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里那床那个山,广西地名怎么“那”么多!

那里那床那个山,广西地名怎么“那”么多!
2024年05月22日 09:37 广西新闻网

转自:南国早报客户端

那羊、那马、那里、那龙、那鸡、那床、那六……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壮族人民在广西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在八桂大地上留下了不计其数的“那”字地名。记者采访了解到,“那”是壮民族独特的文化符号,以“那”命名的一个个地名,则是这一标志变成的一个个活化石。

▲那楼镇那蒙坡。受访者供图▲那楼镇那蒙坡。受访者供图

古越人崇拜动物

隐喻希冀与追求

位于南宁市武鸣区陆斡镇的那羊村山清水秀,风光绮丽。该村村委会主任陶瑞灵介绍,武鸣开埠设县以来,那羊群众世代“据那而作,依那而居,赖那而食,凭那而乐”。当地气候温和、土壤肥沃,而且富含硒元素,产出的优质香米粒粒饱满、圆润光洁。“一家煮饭,几家都能闻到香味。”陶瑞灵说,为了表达丰收的喜悦心情,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人畜平安,以前每年都会举办“香米节”。

除了那羊,还有那龙、那鸡、那虾等村名都与动物相结合。

为何用动物作为村名?记者查阅《广西地方志》得知,广西土著民族属于古代岭南越人,古时主要以鸟、鸡、牛、狗、蛇、龙、凤、鹤等为崇拜对象,并将其作为本部族的保护神或标志。以动物命名自己的居住地或活动地域中的山川风物,隐喻着古越人的希冀与追求。

那蒙就是“你的田”

距今已有上百年

南宁市邕宁区新江镇那蒙坡有着悠久的壮族文化,该镇党委宣传委员王文英说,相传500年前,一个年轻人从刘圩游历至此,便居下来,并改姓为黄(取谐音“旺”之意)。之后,两个陆姓和孙姓青年途经此地,也被当地风光吸引,与黄姓青年相谈甚欢,最后,黄姓青年诚心邀他们居住下来,共同建造一个新村,取名那蒙。在壮语中,那蒙就是“你的田”的意思。

在邕宁区各乡镇歌圩中,新江镇那蒙坡、那团村一带以抛绣球为原型、“嘹啰”山歌为主调的“还球歌圩”最具特色。被称为“千年古调”的壮族三声部民歌“嘹啰山歌”,还在2008年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新江镇那蒙坡实景图。受访者供图▲新江镇那蒙坡实景图。受访者供图

邕宁区那楼镇也有一个那蒙坡。那楼镇党委宣传委员潘妮介绍,该坡建于明末清初,已有百年历史,目前仍保存完整8栋共50多间清代古宅,村中遗留众多历史文物。2017年和2019年,那蒙坡分别被评选为“广西传统村落”和“中国传统村落”。

▲那楼镇那蒙坡的群众表演。受访者供图▲那楼镇那蒙坡的群众表演。受访者供图

大塘镇的那廖坡同样颇具人文历史。据了解,村内一处住宅悬挂的“进士”牌匾,是由清代咸丰年间广西学政鲍源深为高中“金榜”的学生(贡士)陈际良题写的。村庄内多处建筑具有悠久历史,房屋木楼飞檐、青砖素瓦、雕龙刻凤,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

带有“那”字的地名

广西有8000多个

广西还有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那字地名,比如平果市的“那个山”。其实,“那个”是壮语nazgox音译,“那(naz)”指水田,“个(gox)”意为角落、边上,故“那个山”指的是水田边上的山。

“那里”又是哪里?它其实是南宁市青秀区的一个村庄,里有小溪之意,因为该村庄一边是田峒,一遍是小溪,故名那里。

“那月”指的也不是天上的月亮,是壮族人赶圩、打柴、挑水路途遥远中途休息所形成的村庄。

那六,在壮语中“六”指很瘦之意,当地的田比较瘦,也就有了那六村。

此外,那无、那岗、那空、那虾、那利、那生、那婆、那会、那良、那么、那迫、那累等这些地名皆离不开那字。据自治区地名档案馆统计,广西总计有8030个那字地名,主要分布在百色、南宁、河池、崇左等地。

“那”为何在广西地名中如此普遍?记者从自治区地名档案馆了解到,这与壮族的稻作文化有关。壮族是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民族之一,据考古资料证实,左、右江交汇地带的大石铲遗存,已表明新石器时代此地出现了大规模有组织的水稻生产活动。古代壮族人称田地为“那”,用熟悉和崇敬的田地(那)命名地名,是对田地的崇拜。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广西 壮族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