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商报
“AI+医疗”浪潮奔涌。2025年开年,DeepSeek的惊艳亮相,再度把“AI+医疗”拉回大众视野。从药企巨头到体外诊断新锐,从三甲医院到互联网医疗平台,每个参与者都在用智能代码重构生命密码。在资本市场上,相关概念股走出傲人行情,有个股股价在一个多月间实现翻倍。只要与AI相关,势必会受到投资者追捧。在机构看来,“AI+医疗”或将成为贯穿2025年全年的投资机会。
在2025年中关村(4.810, -0.08, -1.64%)论坛年会上,“AI+医疗”也将成为热点话题,脑机接口、基因治疗、激光质子刀、手术机器人(17.830, -0.38, -2.09%)等前沿技术创新成果将在期间亮相。此外,3月29日,中关村论坛平行论坛——医学AI创新与发展论坛将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旨在全面推进AI技术在医疗行业的创新与发展。

加速药物研发的钥匙
在业内人士看来,AI有望打破药物研发瓶颈。
新药研发发展到今天,仍是一场“九死一生”的冒险。且新药研发素来周期长、耗资大,使得创新药的投资回报率近年来不断走低。
在科技发展的浪潮中,AI制药应运而生,被期待能改变新药研发进程久、成功率低的局面。在数据和算法的加成下,AI可以通过归纳推理优化药物研发,提高药物研发效率。
据悉,相较于传统药物研发,AI技术能将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的时间缩短近40%,临床新药研发成功率可从12%提高到约14%。
AI技术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涉及药物靶点发现、药物分子设计、化合物筛选到临床试验等多个环节。诸如,AI可以通过分析大量的生物医学数据,如基因表达数据、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等,快速识别潜在的药物靶点。此外,目前的生成式AI在临床前研究中已经表现出根据靶点特征,从头设计全新蛋白或小分子化合物的能力。
在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看来,AI制药技术的出现是医药产业发展的必然需求,AI技术可以通过高效的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提高药物研发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成功率。王鹏表示,目前AI技术已经给医药产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包括药物研发流程的变革、新药研发速度的加快、临床试验设计的优化等。
英矽智能正是一家AI药物研发初创企业,在AI-Biotech的道路上走得相对较快。就在3月,英矽智能宣布,其自主研发的抗特发性肺纤维化创新候选药物ISM001-055的通用名Rentosertib获美国药物命名委员会批准。Rentosertib是全球首款药物靶点和分子结构均由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发现的候选药物。
据了解,Rentosertib靶向致命罕见病特发性肺纤维化,该疾病以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大量细胞外基质沉积导致的肺功能受损为特征,确诊后的中位生存期仅为2—3年。英矽智能联合首席执行官、首席科学官任峰表示,Rentosertib这款具有全球首创潜力的TNIK小分子抑制剂仅18个月就完成了从靶点确定到临床前候选化合物提名的高效研发历程,耗时仅为传统研发的三分之一。
另一家AI制药的明星企业晶泰科技素有“AI制药第一股”之称。也是在近期,晶泰科技与阿联酋王室谢赫·哈马德办公室在阿布扎比正式签署商业合作协议,双方将在阿联酋共同建设中东地区首个自动传统药物现代化研发实验室,首期投资3000万美元(按建设进度支付)。
疾病诊疗的好助手
“DeepSeek对患者的诊断以及给出的建议,与临床非常接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范军强曾在社交平台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除了制药外,AI+诊疗也是AI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重要应用。诸如,山东大学淄博生物医药研究院表示,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DeepSeek等平台的预测模型将推动个性化医疗的发展。通过分析患者的基因组、电子健康记录(EHR)和实时监测数据,DeepSeek可以生成个性化用药建议,使药物更加精准地针对特定患者群体。
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主任邓勇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AI可以帮助医生提高诊断效率,如AI辅助诊断技术可对医学影像进行分析,提供诊断建议,帮助发现微小病变等。还可实时监测和分析临床试验数据,提前预测药物疗效和安全性问题,优化临床试验设计。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100家医院宣布完成DeepSeek的本地化部署,探索其在临床诊疗、病历质控、影像分析、科研、医院管理等场景的应用。此外,AI还有“陪诊员”、“智能助手”、“健康管家”等等,帮助患者减少排队时间,帮助医生提高问诊效率。
诸如,3月20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正式发布国内首个儿科大模型“福棠·百川”;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采用AI技术研发的“急诊卒中单元”,可以将患者从入院到接受治疗的时间压缩至20分钟内;北京协和医院研发的“协和·太初”罕见病大模型已进入临床应用阶段......
在企业端,各医疗器械公司也在深度探索AI在临床上的应用。其中以医学影像类为主流,多搭载在CT、MR、DR、内窥镜等相关影像设备上,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与胸部疾病的辅助诊断。
“当前,全球医疗行业正在面临 AI+的奇点时刻,数智化转型将为中国医疗工业提供弥合差距、直道超车的机会。而中国医疗器械企业也已积攒了足够的势能,必将傲立于此次转型的潮头”,迈瑞医疗(234.000, -4.08, -1.71%)曾这样表示。
华大基因(52.650, -0.41, -0.77%)也表示,公司已经将大语言模型成功应用于遗传病辅助诊断领域。通过使用大语言模型,公司在临床生产上实现通量提升,特别是在处理全基因组数据解读时,效率显著提升。通过AI技术并结合公司过去十几年的数据积累,有望在未来实现真正的全自动检测和辅助诊断。
资本市场热情高涨
人工智能应用在医药界遍地开花的同时,资本也在快速涌入AI+医疗领域。
东方财富(22.580, -0.42, -1.83%)显示,2月5日至3月24日,AI制药(医疗)板块持续大涨,板块区间累计涨幅达到30.96%,在同期A股概念板块中居前。
个股方面,安必平(35.670, 1.11, 3.21%)、金城医药(19.410, -0.38, -1.92%)、塞力医疗(10.370, -0.46, -4.25%)等个股遭到热炒。以安必平为例,东方财富显示,2月5日至3月27日,安必平区间累计涨幅为98.87%,股价接近翻倍,同期大盘累计涨幅为3.79%,远超大盘。
安必平受到投资者追捧主要是由于公司涉及AI业务。公司于2022年5月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基于昇腾AI硬件平台的组织学病理诊断合同备忘录》,合作意向内容包括探索病理影像原生可信AI与可解释AI技术。不过截至目前,双方合作没有形成具体产品,也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合作内容不涉及瑞金病理大模型,未来合作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此外,安必平于2020年8月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内容为“人工智能技术在显微影像分析仪中的应用:人工智能宫颈脱落细胞(安必平沉降式 LBP)识别算法”。目前该产品已经获得二类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机构同样看好AI+医疗的发展机会。诸如,中邮证券表示,“AI+医疗”有望应用于药物研发、癌症诊断、医学影像、手术机器人等领域,行业或迎来巨变。“AI+医疗”行业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全球市场规模预计将由2022年的137亿美元增至2030年的1553亿美元,CAGR为35.5%,行业存在爆发式增长机会。
平安证券则表示,AI医疗模型的商业化落地不仅为医疗机构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也为相关产业链带来了新的增长点。随着AI技术在医疗影像、病理分析、药物研发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医疗设备、数据服务和健康管理等细分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在融资端,AI医疗领域也出现多点开花的情形。近期,基层AI医疗系统企业ABC数字医疗云完成亿元融资,由高成投资独家投资。据悉,本轮融资将重点用于基层医疗场景的AI核心算法迭代、临床数据体系构建及全国服务网络升级,持续扩大在基层AI医疗赛道的优势。
北京商报记者 丁宁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特朗普:对普京感到“非常生气” 收起特朗普:对普京感到“非常生气”
- 2025年03月30日
- 22:42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5,745
视频|马斯克称火星将是美国的一部分
- 2025年03月31日
- 05:20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4,976
博世智驾吴永桥:特斯拉FSD断代领先国内方案
- 2025年03月30日
- 08:28
- APP专享
- 北京时间
3,300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投资研报 扫码订阅
股市直播
-
数字江恩今天 10:06:22
明日来说,只要不加速跌破今日低点都算正常;反之若再突破今日尾盘高点,则说明今日探底成功。但是,短线来说,3386还有压力。 -
数字江恩今天 10:06:15
看5分钟,第二浪如期走出了abc的内部形态。但这里,市场对3439的回踩是第二浪,还是新的下跌,颇有争论。这个分歧可以以3297为界,这里若不跌破,那边是新上涨的1+2浪;反之,跌破则可以是新的下跌。所以不跌破3297,那么本周和今日形态一样,都是探底回升。【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数字江恩今天 10:05:55
从指数来看,今日上证、创业板、科创50、国政2000四大指数全部都是探底反弹的长下影。银行、石油、电力、煤炭、电信运营商这些权重是今日大盘做大的支撑,盘中反弹时财税数字化、算力、ai智能体较为积极。 -
数字江恩今天 10:05:47
A股两市今日成交5315 + 6901 = 12216 亿人民币,相对昨日缩量约1300亿。大盘低开震荡后,盘中一度恐慌性杀跌,午后震荡拉起,收了一根长下影小阴线,收跌16个点。个股方面,只有1/4的个股收红上涨。 -
数字江恩今天 10:05:40
探底回升 -
趋势领涨今天 09:29:43
华为公布2024年业绩了,营收高达8621亿元,同比增长22%,创历史第二高纪录(仅次于2020年的8914亿元);净利润626亿元,上一年同期是净利润870亿元,同比下滑出现了大幅下滑,为什么下滑?因为华为在加大投资,华为轮值董事长孟晚舟强调,“2025年,华为将进一步把‘以质取胜’落实到各项管理制度和业务活动中,坚持质量目标牵引,不断提升质量竞争力。”同时,华为将持续做强根生态,向开发者持续提供好用易用的工具和产品,加速生态繁荣,共促产业活力。 -
趋势领涨今天 09:26:55
国新办今日就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示,持续推进高质量数据供给。高质量的数据供给是人工智能发展的不竭动力。行业应用和典型场景的落地,是推动人工智能进化普及的关键一环。基于我国海量数据(sh603138)资源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我们将加快推动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产业赋能、终端应用和场景培育相结合。积极引导做好高质量数据集建设工作,“人工智能+”行动到哪里,高质量数据集的建设和推广就要到哪里。进一步推动数据标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和产业应用提供坚实的数据基础。 -
张馨元今天 08:21:18
国新办今日就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王彦青表示,推进原创性数字技术攻关,聚焦人工智能、关键软件、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深化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助力科技成果产业化,持续提升数字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实施数字产业优质企业培育工程,建立多层次、分阶段、递进式企业培育体系,培育一批具有产业链控制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开展数字产业集群梯度培育行动,进一步发挥产业集聚优势,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
张馨元今天 08:05:52
华为今日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华为经营结果符合预期,实现全球销售收入8,62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净利润626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8%。2024年研发投入达到1,797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年收入的20.8%,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12,490亿元人民币。 -
巨丰投资张翠霞今天 07:28:19
4小时运行结束,总结全天市场运行,1)月底收官之战,再次绿盘报收,相较于24年下半年月底拉尾盘,从12月底节奏发生改变,不错指数弱势,题材出现转折点,deepseek算力出现超跌修复,化解题材A杀走势,四月份年报披露正式开始,重点关注个股基本面,预期结构型行情;2)量能,沪深两市今日成交额12443亿元,较上个交易日11450亿元增加993亿元;3)行业板块方面,以加权涨幅来看56家行业9家红盘,电信运营、石油、银行等板块涨幅居前;航空、酒店餐饮、化纤等板块跌幅居前;4)市场延续结构型行情,题材热点快速轮动。详细解盘,可关注《翠霞首席课》的“热点直击”和“操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