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上观新闻


694个研究课题,由3700名2023级本科生分组完成,内容从乡村振兴、养老政策到人形机器人(16.170, 0.11, 0.68%)产业发展……这是复旦大学今天(4月8日)下午在“强国之路”思政大课“悟”阶段——2023级本科生课题作业展示嘉年华上展示的内容,也是学生这门思政大课的学习成果。
这些成果展示吸引了全校师生,不少来参加嘉年华的学生在自己欣赏的海报上,贴上“我最喜欢”“交叉碰撞”“触发灵感”等标记。据复旦大学教务处负责人林伟介绍,学校的各类本科生科研计划也会对这些课题开放申请,“对于优秀的课题,我们将支持学生继续研究,接下来还会为优秀学生在相辉堂开设风采分享专场。”
复旦大学从2023年底开始推出思政大课改革,由院士、知名学者和专业教师、思政教师、行业专家同上一门以“强国之路”为主题的思政大课,这也是原先的形势与政策课。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感悟“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责任所在,让学生从“学会学”到“学会问”,再到“学会做”。
用一堂形势政策课让学生思考强国之路如何走,并鼓励他们真正走上强国之路,同时,也改变学校的教学模式,正是这门为期2年,2个学分的课程的价值之所在。

围绕“强国之路”,不同领域的老师和学生同上一门思政大课
强国之路上,大学生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如何承担责任?
思政大课按学、思、践、悟四个阶段设计,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式、探究式学习。
首期14次大课,既有面向2023级全体学生的全员大课,也有分学科领域的专题大课,由不同领域的知名学者授课,有两院院士,也有经济学家、人文学者。
在去年思政大课的专题大课环节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胜讲述自己上世纪80年代,接待访问中国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Paul J.Flory的经历。当时,对方被问及对中国高分子科学的印象,他却反问道:“中国有高分子研究吗?”这让当时的他百感交集,也成为激励他潜心高分子材料研究的动力之一。彭慧胜的经历也引发了现场学生的深思。
除了大课,2023级3700多名学生还分为188个小班,分别由国家级人才、书院导师和思政老师组织开展3次小班讨论课,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发现真问题、探索好议题、着眼大课题。
在现场教学环节同学们前往全市193个现场教学基地,由基地行业专家与学校思政老师共同设计,课前确定3-4个思考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现场教学过程中包括专家授课、互动交流、参观实践三个环节,让学生理解科研之用,激发他们对“强国之路”的思考。最终每个学生都要根据自己的课程学习,凝练出调查研究的课题并完成。
去年底,在完成了学、思、践三个环节之后,思政大课师生们的1146项课题开放申请。而今天展示的这些课题就是由2023级学生分组在老师指导下进入课题研究与项目学习阶段,为学术创新成果涌现做好基础性铺垫。
不同学科的师生互相激发,打开认识世界的新视野
“过去思政课上总是老师讲我们听,但是这门特殊的思政课让我了解到了我们年轻人有很多可为之处,也让我们把自己所学和实际问题能够产生连接,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感觉。”这是生命科学学院2023级本科生禹慧泽对强国之路思政大课最重要的感触。
禹慧泽和同学的研究课题是淡水生态系统浮游动物多样性探索,这个课题就是来源于思政大课。课上,老师的授课内容和讨论课让他们思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而在实践环节,老师带着他们调研了上海多处湿地,这让他们思考如何把自己所学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在嘉年华现场,可以看到,展示的课题大多数是由不同学科的学生“组团”完成。学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同学科的师生同上一堂课,甚至讨论课上,学生也是来自不同的学科,这使得学生在初始学习中,淡化了学科的边界。
现代物理学研究所青年教师杨洋主持的讨论课上就有文理医工不同学科的学生,“这当然对老师来说是一种挑战,我在讲授科技强国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接受能力。”不过,令他惊喜的是,学生在实践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互相激发带来了不少灵感。
他此次指导的一个无人机相关的课题项目由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的学生和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学生组成。“理工科的学生对于技术更熟悉,而文科的学生对于应用场景更有想象力。他们在一起丰富了无人机平台,对未来无人机在各种场景中的应用提出了修改方案。”
思政大课带来教学变革的思考
值得一提的是,思政大课改革还牵引了学校的小班课教学改革:如何通过小班讨论课提升学生的思辩和提问的能力。这也是很多高校一直在探索却未能解决的问题。
每次思政大课,后台都会收到听课学生的很多提问。“这意味着授课内容激发了学生的认真思考。”学校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去我们常说现在的学生不善于提问、不爱提问,但这些思政大课让我们思考,平时教师的授课是否能激发学生思考,是否给了学生提问的空间。”
“如果说思政大课上学生的提问让我们思考日常教学该如何让学生学会提问、敢于提问,那么小班讨论课则让学校意识到提升小班讨论质量迫在眉睫。”复旦大学教务处相关负责人徐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第一次讨论课结束后,老师们就发现了不少小班讨论课存在共同的问题:老师组织讨论课的经验不足,而学生参与讨论课也同样如此。
调查显示,有60%的老师单向输出时间超一半,有极少数老师因为授课时间太长,导致讨论时间不够。
不少高校的教学负责人都曾谈到过在高校开展讨论课之难,即便开出了讨论课,往往深度讨论也比较少,因为老师习惯于问“是什么”而不是“为什么”。
因为,老师们习惯了在课堂上“唱主角”。长期以来,大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尤其是当下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让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至关重要。
复旦大学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思政大课也将作为抓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抓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回应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有理论深度、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派”。
原标题:《2年,2个学分,复旦这门“大课”让学生从感悟强国责任到选择强国之路》
栏目主编:樊丽萍
来源:作者:文汇报 姜澎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协和“4+4”,除了经济学,还有园艺和外语 收起协和“4+4”,除了经济学,还有园艺和外语
- 2025年04月29日
- 04:57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50,271
山西省海归商会发布声明:要求董明珠道歉
- 2025年04月29日
- 04:41
- APP专享
- 扒圈小记
27,645
外交部发布重磅视频:《不跪!》
- 2025年04月29日
- 00:27
- APP专享
- 北京时间
22,647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投资研报 扫码订阅
股市直播
-
趋势领涨今天 12:18:16
三花智控(sz002050)(002050.SZ)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营业收入为76.69亿元,同比增长19.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3亿元,同比增长39.47%。 -
趋势领涨今天 11:37:22
科技股又来利好了,上海考察传来新指示,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重点说了AI智能体、AI大模型、AI眼镜。今年A股明牌的三大机会,自主可控(人工智能+芯片+机器人(sz300024))、内循环(消费、跨境)、红利高股息(银行、央企中字头)。但估计是轮动着来,想回到年初机器人(sz300024)+AI绝对主线有一定的难度。 -
趋势领涨今天 11:01:19
【工商银行(sh601398)第一季度净利润841.6亿元 同比下降4%】工商银行(sh601398)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046.9亿元,同比下降2.61%;净利润841.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9%。宇宙行就是宇宙行,虽然业绩摆烂,但不影响它连续创出历史新高,你们服不服? -
数字江恩今天 09:18:55
短线结构来看,再回到红色轮谷线以上是难以实现的。只是明日来说,这是节前最后一天,走势正常都不会太过激烈。如果站上图上的蓝色轮峰线,表现会稍好一些;反之若不能快速站上蓝色轮峰线,那么今天最低点之下,还可以扩展约10个点空间,缓缓向下震荡。安稳的角度来说,可以节后再看了。 -
数字江恩今天 09:18:49
1分钟图其实很明显,3233向上结构的缓升通道已经跌破了。从上周五到今天,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在图上的红色轮谷线之下,那哪怕还未向下加速,也算是有效跌破。【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数字江恩今天 09:18:33
今日大盘表现虽然和昨日一样,但国政2000指数和微盘股指数稍好,这也是今天个股涨跌比起来的原因。机器人(sz300024)、算力、存储等人气概念今天反弹。 -
数字江恩今天 09:18:27
A股两市今日成交4309 + 5912 = 10221 亿人民币,相对昨日缩量非常轻微。大盘今日分时表现和昨日完全一样,低开后迅速拉起来补缺,其后缩幅窄幅震荡直至收盘,收跌2个点。个股方面,今天和昨天完全不同,2/3的个股收红。 -
数字江恩今天 09:18:21
节前安稳为主 -
北京红竹今天 08:13:34
4、科创50回落段出现目前科创50已经出现了三十分钟级别回落段,这里也是有2个分类,从五分钟级别上来看,2个中枢下跌破低才能完美。而三十分钟级别下跌结构已经有了,也可以走震荡。既然是定投,其实震荡或者走破低,我倒觉得都可以,只是如何定投的问题,科创50我个人不打算玩,各位如果玩的话,五月份也可以考虑。 -
北京红竹今天 08:13:19
3、北证50结构有变北证50涨跌幅振幅都很大,目前日线已有5个新低,但是三十分钟级别还不满足回落段,如果在破低就可以满足了。破低之后要考虑2个分类,要么继续维持三十分钟级别震荡,要么破低形成周线级别回落段。在定投上各位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考虑下。而我个人五月份要考虑定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