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 皇帝也痴迷的“广场舞”

踏歌 皇帝也痴迷的“广场舞”
2024年05月22日 06:35 北京日报客户端

  王阳

  天气热了,无论是清晨还是傍晚,都能在公园、河边、广场上看到人们三五成群、伴歌而舞。这一派自由、喜乐的广场舞形式,早在汉代就已兴起,唐朝时更是风靡,只不过那时的人们不叫它广场舞,而是称它为踏歌。几千年来,这种歌舞的名称、形式虽然有所改变,但不变的是人们发自内心歌而舞之的乐观与自在。

北京舞蹈学院的演员在表演舞蹈《踏歌》。新华社发

  5000年前已萌芽

国博馆藏的国家一级文物“舞蹈纹彩陶盆”。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里,有一款古朴的国家一级文物“舞蹈纹彩陶盆”。这件1973年出土于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上孙家寨村的陶器,虽不是重金打造,但2013年被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目录》,因为它是中华文化光彩耀目的一个见证——新石器时代后期马家窑文化的代表。彩陶盆呈橙红色,其上腹部呈弧形,下腹内收成小平底,口沿及外壁以简单的黑线条作为装饰。内壁有三组舞蹈图,每组五人手拉着手,均面朝右前方,步调一致,似在踩着节拍翩翩起舞。装上水时,俯瞰图案,仿佛欢乐的人群簇拥在水塘边,情绪昂扬热烈。

  后人关于这个陶盆所绘制的舞蹈内容有很多推测。有人认为是远古时期氏族成员在举行狩猎归来的庆功舞;有人认为是氏族成员祭祀时的宗教图腾舞蹈;还有人认为是祈求生儿育女和作物丰收的礼仪舞等。对于舞蹈的形式,专家则一致认为可以看到“踏歌”的萌芽。约5000年前,中华先民们在水塘边的这场集体舞被定格在了陶盆上,连臂踏歌的剪影图案成为后人追寻文化渊源的钥匙。

  从舞蹈纹彩陶盆的细节来看,新石器时代的踏歌带有明显的原始舞蹈特点,即自然而然形成的集体性、节奏性。随着文明的发展演变,包括踏歌在内的各种艺术渐渐走出原始形态。乐、舞合一是先秦时期主要的艺术形式,并发展成为一门表演艺术。《诗经·大序》就记录了人们高兴时如何抒发情感:“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行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其中,蹈即顿足踏地。

  但仅凭这一首诗歌还不能证明当时正式出现了踏歌这一舞蹈形式。人们只能根据《诗经》重章复沓的结构和节奏感得出推测:踏地这一动作在当时的文艺活动中比较普遍。

  汉代画像石中出现大量连袂而舞的内容,如山东济宁出土的汉代舞蹈画像石,画的是两个连袂舞者各自弓起右腿,似乎在踏着节拍而舞,画面与踏歌常见的“连袂踏地”一致,图中还有数个跪坐的伴乐者。

  东晋葛洪所作《西京杂记》首次记载了汉代宫廷大规模踏歌表演。在“高帝侍儿言宫中乐事”一条中,作者写道:“十月十五日,共入灵女庙,以豚黍乐神,吹笛击筑,歌《上灵》之曲。既而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歌《赤凤凰来》。”这是当时宫廷中的踏歌情形,在灵女祭祀日,人们入庙连臂踏地为节,唱《赤凤凰来》歌曲。因此,专家推测,踏歌约在汉代成型,北魏时已经比较多见。这种简单的集体舞蹈,经过演变和规范化,形成一种“踏地为歌”或兼有“连臂”(或称“连袂”)动作的集体歌舞形式。

  唐朝李延寿所著《南史·王神念传》记载了北魏胡太后因思念大将军杨白花而作歌辞,令宫人进行踏歌表演:“胡太后追思不已,为作《杨白花歌辞》,使宫人昼夜连臂蹋蹄歌之,声甚凄断。”这一时期的踏歌应用场景更为丰富,不仅出现在宗教仪式上,也用于表达感伤的离别之情。

  唐朝踏歌风靡天下

唐朝彩绘泥塑“踏谣娘”俑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的名作之一。汪伦是名门望族之后,当时在安徽省泾县做县令。慕李白之名,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邀请李白到泾县做客,极尽所能盛情款待,离别时,李白看到汪伦及其随行的踏歌送别人群,写下这首《赠汪伦》。诗中“踏歌”二字,向后人展示了唐朝的民间风俗。在唐朝,从宫廷到民间,甚至从中原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乃至异域国家,踏歌的风靡程度远超今人想象。

  唐朝张鷟(音zhuó)所撰《朝野佥载》记载了唐睿宗先天二年上元节的景象。朝廷为庆祝上元节而组织踏歌活动,且为之耗以重金,灯火辉煌、场面壮观:踏歌者有皇宫“内人”,有“能文”的“朝士”,还有“妙简长安、万年少女妇”——从京畿长安、万年两地精心挑选的年轻女子。在元宵之夜,无问贵贱,无论身份,有男有女,通宵达旦三天三夜,全城百姓一同赏乐。最后,作者张鷟写道:“欢乐之极,未始有之。”

  唐朝时,皇帝不仅观赏踏歌,还亲自写歌编舞。《唐诗纪事》记载:唐宣宗曾填词作曲写下《葱女踏歌队》,并精心编排后在皇宫内上演。

  踏歌究竟有什么魅力,能够从民间到宫廷都为之痴迷?

  “踏”,是唐朝踏歌主要舞容之一。可单独踏出声为节奏,抑或伴着歌声或乐曲以足踏地。人多时,节奏铿锵有力,可激发情绪、带动气氛。

  “踏”的舞容在唐朝流行与服饰变化有一定关系。唐朝女性喜好“短襦长裙”的服装样式,多为上窄下宽,这样的服饰有利于人们动作的施展,便于动作的灵活发挥,跳、踏、腾的动作逐渐增多,故而使得唐朝踏歌的舞姿动作更为丰富,风格更加活泼激越。同时,“舞袖”亦为踏歌当时舞容的特点,其中包括了连袂、拂袖、扬袖、振袖、抛袖等丰富多变的舞袖技法。

  踏歌发展到唐朝,形成了一个高峰。这种“狂欢”的形式逐渐成为很多节日的习俗。在元旦、上元节、寒食节、中秋节等节日时,不仅朝廷举办规模盛大的踏歌活动,民间也有载歌载舞的狂欢踏歌活动。刘禹锡的《踏歌行》记录的就是荆楚民间的交际踏歌。诗作记录了当地借由踏歌进行交往相恋的风俗,展现了唐朝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向往与期待。

  不仅如此,唐朝还有专门供人踏歌的场合——歌场。《唐声诗》中记载:“盖凡有歌,多有舞,歌场即舞场也。”唐人《岳阳风土记》中也有记录:“荆湖民俗,岁时会集或祷词,多击鼓,令男女踏歌,谓‘歌场’。”正是在这种歌场中,产生了大批踏歌名曲,比如《缭踏歌》《队踏子》《踏金莲》《踏谣娘》等。

  垄上踏歌庆丰年

南宋画家马远所画《踏歌图》局部的踏歌场景。

  唐末以后,民间踏歌大规模盛行。《龙宿郊民图》是五代画家董源创作的一幅绢本设色画,描绘了居住于江边山麓的民众庆贺节日的情景。在山下的村庄里,许多人家在树上挂起了灯笼,溪边有两条船,上竖彩旗,数十人自岸及舟连臂排列,正在表演庆贺的踏歌,体现出踏歌与民间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了。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南宋画家马远所画的《踏歌图》,描绘了雨后天晴的京城郊外,峭拔山峰下的小径上,四位当地人神态活泼诙谐地踏歌欢庆丰年,其中年龄最大的长者为前导,后三人“连袂踏歌”而行,边唱边用脚踏地打着节拍,朴实生动,其乐融融。一对母子作为观众在旁边观看。生在江南、长在江南的马远用这幅图展现了江南的古老习俗:人们为了庆祝丰收,感谢大自然的恩赐,男女老幼会载歌载舞,用“踏歌”的方式祈盼政通人和、国泰民安。

  “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垄上踏歌行。”南宋皇帝赵扩见到这幅画后,欣然抄录了北宋王安石的这几句诗题于画上。这也间接说明,北宋时,这种陇上踏歌就很普遍。同为北宋著名文学家的苏轼曾在他的《东坡志林》中也提到过陇上踏歌行。他认为这是一种“陇上独有”的表演形式。

  从北宋初期至南宋末期,在诗、词和史料中均有关于“陇上踏歌”的描写,说明这种娱乐形式广泛流传于乡村和市井。这一时期的踏歌不拘泥于场地、形式,就是一种自发的民间集体舞蹈活动,简单地说就是一边脚踏节拍舞蹈一边唱歌。逢生活艰辛,人们以此排解;逢太平盛世,人们以此庆祝。

  元明清时期,踏歌这种艺术形式日渐式微,但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还能看到它。如明朝田汝成的《炎徼纪闻》卷四称:瑶人“踏歌而偶奔者,入岩洞插柳避人”。清朝曹树翘《滇南杂志》卷十八云:“滇黔夷歌,俱以一人捧芦笙歌于前,而男妇拍手顿足,倚笙而和之,盖古连袂踏歌之遗也。”另外,在其他少数民族地区,踏歌也不断融合着当地文化,形成新的踏歌形式,例如藏族的“锅庄舞”、彝族的“左脚舞”等。

  多民族传承入“非遗”

2000年,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当周草原举行的“香巴拉”旅游艺术节上,当地人跳起欢乐的锅庄舞。

2022年的侗族多耶节上,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县民众庆丰收。

  踏歌的新形式之一锅庄舞有很多音译、别称,但核心都是“围着圆圈跳舞”的意思。这种舞蹈广泛流行于藏族地区。跳舞时,乐器伴奏可有可无,男女分班一唱一和更为普遍。据史料记载和藏学专家推论,“锅庄舞”的起源可上溯至公元前六百至七百年,这种舞与西藏奴隶社会时期的盟誓活动有关,后来逐步演变成为歌舞结合的形式。

  《清史稿·乐志》中将锅庄译为“郭庄”,近代也有将其称为“歌庄”的,这种“圆圈舞”热闹非凡,歌曲大气磅礴,历经多年传承,对现代人也有着独特的吸引力。

  除了藏族的锅庄舞,我国少数民族还保留了很多踏歌形式,且大多有文字记载或出土文物流传于世。一幅绘制在云南省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巍宝山文昌宫文龙亭内的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59年)壁画《松下踏歌图》,就再现了当年彝族同胞踏歌的场景。

  彝族踏歌又称打歌,彝语为“阿克”。在这幅《松下踏歌图》中,男女一起,有官有民,踏歌者共39人。引人注目的是,在这一圈舞者的动作中,抬起左脚跳跃的多,这是彝族以“左”为大的习俗在歌舞中的反映。踏歌者中,男的大多头戴斗笠,身穿无领对襟衣裳,罩长袍,脚着云头鞋。中年以上妇女头上盘缠黑色或蓝色包头布,上身穿套袖衣和无领褂,下身穿宽裤子,腰系花边围腰。这些服饰式样和颜色,都是200多年前巍山彝族的服饰,至今当地彝族妇女的服饰还保留着画面上的式样。现在,巍山处处是歌场。无论婚丧嫁娶、上梁竖柱、喜庆佳节、山林庙会,彝族同胞都要踏歌,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

  在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的侗族同胞在当地的多耶节期间也会踏歌而舞。“多耶”本身就是踏歌而舞的意思,是侗族的一种大型集体舞,参与者手拉手围成一圈,跟着领唱者的节奏边唱边舞。2021年6月,多耶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此外,在纳西族、白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也有不同形式的踏歌。有学者认为,踏歌无形中加快了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各民族踏歌的交流,不仅是舞蹈形式的交流,更是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这些踏歌也许有着不同的名字,但最终都汇入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长河。

  在汉族聚居地,生活中的踏歌虽然很少见了,但艺术家们将它搬上了舞台。上世纪90年代,北京舞蹈学院教授孙颖以魏晋时期的文化风貌为创作灵感,潜心钻研古代舞蹈遗存的图像,挖掘和创作了女子群舞《踏歌》,不仅把魏晋时期的时代面貌和对自由浪漫的追求表现到极致,还将史料激活,获得了当年的中国舞蹈“荷花奖”金奖。直到今天,这部作品还是各大学舞蹈专业学生的必修节目之一。

  2022年,中国歌剧舞剧院根据南宋画家马远所绘《踏歌图》中的场景,创作出了《陇上踏歌行》。在这个舞蹈中,一群舞者在山水间以脚踏地,边歌边舞,展现出劳动的快乐和期待丰收的喜悦。整个节目运用古典舞的韵味加上现代编舞手法,展现出中国传统的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美学观念。

  这些艺术上的再现,对踏歌起到了传承和发扬的作用。另外,在民间,丰富多彩的踏歌被认为是古代的广场舞,而各种各样的当代广场舞则被视为新时代的踏歌。幅员辽阔的华夏大地上,踏歌已成为人们最欢乐的健身方式。尤其在夏日的傍晚,高温褪去,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在公园里又跳又唱……不管叫踏歌还是叫广场舞,几千年来,国人在太平盛世中的那种发自内心歌而舞之的快乐心情从未改变。

  踏歌遗迹

  “桃花潭”边的踏歌岸阁

踏歌古岸

  李白的《赠汪伦》这首诗,不仅让安徽省泾县的豪士汪伦留名千古,也让送行的渡口成为旅游胜地。后人为纪念李白与汪伦的情谊,把汪伦送李白的东园古渡口称为“踏歌古岸”。明朝,当地人在岸上建“踏歌岸阁”,清乾隆年间重建,民国初和新中国成立后又进行了复修。

  踏歌岸阁分为两层,底层为通道,入阁门即南阳古镇正街,出阁门即至渡口。楼上可凭栏俯瞰桃花潭景色。说到“桃花潭”,很多人只知其名,但不知当年正是这潭溪水把大诗人李白“忽悠”了。

  话说当年,泾县豪士汪伦听说大诗人李白南下旅居在附近的南陵叔父李冰阳家,欣喜万分,写信给李白:“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有美景赏,有美酒喝,对于浪漫、豪放的李白来说,非常具有吸引力。于是,李白欣然前往。到了泾县,李白忙不迭地问汪伦:“请问桃园、酒家在什么地方?”汪伦笑着回答说:“先生见谅,此地并无十里桃花,桃花是这里一湾潭水的名字。此地也无万家酒店,只是有个酒店的店主人姓万。实在是倾慕先生已久,才不得不出此下策。”然后施大礼以致歉。虽然被忽悠了,但也看出汪伦的诚意,于是李白哈哈大笑,开启了泾县深度体验游。

  在尽情游览了桃花潭的美景、畅饮了万家酒店的美酒后,李白向汪伦告别。临行之日,汪伦带领乡邻在岸上翩翩踏歌感动了李白,随口吟出了著名的《赠汪伦》一诗。

  不曾想,这首诗传颂千年。如今,不仅桃花潭成为景区,连汪伦送行渡口的踏歌岸阁也让游人们流连忘返。由于位置的精心选择,以及观景台的巧妙安排,使得仅100平方米的小渡口既可以看灵山秀水,又能品古村遗韵,成为南阳古镇象征性建筑之一。1986年7月,踏歌岸阁被安徽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本版供图:视觉中国、IC photo、北京日报图片库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踏谣娘 舞蹈 皇帝 唐声诗 唐朝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