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是祭拜祖先、悼念已逝亲人的日子。然而,哀思并不只发生在清明节。在我们的文化中,通常不太会直接谈论死亡,丧亲者的情感需求往往被忽视和压抑,相关的研究和分享也是殊为难得。
《与哀伤共处》是国内第一个有关经历父母早逝的年轻丧亲者的质性研究,由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博士李昀鋆的博士论文改写而成。作者历经13个月的田野调查,与44位年轻丧亲者进行了近百次深度访谈,他们平均19岁时经历父/母的离世,接受访谈时的平均年龄为25岁。表面上,经历丧亲的年轻人似乎能够继续正常生活工作,但她的访谈对象都很难真正“缓过来”,更难有机会向外界倾诉。
作者的研究出于她自己的人生经历。“我的人生以2014年7月29日为分界线,被清晰地劈开成了两段。”当时,她的母亲中风入院,并在短短四天后离世。在那之后,她继续学业,但她在心里知道,“我的哀伤从未过去,我没有一天不会想起母亲,没有一天不会因想念她而流泪。”因此,在选择博士论文题目是,她想做一个“自私”的研究,“我想知道死亡、丧亲和哀伤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我想知道我的母亲现在究竟在哪里,过得好不好。我无法忘记她,或是放下她,也不知道该怎么独自一人继续活下去,我只能一辈子躲在无人的地方舔舐自己的伤口吗?我想要通过这个研究,给自己找一个答案。”
“哀伤权”(right to grieve)是西方学者已经逐渐认同的概念,他们认同哀伤是高度个别化的过程,丧亲者应当有权决定自己关于死亡和丧亲的态度,有权选择表达哀伤的方式,有权掌握自己的哀伤节奏。本书既是作者为自己找到的答案,也是参与访谈的44位年轻子女在与作者彼此同行的过程中,共同建构的真实的人生故事。
经出版社授权,第一财经节选书中部分篇章,以飨读者。
如果真的有平行世界
卫小姐:有本科幻小说,叫《人生复本》。书里有一个现在看起来不太可能实现的科学假设。这个假设也叫人生复本,因为量子力学里面有一个理论,它能推演出可能存在无限多个平行世界,每个(结果)可能不一样的事件发生以后,就会产生另一个事件,沿着这种轨迹慢慢变化。我就想,会不会可能有一个或者很多个世界里,我妈妈还在。我可能也没考上这么好的学校,就跟我妈两个在老家附近生活,经常周末回家。
卫小姐并不是唯一一个想象过“平行世界”的人。在访谈过程中,很多年轻子女都向我提及了这个虽然尚未在物理学里得到证实,但又活跃在各种科幻电影里的概念。
这一现象带有多重含义:一方面,这意味着在体验哀伤的历程里,年轻子女实际上在不断反复思考着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他/她如果没有过世,我的人生现在会怎么样?”另一方面,这再次说明了父母的离世翻转了他们的人生,他们的人生选择和人生走向因这一丧失而发生了剧烈变动。
依然故他/她
第一个出人意料的发现是,已故父母依然可能影响年轻子女的人生选择,成为重要但又看不见的主体。
周先生在10年前母亲因车祸去世时仍然还很年幼,年仅11岁。而在我们的两次访谈里,他两次提起与母亲的一次对话,那次对话发生在母亲遭遇车祸一周前的某个晚上。周先生告诉我,母亲当时对他提出了三个要求,而这三个来自母亲的期待一直规范着他之后人生中的种种行为,并且成为他在面对痛苦时留存求生欲的力量源头。
当晚,刚刚上夜班回来的母亲很疲惫地躺在床上,并问了周先生三个问题:“未来你会不会养我呢?”
他说:“肯定会养。”
母亲又问:“以后喝酒不喝酒?吸烟不吸烟?”
周先生都回答:“不会的,不会的。”
虽然周先生说,自己也分不清这个记忆究竟是自己幻想出来的,还是真实发生过的。虽然他再也无法实现母亲的第一个要求,但始终记着后两个对母亲的承诺,甚至为此在大学期间和室友产生了分歧,格格不入。
7年前母亲去世的尤小姐也说,现在她做选择时,心里想的仍然是“如果我妈妈还在,面对这个事情的时候,她应该会怎么做”,然后将母亲可能的选择和自己的选择折中处理,或是选择其一。
以已故父母的期待为念
“为了他/ 她”亦是年轻子女在叙说自己的决策过程时,出现频率非常高的一句表述。
3年前母亲离世的李女士和我分享说,当她在面对困境时,自我激励的方式就是不断告诉自己:“即使是为了我的妈妈,我也要更加努力。”而陈小姐则说在父亲过世后的一年多时间里,她很努力地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妈妈,因为这是父亲的心愿,“(虽然)不确定爸爸能不能看到我,但是只要有一丝希望。他能看到我,觉得我过得好,这是我唯一能做的,能够让他高兴的事……只要我是开心的,爸爸就会开心,然后也把妈妈照顾好,他肯定是担心妈妈的”。
1年前父亲突然离世的蒋小姐也说,即使沉浸在哀伤中,她还是会努力让自己开心起来,因为父亲生前最在乎的就是健康:“吃没吃饱啊,开不开心啊,然后天冷多穿点衣服,其他就没有了,想干吗就干吗,等于是对事业发展、工作发展、收入这些没有任何要求,只要健康开心就好。”
让年轻子女十分在意的另一点是,他们的选择能否给已故父母带来荣耀。12年前父亲去世的魏小姐说,她在做选择时希望自己“不管他(父亲)在哪里,都还是想要成为他的骄傲”。因此,即使成长的过程浸满了哀伤,她始终没有放弃“好”的成长,没有变成一个坏孩子。而2年前父亲去世的张小姐也表达说:“我希望自己可以很努力地成为一个很优秀很优秀的人。”因为她渴望能够通过自己的优秀,让他人看到“我的爸爸有一个很优秀的女儿”;在哀悼/纪念父亲的方式里,她期待着通过自己足够优秀的表现,让父亲不至于太快被这个世界遗忘。
虽然我们无法估计这样以已故父母为念的选择方式会持续多久,但不可否认的是,年轻子女会主动将已故父母融入个人身份,并尽可能将其维持更长时间。
3年前母亲去世的郑小姐当时为母亲撰写的碑铭“幸子为佩,愿系我常”,就是一个温暖的例证。她向我解释说,这句话的意思是“希望你(母亲)成为一块玉佩,永远系在我的身上”。
2年前父亲去世的陈小姐在父亲确诊癌症的那段时间,也将她的微信头像换成了一只在樱花背景下戴着空军帽子的柴犬,“因为在微博上看到说这个小狗患了癌症,它一直没有放弃,一直在治疗,也是经常笑着,很乐观的那种嘛”,陈小姐说,当时有“一种盲目的迷信”,希望自己换上小狗头像后,父亲也会积极乐观地治疗下去。而这个头像她一直用到了现在,但没有和朋友谈起过头像背后的心意,而是“对外戏称说我一天是单身狗,一天就用狗做头像”。
3年前母亲去世的李女士一开始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她在填写亲人离世时间时,将数字精确到了“天”:1382天,也是所有参与者中唯一这样填写的,“我有一个记录时间的APP,然后就……嗯,过几天翻翻看的那种”,她还将自己的微信号设置成母亲去世的日期。
如果真的有平行世界,如果父母没有过世,这些年轻子女的人生会不会不一样?或许他们就可以继续在家里扮演一个孩子的角色,而不需要承担那么多的家庭责任;或许就不会因为要顾虑到家庭经济状况而放弃继续深造的计划,提前工作;或许就不会因为生活中实在没有人可以坦承这一份哀伤,而寄希望于未来的另一半能够接纳这种“不完美”;或许就不需要面对另一位父母开始相亲(甚至再婚)的挣扎,而对所谓的海誓山盟抱着最大的恶意。
但即便是发生了这么多变故,唯一不变的是我们始终记挂着她/ 他。当面对重要的人生选择时,我们总是忍不住想:“如果换作是她/ 他,会希望我们怎么做?”或者说,不管父母现在在哪里,我们都希望继续成为她/ 他的骄傲。

李昀鋆 著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25年3月版
值班编辑:龙王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强硬反制!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再加征50%关税 收起强硬反制!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再加征50%关税
- 2025年04月09日
- 11:06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915,255
外盘头条:特朗普暂停部分经济体关税 前财长称美国已丧失大量信誉 iPhone若迁回美国生产 成本或飙升逾90%
- 2025年04月09日
- 21:49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34,740
特朗普对多数国家暂时将关税降至10%
- 2025年04月09日
- 18:36
- APP专享
- 北京时间
20,760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投资研报 扫码订阅
股市直播
-
史月波高控盘今天 05:39:58
吃吃喝喝的现在都开始脱离原有的下降趋势了 -
张馨元今天 05:38:36
地产板块拉升托住指数,今天大盘难得没有高开低走。【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雪球年大今天 05:35:59
大跌后,已经连续三天的反弹修复,接下来指数又会有回踩的风险,板块上依然没有走出连续性,昨天涨的,今天分化 -
冯矿伟今天 05:34:46
红盘震荡中 -
趋势起航今天 05:32:03
多胎、银发这里也出利好了!最近大消费端的利好消息频出! -
东方红陈晨今天 05:31:21
下午这都涨食品消费方向了,一个骑士乳业(bj832786)带动很厉害啊,现在的短线,北交所都有带动情绪的功能了。 -
徐小明今天 05:29:57
【盘中直播】大盘怎么走都是对的,我们决定不了大盘。 -
东方红陈晨今天 05:29:34
港股回升之中,盘中消化的力度不小,下午能收高那是相当的不错的 -
张馨元今天 05:28:59
美股前天割多头,昨晚割空头,美国议员要求白宫澄清,谁事先知情,谁从中获利,是否有内幕交易嫌疑。金毛在对全世界征税的当天一遍又一遍的发誓,关税政策绝不会改变,这才几天时间,自己打自己脸,自己给自己找台阶下,美国快被金毛折腾出精神病了。 -
趋势起航今天 05:26:01
孩 子王老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