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茂波:“产学研1+计划”的首轮评审结果将于本月公布 将资助20多个项目

陈茂波:“产学研1+计划”的首轮评审结果将于本月公布 将资助20多个项目
2024年05月21日 13:55 智通财经网

5月21日,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香港论坛:创新驱动的永续发展”的致辞。其中提到,展望未来,大湾区在创新科技和绿色发展方面的合作空间广阔,必能更上一层楼,陈茂波提出三点想法:1)要统筹发挥好大湾区城市各自的优势;2)促进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与资金的更好对接;3)加强人才和技术交流合作。此外,其还表示,“产学研1+计划”的首轮评审结果将于本月内公布,我们会资助20多个项目,涵盖健康及医药科学、新材料及新能源、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以下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今日(五月二十一日)在“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香港论坛:创新驱动的永续发展”的致辞:

尊敬的梁振英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尊敬的卢新宁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白春礼主席(大湾区科学论坛主席、“一带一路”国际科学组织联盟主席、中国科学院前院长)、王曦副省长(广东省委常委、副省长)、张翔校长(香港大学校长)、各位院士、各位教授、各位嘉宾、各位朋友:

早上好!我很高兴出席今天的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的香港论坛。首先,让我们热烈欢迎白春礼主席和王曦副省长亲临香港出席论坛,并对在座各位政、产、学、研界的朋友,一直以来对大湾区创新科技合作的贡献,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今天这个活动可说是有着很重的份量。第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抓紧科技创新的研发及应用,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的核心所在。第二:“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正好说明绿色发展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核心角色。第三: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重点的区域合作,让我们可以发挥因地制宜的优势,释放湾区的无限潜力。

在引领科技创新方面,香港的科研能力强,备受国家和国际认可。我们有两所位列全球前40名的医学院、16所国家重点实验室、22所中国科学院联合实验室。香港的创科和初创生态也日益蓬勃。特区政府近年来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在巩固并强化基础科研优势的同时,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以发展具有香港优势的新质生产力。特区政府于去年十月推出“产学研1+计划”,促进政府、业界、大学及科研界合作,推动香港科研成果转化及商品化。

我很高兴向大家报告,“产学研1+计划”的首轮评审结果将于本月内公布,我们会资助20多个项目,涵盖健康及医药科学、新材料及新能源、人工智能及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除了积极的政策支持,我们也努力引进重点企业、引入人才,加快构建蓬勃的创科产业生态。

自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在2022年底成立以来,我们已引进50家重点企业,它们不少是具规模的创科企业,拥有前沿技术。这些企业在未来数年会为香港带来超过400亿元的投资,并创造大约13000个职位。另一方面,各项输入人才的计划也取得不错的进展,共收到约29万个申请、批出约18万个、已来港的人数超过12万。据调查,其中从事创科工作的约百分之二十。

在推进可持续发展方面,国家和全球各国正在努力推进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所需的资金和技术都极其巨大。特区政府的目标是在2050年或之前达到碳中和,同时用好自身的优势,把香港建设成为国际绿色科技和绿色金融中心,为国家乃至全球的绿色未来贡献力量,并为自身取得更好的发展。

特区政府全力支持绿色科技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在2020年成立“低碳绿色科研基金”,重点支持净零发电、节能绿建、绿色运输和全民减废等项目。基金至今已批出30个来自本地大学、公营科研机构和私营企业的科研项目,涉及总金额约一亿三千万元。此外,“创新及科技基金”下的各项资助计划至今已批出约140项与绿色科技相关的研发项目,资助总额也超过四亿元。

事实上,特区政府的政策支持,加上本地企业家的开创精神和不懈奋斗,不少在香港科学园和数码港培育的绿色企业,已成功把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和服务,打开本地以及东南亚和中东的市场。

绿色金融方面,香港是亚洲领先的绿色金融中心,为绿色和转型项目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去年在香港发行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券总额居亚洲首位,占市场总额超过三分之一。香港在国际绿色标准的制订、绿色项目的认证,以及绿色人才的培训等方面,也在积极参与并贡献力量。

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经济最活跃、发展潜力最高的地区之一。近年来,香港与大湾区兄弟城市在创新科技的协同合作不断走深走实。在国家的坚实支持和中央部委的指导下,港深两地正全力推进“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的发展,准备以创新的政策措施,打造世界级的产学研平台,并汇聚全球创新科技资源和人才。

展望未来,大湾区在创新科技和绿色发展方面的合作空间广阔,必能更上一层楼。就此,请容许我提出三点想法。

第一,要统筹发挥好大湾区城市各自的优势。香港具备国际化和深厚的科研基础,可以汇聚大湾区以及全球的创新资源,包括国际和内地的数据和人才。广东省尤其是深圳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强、高端製造业蓬勃,可以为科技研发成果量产提供有力支撑。香港与大湾区的兄弟城市可以强强联手,为创科发展产生更大的协同效益。

第二,促进企业、大学及科研机构与资金的更好对接。资金是支持初创企业成长、科技产业发展,以及壮大创新科技生态圈的重要元素。除了做好政产学研协作外,大湾区还须引入更多国际的资金,支持创新科技及绿色产业的发展。在这方面,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连接中外的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可以发挥引导资金的积极作用。大湾区内创科产业和金融产业相互支持、相辅相成,相当于同时汇聚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的竞争优势。

第三,加强人才和技术交流合作。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科技需要高端科研人才,携手推动科研突破。香港将继续发挥我们国际化的优势,汇聚海内外的人才,贡献力量。今年下半年,我们将筹备设立第三个InnoHK研发平台,聚焦先进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范畴。我们欢迎大湾区内的科研机构与香港院校合作设立研发中心。此外,特区政府会继续积极参与并推动大湾区的高等教育合作,凝聚优质教研资源,深化院校在科技创新、人才交流等领域的合作。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今天的论坛汇聚了海内外专家和业界翘楚,为大湾区创新科技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联系交流、探索合作的机会。我祝愿今天的论坛圆满成功,也祝愿各位身体健康、事业宏达,谢谢大家!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香港 大湾区 陈茂波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