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风·宏观 | 全球央行各自的“围城”

天风·宏观 | 全球央行各自的“围城”
2024年05月22日 07:27 市场资讯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总的来说,当前全球央行货币政策分叉依然是为了应对各自经济体通胀趋势的不同。 美国通胀趋势有着高度不确定性,通胀的上行风险仍存叠加通胀粘性使得联储难以明显放松货币政策立场。欧洲的通胀下行较为顺利,欧央行也具备相对充分的降息基础;但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欧央行或已小幅落后于曲线,未来亟待更大幅度降息。 日央行进一步加息动力有限,忍耐或是日央行年内主旋律。 英国经济展现出较为明显的复苏势头,英国央行大概率跟随欧央行降息步伐。两害相权取其轻,若降息进程顺利,英国经济有望加速复苏。

美联储:面临“二次通胀”与更加顽固的“通胀预期”威胁 

美联储当前面临的主要威胁是二次通胀趋势的持续演化以及向通胀预期的加速传导。

从更高维度看,我们在 2024 年 5月 16 日报告《美国4月通胀数据点评》提及:“我们认为与其关注某一个分项对当月通胀数据的影响,不如关注在通胀系统性抬升的情况下,各个实体部门对通胀的序贯式反馈。”

以住房为主的核心服务通胀依然保持在5%以上水平,房价分项难放缓的背后是美国房地产销售要价(asking price)中位数和租金要价中位数的角度均维持在高位;从整体房价同比变化角度看,自去年2季度起的反弹趋势仍在延续。

虽然一季度的经济数据以及4月的非农新增就业读数相对较弱,但是我们认为美国经济仍然处于相对高位走平的状态,并未显出疲态。 

具体来看,无论是更能反映美国内需的国内私人部门总需求,还是在经济总量占比近50%的私人服务消费在一季度都并未放缓。4月非农新增就业总量的超预期走弱也是建立在3月终值31.5万人是过去14个月新高的基础之上。

反之,我们认为更为重要的是观察到了近期通胀预期的再次抬头,各类口径下都再次触及年内新高;二次通胀的趋势正让通胀预期变得更加顽固。

消费者视角下,无论是对未来一年房租的涨幅预期、未来一年的整体通胀预期,还是服务业与制造业PMI物价分项的持续反弹都指向了消费者对通胀持续反弹趋势的逐渐“适应”。 

在4月1日报告《如何看待当前美国降息预期?》中,我们提到通胀预期在疫后的系统性上行也是联储没空间降息的因素之一,当前持续升温的通胀预期更是让联储难以实质性降息。

而投资者视角下的5y5y BEI,和更长期的10年期BEI近期都创下年内新高,这也是对美国二次通胀趋势的真实反映。

欧央行:过于担心去通胀的“最后一英里”,降息或已落后于曲线 

欧央行受制于对去通胀进程可持续性的过于担心,在降息问题上显得犹豫。

我们认为欧央行应该在 4 月会议便开启降息以应对持续疲软的制造业和工业产出。当前欧央行或已落后于曲线,这也意味着本轮降息的幅度会更大,时间会更紧凑。这也将带来对欧元额外的贬值压力,进一步拖累全球制造业补库周期。 

欧央行最为担心的去通胀进程并未受阻,尤其是服务通胀和与其紧密相关的各类薪资增速预期均持续下行。其中不含酒精和烟草的核心 HICP 进一步下行至 2.7%,而整体 HICP则维持在 2.4%。从通胀动态方面,非能源工业商品价格趋势已经开始收敛,而服务通胀虽然相对顽固,但也并未扩散。

欧洲经济虽然在回暖,但经济总量上的“滞”仍然明显,凸显降息的必要性。 

从结构上看,实际零售销售在疫情后仍然低迷,工业产能利用率续创2021年以来新低,企业与居民部门的银行信贷同比仍未转正。尽管服务业和制造业PMI持续扩张,但制造业PMI持续疲软;我们认为失去最主要经济驱动的欧洲在不大幅降息的情况下摆脱经济停滞或较为困难。

日央行:默许日元贬值与内需动能的缺位阻碍正常化进程 

日本央行在3月历史性的退出了负利率框架,退出收益率曲线控制政策,逆着全球宽松预期下开启了缓慢的货币正常化进程。 

然而其进一步的加息也受到了内需疲软以及实际薪资增速不及预期的影响,内生动能不足使得全球投资者持续看空日元,日本经济“复苏”的故事尚未得到一致认可。

从广义的角度看,1990 年以来,日本的 GNI 与 GDP 的差值不断上升,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居首,日本海外收入占GDP比重从2000年的2.3%上升至2023年的9.1%;这意味着日元保持相对弱势亦有利于日本经济增长。

从内需的角度看,当前日本经济十分疲软,日央行进一步加息受到制约。 

内需动能的不足主要体现在2024 Q1 GDP环比增速再次转负、私人部门总需求和私人消费支出连续四个季度负增长、实际现金收入的持续低迷、通胀的下行以及短观调查中企业景气度和内需指标的走弱。 

从经济总量指标来看,日本2024 Q1 实际GDP环比下降0.5%,低于 -0.3% 的彭博一致预期。更能反应内需动力的私人部门总需求和私人消费支出则分别下滑 0.5%和 0.7%,均为连续四个季度负增长。

3 月日本现金薪资增速同比仅0.6%,远低于前值1.4%;实际现金薪资增速同比则进一步下行至-2.5%,自 2022 年3月起连续 24 个月为负;日本家庭生活实际支出同比增速自2022 年10月起大多为负,仅在2023年2月短暂转正。 

内需的走弱直接反映在核心通胀的持续下行,并未展现出日央行所期待的“可持续性”。

最新的短观调查也反映出日本的企业部门商业情况并未持续修复,尤其是非制造业企业预期未来景气度将开始下行。而国内需求方面,日本企业部门仍然是反映出内需相对不足;且在老龄化的背景下,劳动力明显短缺,这些都制约了日本经济进一步修复。

英国央行:若不愿向通胀妥协,微弱的复苏势头或将受损相较于欧元区,英国的一季度经济表现展示出了微弱的复苏势头。

在实际GDP环比两个季度收缩后,2024 Q1 英国实际GDP环比录得0.6%,与疫情前水平接近。但从同比角度看,仅微增0.2%,并未完全摆脱衰退威胁。

与对欧央行的观点类似,我们认为英国央行不应错过微弱的复苏势头;应向通胀妥协,在6月跟随欧央行降息,避免落后于曲线的情况。

诚然,当前英国央行面临更大的去通胀压力:服务通胀依然处于6%的相对高位,核心CPI也仍高达4.2%。薪资粘性也是隐患,私人部门周薪增速同比保持在6%以上水平,使得服务业生产价格指数同比增速仍高于疫情前增速约2%。

但英国同时也面临着失业率抬升,工业生产修复乏力,以及信贷扩张缓慢的情况。在更为明显的滞涨环境中,我们认为英国央行或应更果断的降息以维系住经济复苏动能,避免二次衰退。

总的来说,当前全球央行货币政策分叉依然是为了应对各自经济体通胀趋势的不同。 

美国通胀趋势有着高度不确定性,通胀的上行风险仍存叠加通胀粘性使得联储难以明显放松货币政策立场。欧洲的通胀下行较为顺利,欧央行也具备相对充分的降息基础;但从经济增长的角度看,欧央行或已小幅落后于曲线,未来亟待更大幅度降息。 

日本一季度经济数据反映出内需连续四个季度走弱,整体工业景气度修复趋势并未延续,春斗带来的高薪资增速向消费的传导尚需时日。在整个薪资-通胀正循环建立之前,日央行进一步加息动力有限,忍耐或是日央行年内主旋律。 

英国经济展现出较为明显的复苏势头。尽管服务通胀居高不下,但为了避免滞涨情形的延续,英国央行大概率跟随欧央行降息步伐。两害相权取其轻,若降息进程顺利,英国经济有望加速复苏。

风险提示:美国流动性超预期收紧,欧洲通胀粘性超预期,英国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日本央行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

股市回暖,抄底炒股先开户!智能定投、条件单、个股雷达……送给你>>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通胀 降息 通胀预期 内需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5-24 汇成真空 301392 --
  • 05-21 万达轴承 920002 20.74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