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降价!你降价!我免费! 三巨头,3小时,杀疯了……

他降价!你降价!我免费! 三巨头,3小时,杀疯了……
2024年05月22日 08:29 新浪科技

  文 | 新浪科技 张俊

  昨天的科技圈有些热闹。

  原以为电商平台们要在618上演一场龙争虎斗,谁料真正开战的却是另几家巨头——短短3小时内,字节跳动、阿里云、百度等先后就大模型展开“价格战”。

  率先出招的是字节:宣称大模型定价降至0.0008元/千Tokens!

  阿里云紧随其后:0.0005元/千tokens!

  百度更是直接掀桌子:两款主力模型全面免费!

  …………

  大模型的价格战,是否能促进行业发展?

  目前分为正反两派:一方认为是好事,此举降低了门槛,有利于加速大模型的应用落地;另一方认为是坏事,价格战将压缩利润空间,缺少资金就不能吸引更多人才,有碍技术进步,模型的进化将直接受损,长此以往更不利发展,甚至一批中小型初创企业将被淘汰。

  巨头掀起价格战:他降价!你降价!我免费!

  实际上,在此之前,国内大模型企业就出现了降价行为。比如DeepSeek-V2价格做到了每百万tokens1元,智谱AI也把glm3-turbo价格调整到每百万tokens 1元。

  而引发这波大规模的价格战的则是字节跳动的入场。

  一周前,字节跳动举行大模型战略发布会,最引人注目的是其激进的价格策略。字节跳动宣布,豆包大模型将正式开启对外服务,火山引擎总裁谭待表示:“豆包主力模型在企业市场的定价只有0.0008元/千Tokens,0.8厘就能处理1500多个汉字,比行业便宜99.3%。”他认为,这将助力企业以极低成本使用大模型、加速大模型的应用落地。“技术驱动的极致性价比才能真正创造价值。”

  一石激起千层浪。

  5月21日,阿里云宣布通义千问GPT-4级主力模型Qwen-Turbo、Qwen-Plus、Qwen-Long、Qwen-Max等9款主力AI大模型宣布全面降价。其中,Qwen-Long API输入价格从0.02元/千tokens降至0.0005元/千tokens,最高直降97%。

  新浪科技对比之后发现,此次降价后,通义千问的价格为0.0005元/千tokens,而此前豆包大模型降价后,其价格为0.0008元/千Tokens。这意味着在相同的tokens数量下,通义千问的价格比豆包大模型便宜。

  让火药味儿更浓的是,火山引擎相关负责人直接回应友商降价:非常欢迎通义千问大模型降价,共同助力企业以更低成本探索AI转型,加速大模型应用场景落地。

  不过,巨头们的价格战并未就此结束。5月21日下午,百度文心大模型的两款主力模型ERNIE Speed、ERNIE Lite宣布全面免费,即刻生效。百度这一动作狙击字节跳动和阿里云的意图十分明显,也将这波价格战引入了高潮。

  支持派:降低成本,还可促进捆绑销售

  对于大模型的价格战,业内也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企业家和业内人士力挺价格战的一派。

  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向新浪科技表示,在一定程度上,整个行业每年降低10倍推理成本,这是可以期待的,而且是必然也应该发生的。“这是一个好消息,对整个行业都是好消息。”

  一位业内人士向新浪科技表示,大模型行业也确实到了要追求落地、衡量商业化的阶段,所以大家都开始考虑用更加激进的降价手段获取客户,价格战是必然会发生的。他同时指出,目前降价的企业,大多是云厂商,或者是有云能力的大模型公司,比如豆包背靠火山引擎,文心大模型背靠百度智能云,通义千问有阿里云,他们也不是全系降价,只是其中一小部分降价,通过这种偏营销色彩的方式获得市场关注。吸引客户之后,他们体量比较大服务比较多,可以有一些捆绑销售的行为,就能整体把利润做起来。

  他认为,中小初创型大模型企业,在价格战中肯定会受到一些冲击。行业已经卷起来了,总归有些企业会死掉。“现在比拼的也不一定是谁的技术厉害,技术可能是因素之一,但还要比谁的融资能力更强,谁的商业能力更雄厚,最后才能真正地屹立不倒。”

  反对派:恶性循环,与一流水平差距加大

  也有很多专家对此表达了担忧。

  Lepton AI创始人、阿里巴巴原副总裁贾扬清指出,站在整个AI业界的角度,降价是个拍脑袋就可以做的简单策略,但是真正的To B商业成功更难。“今天不是说API贵才没有人用,而是因为,企业首先得搞清楚到底怎么用起来产生业务价值,否则的话,再便宜也是浪费,而今天恰恰实施的这一层是缺的。”贾扬清表示,“也许不是最便宜地赢得商战,而是最能落地地赢得利润。”

  还有观点认为,国内厂商的模型能力如果达不到OpenAI的水平,一味拼价格并不是一个好策略。比如OpenAI日前宣布推出GPT-4的升级版GPT-4o,实现了文本、音频和图像的多模态交互;谷歌也在I/O开发者大会上亮出了全方位的AI底牌,将AI技术深度整合进其庞大的产品生态中。而国内大模型企业一旦陷入单纯的价格战,现金流会持续承压,缺乏充足的资金投入到招募AI人才、升级基础设施等投资中去,模型进化与迭代也会受到影响,从而让国产基座模型进入发展瓶颈期,与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越拉越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大模型价格战的同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数字交换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邬江兴近日指出,“AI内生安全问题是当前AI应用推广中的最大障碍。”他表示,对当前最流行的10种大模型进行安全分析发现,90%以上的主流大模型是不可信的。

  对于国内大模型企业来说,除了价格战这个吸引关注的策略之外,同样进一步需要在技术水平、安全性等方面下足功夫,提升综合能力,如此才能推动行业健康良性发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江钰涵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