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光明日报

光明图片/视觉中国(19.580, -0.02, -0.10%)


近日,2025中国科幻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京举办。在开幕式上,双足仿生机器人(16.170, 0.11, 0.68%)“幻幻”从屏幕中走出来,与主持人开展了一场妙趣横生的AI互动,首钢园四高炉旁边,19米金属零件拼装的机械巨龙“长城龙”正舒展身躯,鳞片开合间发出铿锵的机械交响……
如今,科幻不再是对远方的眺望,而是无数个照进现实的“此刻”。正如刘慈欣在大会开幕式上所言:“当载人航天器划破天际,当量子计算机解开混沌,这些‘现实土壤’正滋养着比科幻更科幻的未来。”
“技术革新与科幻发展的交互作用,已不仅仅是产业层面的协同议题,更是关涉技术体系变迁与文明进程演化的关键命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王春法抛出他的论断。就这一话题,记者在大会上采访了多位专家。
科幻创作驱动科技创新
“曾经书页间的幻想,正一步步成为现实。”科幻作家王晋康说,在人类探索未知的征程中,科幻文学用文字承载人类对宇宙、科技与自身命运的无尽遐想,催生了众多影视巨制与科幻游戏。
“科幻产业,作为兼具科学理性、人文关怀和产业创新的文化创意新形态,天然立足于技术跃迁与思想变革的交汇点,映射着科技演进的内在逻辑,昭示着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王春法说。
基因编辑技术让《侏罗纪公园》里的恐龙复活、脑神经科学为《攻壳机动队》的赛博格提供理论支撑……从基因编辑到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的融合,科幻正逐步向现实渗透。“科幻的不可能,往往成为科学突破可能的起点。”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副主席李昕说。
“科幻文学与生命科学恰似DNA的双螺旋,一条承载着人类对未来的美好想象,另一条记录着生命演化的精密密码,二者看似迥异,实则共享对未知的好奇、对认知边界的突破。”李昕说。
科幻不仅是实验室的延伸,更是连接科学与大众的纽带。
“过去的科幻很多已经变成现在的科学现实,而我们现在的科幻也许为下一代的科学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润生表示,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大数据不断推动生命科学的进展。如果能在分子水平破译包含着生命和健康信息的遗传密码,对于健康的普及、精准医学的演化将是根本性的。
科幻的浪漫,源于人类对星辰大海的永恒向往;而技术的突破,则将这份向往化作可触可感的时代印记。
曾经,日行千里是科幻作品中重要的主题。近年来,“出行无边界,城市零拥堵”的技术狂想逐渐向现实落地。飞行汽车、自动驾驶、超级高铁、智能交通管理体系……这些科幻作品中的常见元素正逐步成为生活日常。在大会的“科幻+未来交通”专题论坛上,多位与会嘉宾畅想,未来交通可以穿越时间、穿越空间,甚至无需物理的载体。谁又知道,这份天马行空的想象,会不会在未来变成现实呢!
AI技术促进科幻创作
多位与会嘉宾表示,随着中国“人工智能+”行动持续推进,AI等创新技术将极大赋能科幻内容创作和IP开发,对科幻产业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
“最新科技进步的赋能,使得科幻叙事从文本形态不断向沉浸式、交互式、多模态方向延展,推动着科幻创作的艺术表现力持续进化提升。”王春法认为,大数据、云计算、AI、虚拟现实等科技的突破,推动着科幻产业迭代升级。
AI时代的科幻文学创作,是此次大会的热点议题。
中国作协科幻文学委员会副主任陈楸帆已经在AI写作方面做了不少探索。他表示,当前以DeepSeek为代表的开源大模型展现出了强大的文字生成能力,可以协助作家进行情节构思、背景设定、人物塑造,甚至初稿创作。
“AI+科幻的创新组合下,作家们可以通过AI辅助构建更加庞大复杂的世界观设定,突破个人知识的边界,也可以通过人机协作进行多线索的情节推演,拓展叙事的可能性。”陈楸帆补充道。
“科幻作家与AI的关系,一是受到AI的启发,二是和AI竞争。”科幻作家顾适坦言,AI与科幻作家亦敌亦友。当下,生成式人工智能、自然语言生成、知识图谱和检索增强生成的发展,为科幻作品的文本、插图、视频的生成技术提供了便利。顾适认为,凭借AI技术,科幻作家未来将可能兼任短视频制作者、导演、游戏制作人等。
科大讯飞(45.990, 0.14, 0.31%)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包明明认为,AI技术在科幻创作中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效率提升,更体现在大的参数、知识图谱为其创作提供了多样性。
科幻技术装备加持科幻产业发展
科幻技术装备指用于支撑科幻内容创作、优化科幻体验、提升互动沉浸感的各类高科技产品。大会上,北京联合大学艺术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教授崔亚娟发布的《2025中国科幻技术装备产业报告》显示,科幻技术装备在游戏、影视、文旅等领域的贡献较为突出,已经形成了上游技术支撑、中游装备研发、下游场景应用的链条。
报告还总结了2024年中国科幻技术装备产业的发展亮点,主要体现在核心技术集群化、AI驱动的叙事逻辑重构、沉浸式技术场景验证三大方向。
在核心技术集群化方面,成都的AI与云计算集群为科幻产业发展提供智能驱动力(9.580, 0.04, 0.42%),上海影视特效技术群建构了人工智能创新生态系统,上海科技影都发布了AI创制生态中心项目,构建AIGC赋能的公共服务平台。
崔亚娟举例道,AI技术深度融入中国的科幻产业:人机融合小说《天命使徒》70%的文本由人工智能生成,标志着科幻叙事方式的变革;国内首部AIGC科幻短剧《三星堆:未来启示录》上线,人工智能深度介入了剧本策划、角色塑造和场景构建等环节,预示着科幻影视制作模式的转变。
而在硬件方面,VR/AR设备、无人机、虚拟数字人(14.520, -0.66, -4.35%)等,共同推动了科幻产业的发展。崔亚娟以《三体:远征》VR沉浸式游戏为例,分析了沉浸式技术如何赋能科幻产业。该游戏通过虚拟引擎,利用自由度全景模式动态光效追踪等先进技术手段,为客户带来沉浸式的体验。
“2019年被称为‘中国科幻电影元年’。科幻文学里的想象力要转化为影视,就需要工业和高科技的赋能,与此同时,科幻电影大片的创作也引领中国的高科技技术的发展。”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旭光分析。
“想象力是无限的,但是技术是有限的。”陈旭光说,科幻电影每次发展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对于科幻电影赋能的意义巨大,将有助于其克服物理环境、经济条件、创作流程等方面的限制。
中国科幻仍有广阔蓝海
《2025年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科幻产业总营收达1089.6亿元,连续两年突破千亿规模。中国科幻产业正以惊人的速度从“小众亚文化”蝶变为“千亿级新经济引擎”,其蓝海特质不仅体现在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张,更在于技术、场景与人文的深度融合所催生的无限可能性。
“科幻是面向未来的艺术,它通过塑造未来场景引领人类科技文化发展的方向。”四川省科普作家协会理事长吴显奎认为科幻有三重使命:技术伦理的“敲钟人”,科技发展的“导航员”,地球生态危机的“预警者”。
而在王春法看来,科幻是眺望未来的窗口,更是文化自信与科技自强交融的沃土;科幻产业既是未来产业创新的试验场,也是科技认知方式变革的文化载体。
“科幻产业在亚洲国家有巨大的潜力,但是这些潜力现在没有得到完全释放。”中亚人工智能协会主席诺罗夫直言。他认为,科幻产业不仅仅可以提供平台,同时也可以推动技术的发展,促进国际合作,将人工智能更好地融入科幻小说、科幻产业中。
诺罗夫认为,中国发展科幻产业还缺少基础设施和协调机制。“亚洲国家应积极发展科幻文学和基础设施,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化技术等,通过全球合作建立起平台,共同推进科幻人才的发展。”诺罗夫建议。
多位与会嘉宾表示,中国科幻产业的蓝海特质,本质上是技术、文化与市场的三重共振。
“中国科幻的蓝海不仅限于本土,更要在全球化浪潮中开辟新航道。”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姚利芬说。根据《中国科幻海外新兴市场传播报告》,巴西等新兴市场对中国科幻游戏的热度“断层领先”,《三体》《流浪地球》等IP的出海,正以东方美学重构全球科幻叙事的话语体系。
正如刘慈欣所言,科幻不仅是“预言未来的水晶球”,更是“照亮未知的火把”。科技不断发展,幻想没有限制,两者结合的故事,还将不断延展,预见未来、描画未来、创造未来!
(本报记者 王美莹)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投资研报 扫码订阅
股市直播
-
趋势领涨今天 12:18:16
三花智控(sz002050)(002050.SZ)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营业收入为76.69亿元,同比增长19.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03亿元,同比增长39.47%。 -
趋势领涨今天 11:37:22
科技股又来利好了,上海考察传来新指示,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重点说了AI智能体、AI大模型、AI眼镜。今年A股明牌的三大机会,自主可控(人工智能+芯片+机器人(sz300024))、内循环(消费、跨境)、红利高股息(银行、央企中字头)。但估计是轮动着来,想回到年初机器人(sz300024)+AI绝对主线有一定的难度。 -
趋势领涨今天 11:01:19
【工商银行(sh601398)第一季度净利润841.6亿元 同比下降4%】工商银行(sh601398)第一季度营业收入2046.9亿元,同比下降2.61%;净利润841.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99%。宇宙行就是宇宙行,虽然业绩摆烂,但不影响它连续创出历史新高,你们服不服? -
数字江恩今天 09:18:55
短线结构来看,再回到红色轮谷线以上是难以实现的。只是明日来说,这是节前最后一天,走势正常都不会太过激烈。如果站上图上的蓝色轮峰线,表现会稍好一些;反之若不能快速站上蓝色轮峰线,那么今天最低点之下,还可以扩展约10个点空间,缓缓向下震荡。安稳的角度来说,可以节后再看了。 -
数字江恩今天 09:18:49
1分钟图其实很明显,3233向上结构的缓升通道已经跌破了。从上周五到今天,连续三个交易日收盘在图上的红色轮谷线之下,那哪怕还未向下加速,也算是有效跌破。【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数字江恩今天 09:18:33
今日大盘表现虽然和昨日一样,但国政2000指数和微盘股指数稍好,这也是今天个股涨跌比起来的原因。机器人(sz300024)、算力、存储等人气概念今天反弹。 -
数字江恩今天 09:18:27
A股两市今日成交4309 + 5912 = 10221 亿人民币,相对昨日缩量非常轻微。大盘今日分时表现和昨日完全一样,低开后迅速拉起来补缺,其后缩幅窄幅震荡直至收盘,收跌2个点。个股方面,今天和昨天完全不同,2/3的个股收红。 -
数字江恩今天 09:18:21
节前安稳为主 -
北京红竹今天 08:13:34
4、科创50回落段出现目前科创50已经出现了三十分钟级别回落段,这里也是有2个分类,从五分钟级别上来看,2个中枢下跌破低才能完美。而三十分钟级别下跌结构已经有了,也可以走震荡。既然是定投,其实震荡或者走破低,我倒觉得都可以,只是如何定投的问题,科创50我个人不打算玩,各位如果玩的话,五月份也可以考虑。 -
北京红竹今天 08:13:19
3、北证50结构有变北证50涨跌幅振幅都很大,目前日线已有5个新低,但是三十分钟级别还不满足回落段,如果在破低就可以满足了。破低之后要考虑2个分类,要么继续维持三十分钟级别震荡,要么破低形成周线级别回落段。在定投上各位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考虑下。而我个人五月份要考虑定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