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建立都市圈大气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沈阳建立都市圈大气联防联控工作机制
2024年05月22日 09:35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环境报

◆姚亮

辽宁省生态环境厅、沈阳市政府持续协同推进落实《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大气环境联防联控合作框架协议》,建立“省厅统管,沈阳牵头,都市圈各市落实”的大气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实施超标车辆区域协同治理,试点移动源固定源“一体化”监管新机制。2023年,都市圈“七市一区”柴油车氮氧化物减排总量达到1915.6吨,VOCs减排总量达到937.9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

建立“省厅统管、沈阳牵头,都市圈各市落实”的联防联控机制。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立了都市圈书记市长联席会议暨专项推进组制度,实施“四级”工作推进机制。各城市共同签署《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大气环境联防联控合作框架协议》,印发《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机动车尾气协同治理工作机制(试行)》,从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应急联动、协同治污4个方面,创新开展政策互通、数据互通、专家共享等16项具体内容合作。

实施超标车辆区域协同治理,推进区域检验机构规范化管理。发布21期尾气都市圈协同治理交办单,会同各市对4838辆(次)年检超标和35辆(次)冒黑烟车辆开展协同治理。对工作进展情况通报15期。发现异地检测车辆247辆(次),倒查119家检验检测机构。实施都市圈超标车辆区域协同治理,各市机动车检测平台三级联网传输数据和质量显著提高,都市圈城市车辆首检合格率平均下降两个百分点,沈阳I/M制度闭环率由2023年同期的95.85%提升至98.47%。

创新实施排污单位移动源与固定源“一体化”监管,推进柴油车污染源头治理。沈阳市印发《关于加强排污单位移动源废气排放污染防治监管的通知》,将排污单位移动源监管纳入以排污许可证为核心的“一证式”全周期系统化环境监管体系中。“一体化”监管机制实施以来,在涉及移动源200多个项目环评审批及排污许可证核换发中都提出了移动源管理要求,初步形成了部门协同、市区联动的“一体化”监管机制,大大提高了环境管理效能。

开展跨区域联合协同执法,深化检验机构整治和跨区域道路运输柴油车治理。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联动执法工作的函》,都市圈各城市共同开展为期38天的检验机构执法帮扶活动。此次行动共出动人员296人(次)、车辆153辆(次),执法帮扶检验机构148家,共发现并监督整改118个问题。追溯在沈尾气检测不合格、未落实(I/M)制度弃检车辆到周边城市重新检测共计19辆,查处并要求两家仪器设备未达到检测规范要求的检验机构开展整改。

统一监管规范,提升区域柴油车污染治理整体效能。先后编制印发《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监督执法指南(试行)》,进一步细化和统一了检验机构36项120条检查内容。印发《沈阳现代化都市圈机动车尾气协同治理工作机制(试行)》,统一实施超标车辆“信息移交通报共享、信息本埠检验机构通报、检验系统信息标注、黑烟疑似超标车辆提示维修、检验机构倒查、每周动态反馈跟踪”的六步闭环治理模式。印发《沈阳现代化都市圈重点用车(机)单位移动源管理技术指南》,联合编写申报了省级团体标准《高排放机动车与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限行区域(低排放区)划定技术规范》。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沈阳市 移动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