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监管领航 织密投资者“保护之网”

强监管领航 织密投资者“保护之网”
2024年05月15日 20:54 证券时报网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证监会主席吴清对投资者保护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现场,吴清明确要从五个方面将投资者保护贯穿于资本市场制度建设和监管执法的全流程各方面。包括进一步夯实投资者保护的制度基础,进一步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进一步推动行业机构提升专业服务水平,进一步依法严打证券违法犯罪行为,进一步畅通投资者维权救济渠道等。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资本市场围绕着强监管、防风险、促高质量发展发布了一揽子政策,将投资者保护贯彻到了制度建设和监管执法的全过程,随着制度的进一步落地,投资者保护的触角将延伸到改革的方方面面,与提升资本市场稳定性、服务实体经济功能一道推动资本市场向更加成熟、规范的方向发展。

  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基础

  吴清表示,在制度制定修订过程中,充分听取广大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意见建议,作出客观公正的专业研判,更加注重制度的公平性,为投资者提供更为实质的公平保护。

  目前,我国股市有2.2亿投资者,基金投资者更多,这是我国资本市场最大的市情。虽然近几年来机构投资者不断壮大,但A股仍以散户为主,中小投资者众多且高度分散,抗风险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投资者保护工作因而更为重要,有必要不断完善制度规则体系,完善投资者行权维权机制,切实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在基础法律法规框架下,监管部门不断完善基础制度,着力健全覆盖发行、上市、交易、退市等各环节的投保制度体系。

  如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严把发行上市准入关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试行)》,从严监管企业发行上市活动,压紧压实发行监管全链条各方责任,切实树立对投资者负责的理念,强化资本市场功能发挥,从源头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关于加强上市公司监管的意见(试行)》明确要坚持将投资者利益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及时回应投资者关切,增强投资者获得感,并贯穿于监管规则制定、监管行动执行和市场文化培育的全过程。《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提出,要聚焦于校正行业机构定位、夯实合规风控基础,持续优化投资者服务,严格落实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健全投资者保护机制,切实提高投资者获得感和满意度,持续维护好社会公众对行业的信任与信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着眼于提升存量上市公司整体质量,通过严格退市标准,加大对“僵尸空壳”和“害群之马”出清力度,削减“壳”资源价值,健全退市过程中的投资者赔偿救济机制,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凝聚各方共识,创造平稳的退市环境。

  在完善投资者行权维权机制方面,证监会指导投资者服务中心开展持股行权,以普通股东身份依法行使权利,代表中小投资者发声,通过示范效应提升广大中小投资者股权意识,引导中小投资者积极行权、依法维权,有利于督促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提高治理水平。 

  华安证券的董事长章宏韬表示,一系列基础制度的政策效果正在逐步显现。在此基础上,要坚持“买者自负、卖者有责”原则,进一步明确各市场主体的责任义务和行为边界,营造健康的资本市场法治环境。

  保护投资者需各方形成合力

  吴清指出,从上市公司的“入口”到持续监管,再到“出口”,都正在建立更加严格的制度安排。目的就是坚决把造假者挡在门外,把公开透明的要求贯彻到公司信息披露的全过程,把尊重投资者、回报投资者的理念融入公司治理的各项机制,把“僵尸企业”、害群之马坚决清出市场。控股股东、实控人和董监高作为“关键少数”,必须挺在前面、扛起责任。

  实际上,在资本市场“1+N”政策体系的部署中,以上制度规则均有涉及。在入口端,监管部门严把市场入口,通过提高上市标准和现场检查比例等方式让符合条件的企业登上资本市场舞台。发行市场生态持续优化,拟上市企业和中介机构申报质量提升。

  在持续监管方面,监管部门对多年未分红或分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并举推动提高股息率。增强分红稳定性、持续性和可预期性,推动一年多次分红,同时防假打假、规范减持,减持新规明确,对于金额较大、情节较重或者拒不改正的,应当立案处罚、严肃市场纪律。

  在出口端,监管部门设置更加严格的强制退市标准,进一步拓宽多元退出渠道。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已有25家上市公司锁定退市(含已退市),其中9家已退市完毕,数量超过去年全年的一半,市场化“出清”威力正在加速显现。

  中泰证券策略研究首席分析师徐驰指出,更加科学的退市制度建设与更严格有效的监管有助于完善市场的“优胜劣汰”机制,从源头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助力资本市场畅通价值发现功能,增强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和信任,吸引更多的投资者特别是中长期资金参与市场,让投资者能够更好的分享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吴清还强调,行业机构要把功能性放在首要位置,端正经营理念,回归本源、守正创新,恪守信义义务,增强专业能力,为投资者提供更加多元、更加适配的产品和服务。对标对表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五要五不”,重视声誉管理,坚定职业操守,培育良好的行业文化和投资文化。

  章宏韬表示,作为联接资本市场与实体经济的桥梁纽带,以证券公司为代表的中介机构要在促进资本形成、价格发现、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等方面切实发挥作用,承担市场“看门人”责任,进一步提升对新质生产力的服务能力,提升支持科技创新的精准性,为市场挖掘真正有投资价值的好公司。

  “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打造涵盖资产管理、投资咨询、基金投顾的大财富管理服务体系。”章宏韬指出,要在做专做优做精做强主责主业上更加努力。树立底线思维,将风险管理工作前置到业务决策环节,做实做精做细投资者保护工作,全面充分提示相关风险,引导投资者树立理性投资、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更好免费、专业、便捷的“一站式”教育服务,加强投资者风险意识和投资能力。

  强监管为投资者保驾护航

  吴清提到,证监会坚决落实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的要求,查办案件数量和处罚金额大幅上升。证监会将会同有关各方健全证券执法司法体制机制,加快构建资本市场防假打假综合惩防体系,进一步提升行政刑事衔接效率,让不法分子付出惨痛代价,切实维护市场“三公”秩序。

  过去一段时间,资本市场严监管的一个侧面就是,罚单发布更密、落地更快、处罚更重,证监会“零容忍”打击资本市场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度坚决。Wind数据显示,5月以来,已有12家上市公司被立案调查,若把时间拉长看,已有近半上市券商在今年收到罚单。

  田利辉表示,监管机构的严格监管有助于及时纠正违规行为,预防系统性风险,促进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同时,通过强化监管,可以提升券商的合规意识和内控水平,推动行业整体向更加规范和透明的方向发展,保护投资者利益。

  在畅通投资者救济维权渠道方面,吴清指出,将综合用好投资者保护制度工具,加大证券特别代表人诉讼适用力度,更好发挥调解仲裁的作用,加强诉调对接,推广示范判决机制,依法用好先行赔付、当事人承诺等,更加有力支持投资者获得赔偿救济。同时,将动员各方力量,更有针对性地加强投资者教育,帮助投资者增强风险意识,远离非法金融活动,更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金融法律学院教授郑彧表示,近年来,资本市场在投资者权益救济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围绕着两个词推进,即“有效”和“效率”。所谓“有效”,就是通过法律制度的颁布和落实,实现对投资者权益损失的弥补效果和打击证券违法行为的震慑效果;所谓“效率”,就是在对投资者保护和违法违规行为打击的同时,实现监管成本和监管收益的最优。因此,示范判决、特别代表人诉讼等节约监管和执法成本,提高监管、执法收益的创新举措不断推进。

  谈及如何进一步提升投资者维权便利度、降低维权成本,郑彧表示,首先,需要在既不护短也不矫枉过正的前提下,进一步推进证券期货行政执法当事人承诺制度适用;其次,可以进一步考虑推进示范诉讼和诉调对接机制;最后,进一步加大特别代表人诉讼适用力度,强化对违法行为的威慑力度。

  校对:李凌锋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