠。

陶立波:这次学习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深刻教育,更是对我们青年新闻工作者心灵的洗礼。烈士们的事迹让我明白了新闻工作不仅仅是职业,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盛彬:当下,融媒体时代,新闻形态越来越丰富,多元化,尊重新闻传播规律,把好舆论方向,创新传播方式,求真务实,传递正能量,做一名有思想的人民记者。

曹源:参观了纪念馆,我仿佛看到在没有灯光的漫漫长夜里,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许杏虎、朱颖两位前辈不畏艰苦、不怕牺牲,始终如一地向全世界揭露霸权主义者的罪恶行径、褒扬正义的声音。我将以他们为榜样,写出更多有深度、有温度、有筋骨的报道,记录时代,讲好中国故事。

黄昕彤:同为新闻工作者,许杏虎、朱颖烈士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表明了,他们不愧为新闻工作者的光辉榜样,他们用鲜血谱写的光辉印记,永远激励着我们,也时刻提醒我们,要做一名人民需要的新闻工作者。

夏凡:作为“00后”的青年编辑记者,在参观了解了英雄事迹之后,我深受感动。他们对党忠诚、为了新闻冲锋一线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李嘉斌:在参观纪念馆后,我们深入了解了这位同乡,许杏虎面对困难与危险,是如何出色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光荣任务。他的新闻作品揭露了北约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孽,他的事迹激励着一代代的新闻工作者,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感染着我们每一位后继者。

唐文卿: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两位烈士用生命诠释了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与担当,坚守新闻的真实性和公正性,展现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崇高理念。他们的精神激励我坚定信念,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为新闻事业贡献青春与力量。

恪尽职责 无愧时代

盛林娟:许杏虎、朱颖的事迹,让我感受到做一个无愧于时代的新闻人,不仅要有“情怀,责任,担当”,更要保持“在现场”意识和“在现场”能力。新时代的我们,要继承英烈遗志,弘扬英烈精神,不忘历史,牢记使命,恪尽职责,写出更多与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的好新闻。

张宇杰:作为一名青年记者,今天我踏进了丹阳市的许杏虎、朱颖烈士纪念馆,内心被烈士的精神力量和他们对国家、人民的深厚感情深深触动。这短暂的参观旅程,激励我以更加坚定的步伐,继续在新闻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钱恒:作为一名普通的青年记者,我深感此行意义非凡。许杏虎和朱颖的事迹激励着我和同龄人继续前进,铭记历史,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岁月。

万嘉:踏入许杏虎朱颖烈士纪念馆的那一刻,我仿佛置身在历史洪流中,而引领我穿越这历史长河的,正是那些静默无言的老报纸。它们记录了许杏虎朱颖烈士的奋斗和牺牲,那份坚定的信仰、那份无畏的勇气,跃然纸上。这些文字,它们不仅是新闻的陈述,更是烈士们心灵的写照。

张玄烨:第一次近距离地从历史影像中,看到了许杏虎对新闻工作的赤诚之心、追求真相的无畏精神。我要向先辈英烈学习,在今后的新闻工作中遵守党的纲领与策略,追求事实真相,公平正义。

赵昊天:许杏虎烈士力求真相、追寻正义的职业精神让我肃然起敬,热血沸腾。作为他的后辈,我将把他的精神铭记于心,努力工作,砥砺前行!

胡安琪:参观完纪念馆后,我深感新闻的真实性和对突发事件的及时报道至关重要。面对突发事件,新闻记者应迅速反应,准确传递信息,让公众及时了解真相。这不仅是新闻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对社会的贡献。

管奇璠:两位烈士的英勇事迹,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热爱。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要做一名有理想有信念的记者,不忘初心、奋力前行,为报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谢道韫:再次走进许杏虎、朱颖烈士纪念馆,看着25年前用生命谱写出的壮歌,仍使我悲愤的情绪在心头翻涌。新时代的我们,心中的那份热爱和信仰从未改变。记者,记着。记着初心,记着担当,记着坚守,记着作为。

谭艺婷:来到杏虎村,追记缅怀致敬 “人民的好记者”,对“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又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身为年轻记者,应勇担时代使命,为新闻事业贡献力量。

脚下有泥 心中有光

孙力:又一次站在许杏虎、朱颖烈士墓前,我依然能感觉到心房跳动得厉害。我明白,在战火纷飞的前线,是信仰的力量支撑着他们一路前行。我陷入沉思:作为新时代的一名青年新闻工作者,我们又该为这个时代做些什么?

郭淑娴:前辈们用鲜血联通通讯线,用生命增添文字厚度。走入新时代,“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的传统仍在。我们要在一代代前辈用心用情“夯实”的路中,抓牢接力棒,写好“镇江很有前途”的新时代镇江故事。

俞佳融:在“人人拿起麦克风”的当下,新时代党媒的全能型记者面临着“变与不变”。变的是时代环境、采访工具,不变的是沉下的初心、文字的力量……记者注定走在路上,让我们现在就出发!

卞婷婷:作为“90后”的我,如何在工作中学习更多、收获更多,怎样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成为一名合格的融媒体新闻工作者?我想,路在脚下,去做就对了。

孙晨飞:新时代新征程上,作为一名青年记者,倍感使命光荣、重任在肩,唯有接续奋斗,方能致敬英雄。脚下有泥土,心中有光芒,我将牢记初心使命,努力做有情怀、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新闻工作者。

施凯:两位烈士用生命诠释了新闻工作者的崇高使命和坚定担当,他们的事迹激励我不仅要坚守新闻真实性的底线,更要主动走出办公室,深入一线,用心倾听人民的声音,用笔触真实记录时代的脉搏。

赵静:残桓断壁前,年轻的记者举着相机,在炮火中记录着南联盟被轰炸的痕迹,坚毅的背影如同高山。后来,这张照片成了许杏虎牺牲前最后一张工作照。回程路上,内心的震动无法平息,我想,这就是所谓的叫做“初心”的东西。是否具有足够的行业知识?是否具有扎实的功底?“四力”是否过硬?这些,是我下阶段要努力的目标。

毛蕴劼:作为同行,作为后继者,青年记者们用手中鲜花,向两位为正义与和平事业而牺牲的新闻战士献上“满满敬意”。作为青年记者,我们要铭记光辉历史、弘扬英烈精神、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高昂的热情,为镇江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杨佩佩:看到烈士生前用的采访本、采访拍摄使用的相机仍能想象出,他们在那样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在用生命去诠释着如何当好一名记者,就是亲历现场获取第一手资料,为公众提供最鲜活、最真实的新闻报道。

曾海蓉:在新媒体环境不断丰富与发展的当下,作为主流媒体青年新闻工作者,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新闻工作。新闻工作的路上,我们要保持终身学习的热情,不断增强自己的素质和能力,锤炼过硬本领,为自我发展汲取养分。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新闻工作者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