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公司赴港上市热度不减

内地公司赴港上市热度不减
2024年05月15日 06:58 深圳商报

【深圳商报讯】(记者 陈燕青)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热情持续。近日,宜搜科技、曹操出行、美的集团等多家内地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根据统计,今年以来已有近百家内地公司提交港股IPO申请。

今年港股IPO市场总体平淡,新股数量及募资金额同比分别下降了32%及51%。根据同花顺统计,截至5月13日,今年以来共有15家公司登陆港股,合计募资约78亿港元。

其中,前五大新股融资金额分别为:茶百道25.86亿港元、速腾聚创10.59亿港元、米高集团9.54亿港元、连连数字6.57亿港元、美中嘉和5.63亿港元。

尽管港股年内上市家数不多,但最近两个月随着恒生指数的大幅反弹,IPO申请数量大幅攀升,3月和4月分别为24家、26家,远超前两个月平均的10多家。

近期美的集团继去年10月之后再次递表港交所。如果能够成功在港股上市,美的集团将实现“A+H”两地上市,有望成为年内港股最大IPO。

记者注意到,今年申请港股IPO的内地企业,不仅有蜜雪冰城、沪上阿姨、古茗控股、小菜园等盈利能力较强的消费企业,也有地平线、讯飞医疗等科技独角兽公司,还有被称为“国货彩妆第一股”的毛戈平等知名企业。

受益于港股上市规则中的“18A”章节,不少生物医药企业也选择递表港交所。在今年递交港股IPO申请的企业中,超过10家内地公司属于医药生物领域。数据显示,去年共有13家生物医药公司在港交所上市。

截至上周末,约150家内地企业已获境外首发备案或全流通备案,其中超七成企业拟赴港上市。

对此,北方一家券商投行高管分析称,“最近半年多,随着A股IPO审核趋严,餐饮、白酒、学科培训等部分消费企业上市难度增加,因此部分公司选择转战港股市场。此外,港股的18A上市标准允许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上市,也吸引了部分冲A失败的药企。相比之下,港股的上市流程会更快。不过,上市后的估值也会偏低。”

去年,港股IPO上市企业72家,融资规模创下10年来新低。市场普遍预测,港股IPO市场今年有望迎来回暖。

监管层也在支持港股市场。4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证监会表示,境外上市备案管理制度规则发布实施一年来,已有72家企业完成赴港IPO备案,赴港上市融资渠道畅通,有力支持内地企业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规范发展。中国证监会将进一步加大和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融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