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狂潮下的青年生存指南
文—本刊通讯员 王依然
在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AI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模式甚至思维方式。从大语言模型的惊艳表现到具身智能的突破性进展,从AIGC对内容创作的颠覆到脑机接口对未来交互的想象,AI的浪潮已势不可挡。
在这场技术革命中,青年一代既是AI的深度使用者,也将成为未来的创新引领者。如何理解AI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如何借力AI实现个人能力的“二次进化”?又该如何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警惕潜在风险并坚守人文价值?

本期《中国青年》邀请AI领域的专家孙世颖博士,从技术前沿、青年成长到社会伦理等多个维度,深入探讨AI时代下的机遇与挑战。无论是AI技术的科普解析,还是青年如何培养核心竞争力的实用建议,抑或是关于人机共生未来的哲学思考,都将在这场对话中找到答案。

《中国青年》:您认为当前AI技术发展正处于哪个阶段?哪些领域(如AIGC、具身智能、脑机接口)将在未来3—5年对青年生活产生颠覆性影响?
孙世颖:经过过去几十年的研究积累,我认为当前AI技术处在一个集中爆发增长的阶段,大语言模型、人形机器人(16.660, 0.49, 3.03%)、具身智能等领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惊喜,也把人们的期待提升到了相当的高度。这种期待反过来也进一步刺激和加快了行业的发展速度,相信接下来,会有越来越多令人眼前一亮的成果面世。在未来的3—5年,我觉得最先对青年人生活产生影响的应该是AIGC的技术,其实现在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很多行业的工作模式已经发生转变,比如说剧本创作、插画创作、短视频制作等等,AIGC技术使一些影视作品、娱乐产品的制作速度大幅提高,青年人每天能够接触到的信息量进一步增大。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筛选有用信息、辨别信息的真伪,也是更大的考验。其他的技术,如具身智能、脑机接口等,在3-5年内也会逐渐地离我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近,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便利。
《中国青年》:就在我们热议DeepSeek的同时,中国另一个AI新星Manus也火了起来,您能否向大众科普一下这两者之间的异同,普通人未来可能在哪些生活场景分别用到它们?比如智能家居、养老陪护,或是工业生产线?
孙世颖:DeepSeek是一种人工智能大模型,就像人类的大脑,通过学习和记忆海量的知识,获得了对任务的思考、分析和推理能力,但并没有具体执行的能力。Manus是一种智能体,它首先要借助大模型进行任务的思考和分析,然后调用各种工具,完成一件具体的任务。Manus将是连接人工智能大脑(大模型)和人工智能肢体(机器人)的一个重要桥梁。我认为,在未来的生活场景中,DeepSeek就像我们的军师、智囊团,我们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去询问DeepSeek,它能够帮我们出谋划策;而Manus就像我们的管家,它会指挥各种智能硬件,比如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给机器人分配具体的任务。两者的结合可能会形成强大的智能生态,DeepSeek提供策略支持,Manus负责执行落地。
《中国青年》:国家层面是否通过中国科学院对这类企业提供专项支持?未来如何构建更开放的产学研生态以加速创新?
孙世颖:从最近的AI行业发展可以看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家层面已经通过多种渠道来促进和支持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攻关,而且在逐渐提高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牵引作用。比如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科技专项中,由企业牵头的项目比例在逐渐增加。因为企业面对着非常实际的用户需求,最大的目标就是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AI领域,未来的科技创新模式一定是将企业面临的实际需求和中国科学院、高校的科研院所、高校的基础研究深度结合,以更加开放的形式,促进相互合作,实现科研成果的快速落地,加快原始创新的步伐。
青年如何借力AI“二次进化”
《中国青年》:如果探讨当代青年在“AI时代应该培养的核心素养”,您认为必须包含哪三个关键词?青年如何在日常使用AI工具时践行这一素养?
孙世颖:首先是“数字素养”,在当前高度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青年必须具备解读和应用数据的能力,理解数字逻辑和价值观;然后是“伦理意识”,在使用AI技术时,能够明辨是非,遵循道德规范,确保技术应用的正当性;最后是“跨学科思维”,能够将不同领域的知识与AI技术融合,用好AI工具,提升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青年》:您认为未来5年还会出现哪些“AI原生职业”?青年如何提前布局这些赛道?
孙世颖:未来5年,我认为会出现许多新的职业,大概分两类:一类是与AI本身相关的职业,比如伦理审查、模型监管、提示工程、数据标注等;另一类也是非常庞大的一类,是与AI+垂直领域相关的职业,需要同时掌握行业知识和AI工具使用,比如智能制造系统运维、行业AI系统应用、行业AI系统管理等。当代青年应该在积累行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学习和掌握AI工具使用,通过参与开源项目、竞赛等提高工程能力,并发展人机差异化竞争力,以适应未来职业需求。
风险与挑战
《中国青年》:当前AI伪造技术已能生成以假乱真的声音、视频,我们在享受AI红利时可能忽视哪些隐性风险?目前技术或者行业内有哪些共识或举措?
孙世颖: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短视频平台上已经开始出现很多AI生成的视频、声音等,这其实有很大的风险。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视频伪造出某个人没有做过的事情、没有说过的话。这样一来,首先就更容易被诈骗分子利用去迷惑我们的家人,还有就是被用来对一些名人进行污蔑。当然,我们也有一些技术去辨别真假,人工智能领域有一个很著名的方法叫生成对抗网络,就是我在尽力去训练一个很准确的生成模型时,同样要尽力去训练一个准确的判别模型与之对抗,通过对抗训练的过程相互提高,同时获得最锋利的矛和最坚固的盾。基于这种思想,针对生成内容的判别,也是人工智能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随着AIGC工具的普及,AI生成内容的判别工具也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和普及应用力度。
《中国青年》:上一个问题涉及面对AI,这一代的数字公民需要培养“技术批判力”,青年如何通过自我学习补足素养短板?从另一个角度看,培养“技术批判力”需要怎样的系统性支持?您的团队是否有相关计划?
孙世颖:当代的AI技术日新月异,面对这样的形势,青年人应该积极地拥抱新技术,学习和了解新技术,培养“技术批判力”。作为AI的研究者,我们身上担负着与科学研究同样重要的科学普及使命。科普工作可以使人们知道当前有哪些新技术,如何使用这些新技术,如何防范新技术带来的风险。我们团队一直非常重视科普工作,多年来一直在进行科研的同时开展中小学的科普教育工作,也开发了一些针对中小学的人工智能科普教育课程,如在中关村(4.700, 0.07, 1.51%)中学等学校为孩子们服务。我们在科普工作中也深刻感受到,孩子们对新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有很多孩子立志未来要从事人工智能方面的工作。这两年从国家层面也进一步明确了科普工作的重要性,相信接下来会有越来越多的AI从业者参与到科普工作中来,当代青年学习AI技术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多。
《中国青年》:面对AI浪潮,很多青年艺术创作者可能面临“意义危机”——如果机器能做得更好,人类创作的价值何在,在技术狂飙的时代,青年如何找到“意义感”的稳定锚点?
孙世颖:我认为青年艺术创作者不用过于担心,AI的发展永远是给我们提供更好的工具,就像最早的手绘,后来有了绘图软件,现在有了AIGC。机器能在基础工作上比人类做得更快、更标准。但是人类的创意是无限的,这是机器无法替代的。工具的升级能使我们的效率更高,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去创造。青年创作者应该积极拥抱AI,学习AI工具的使用,及时调整工作模式,让AI为自身助力。
《中国青年》:请您给想从事乃至研究AIGC的青年朋友送一句寄语。
孙世颖:技术是画笔而非画师,AI能替代创作但替代不了创意,真正动人的作品永远诞生于人类对世界的深刻理解与善意联结。
(孙世颖,博士,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致力于机器人智能感知与控制领域研究工作)
点击封面购买本期杂志

监制:陈章乐
终审:陈敏
审校:刘晓 刘博文
编辑:刘博文 熊宇文


APP专享直播
热门推荐
收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投资研报 扫码订阅
股市直播
-
数字江恩2025-04-30 07:45:26
总的来说,下周除非有强力场外消息刺激,否则不能直接站上1分钟图的红色轮谷线,这次3313的回踩蓄势都还会再进行一下。但空间并不大,会在3439的轮峰线以上完成,时间来看也应该在下周得到3313回踩低点。 -
数字江恩2025-04-30 07:45:20
提高一个级别,看5分钟图,情况就好多了。3313的回踩本质不过是3439的下跌蓝色轮峰线突破后的回踩确认突破有效。或者换一个视角,这是再次上涨之前的蓄势回踩。所以这里蓄势是真、下跌是假,这个3313的回踩结构都不会真正再跌回去蓝色轮峰线之内,而会在蓝色轮峰线支撑上完成,从时间来看,就是下周完成。【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数字江恩2025-04-30 07:45:06
看最近的细节分时图,其实没有任何变化,大盘周三连图上的蓝色轮峰线都没有突破,只是控制节奏,新低很少,让个股表现一下。大盘依然处于3313的低级别回踩结构之中,只要不站上3296位置,这里不会有太大的停顿,还会继续回踩。【更多独家重磅股市观点请点击】 -
数字江恩2025-04-30 07:44:51
本周最大的特征是,之前护盘的银行电力等板块回踩,防御性板块也没明显表现,而被压抑的科技和机器人(sz300024)分别在本周二和本周三出现修复性反弹。 -
数字江恩2025-04-30 07:44:46
本周来看,虽然是长假之前,但日均成交金额相比上周并未缩减。大盘在5周均线压制下窄幅震荡。创业板指和国政2000指数从分时来说强于大盘,幅度也稍微大一点,但从5周均线的角度来看,其实也都一样。 -
数字江恩2025-04-30 07:44:42
下周行情展望2025.04.30 -
张馨元2025-04-30 07:20:10
假期愉快,节后不见不散~ -
张馨元2025-04-30 07:20:01
今天有三个没想到,第一没想到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放量一千多亿,第二没想到今天银行不护盘反倒砸盘,第三没想到银行一鲸落万物生,个股没有到影响反而涨的很好。 -
张馨元2025-04-30 07:19:50
今日共73股涨停,连板股总数10只,26股封板未遂,封板率为73%。 -
张馨元2025-04-30 07:19:31
市场全天震荡分化,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深两市全天成交额1.17万亿,较上个交易日放量1472亿。盘面上,市场热点快速轮动,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400只个股上涨。从板块来看,机器人(sz300024)概念股再度大涨,精工科技(sz002006)等10余股涨停。算力概念股展开反弹,鸿博股份(sz002229)等涨停。华为概念股表现活跃,常山北明(sz000158)涨停。下跌方面,银行股集体调整,华夏银行(sh600015)跌超8%。板块方面,华为昇腾、人形机器人(sz300024)、AI眼镜、算力等板块涨幅居前,银行、电力、钢铁、港口等板块跌幅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