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引用赋能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柔性引用赋能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2024年05月13日 15:24 中国教育新闻网

2021年2月,《广州南沙新区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实施方案》发布,成为全国首个“国际化人才特区”实施方案。《方案》明确提出,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人才特区,并提出要加大柔性引才力度,支持南沙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支持企业、科研院所设立境外研发机构、分支机构或离岸孵化基地,就地吸引使用高层次人才。

2021年12月,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上,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广州南沙开发区)正式授牌,成为南沙人才技术引进、创新创业项目孵化、科技成果转化的又一重要平台。

2023年8月,地处南沙的华南技术转移中心揭牌成为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总部空间运营单位,将提供信息咨询、海内外渠道管理、政策宣贯等服务,吸引更多优质人才汇聚,助力南沙高质量发展。日前,华南技术转移中心相关负责人就离岸基地回答了《神州学人》记者的提问。

Q:什么是离岸基地?离岸基地可以做什么?

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简称“离岸基地”)是中国科协为促进创新资源自由流动、柔性引进海外人才,依托国家级自由贸易区、国家级新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域类双创示范基地等各类园区,牵头打造的具有引才引智、创业孵化、专业服务保障等功能的国际化综合性创新创业平台。截至目前,中国科协在全国共设立30个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

相较于传统的“引人才回当地工作”理念,离岸基地强调“不求所在、但求所为;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敏捷性、柔性引才用才方式。海外人才既可享受国内政策、广阔市场,又可继续享受国外科研生活条件,区内企业也可更加便利对接海外科创资源。同时,离岸基地也具备双向服务功能,即可帮助区内企业开辟海外市场,更好地“走出去”。

Q:离岸基地的运营模式是什么?有何特色?

南沙的离岸基地更多致力于营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整体生态,按照“1+1+N+N”(1个核心总部空间+1个专业服务载体+N个合作空间+N个境外支点)运营模式,探索海外柔性引才新模式。其中,第1个“1”是指以华南技术转移中心总部大楼作为空间载体,第2个“1”是指以南沙国际人才港等服务集群单位作为专业服务承接载体,第1个“N”是指区内重大科创平台、重点企业、孵化器等合作空间,第2个“N”是指联络具有全球重点创新国别资源的机构。这里“以离岸创新为主、离岸创业为要”,以华南技术转移中心总部大楼作为空间载体,整合省市区产业、科技、人才等政策,全面拓宽海内外人才引进渠道;同时,注重优化完善人才柔性引进、人才服务保障、成果转化等机制。

Q:离岸基地如何寻人才、寻项目?

目前,南沙的离岸基地搭建了海外人才库及海外项目库,一是依托中国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等重大赛事,以及粤港澳资源、人才交流活动等建立协同共享机制,集聚了一批海外人才项目资源;二是深入精准挖掘区内企业需求,依托在全球具有成熟网络资源的海外支点机构,为企业寻访揽才;三是依托华南技术转移中心和区内平台在港澳和海外项目成果及需求库资源,并依托“华转网”及离岸基地线上平台,定期更新发布海外科技成果、大湾区科技政策、大湾区科技企业需求等科技创新资源信息,为海外人才提供在线对接、创业孵化在线申请、政策在线即时咨询等便捷服务。

Q:离岸基地有哪些举措和竞争优势吸引海外人才?

一是依托华南技术转移中心总部大楼,建设离岸基地核心孵化空间,为海外孵化项目提供场地办公、政策咨询、科研平台资源共享、人才对接、金融商务合作、国际成果转化实践培训等创新创业服务;二是用好海外“人才飞地”政策,鼓励区内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人才工作站等站点,在海外重点创新国家和地区建立人才引进对接、技术联合攻关、项目离岸孵化等合作网络,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向海外人才宣传区内优惠政策;三是组建离岸基地联盟,广泛联络国际科技转移机构、服务机构、人才协会、投融资机构等海外渠道资源,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协同发展生态联盟,建立起以联盟成员单位为节点的离岸创新创业服务网络,实施以人才为核心的“海外揭榜挂帅”,以区内重点产业领域企业需求为导向,面向全球发布技术需求榜单,为企业精准对接匹配海外人才;四是举办人才品牌活动,通过与全国各大投资机构、产业龙头企业、双创赛事活动等主体合作,定期开展跨境项目路演活动,为海外创新创业项目拓宽国内融资渠道,建立海内外人才、项目与企业、资本常态化高效对接交流机制。

此外,离岸基地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结合南沙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不断提升海外引才竞争力。南沙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是全国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全国唯一的国际化人才特区,在推动国际化高端人才集聚及招才引智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在引才政策方面,南沙出台了“国际化人才特区集聚人才九条”“支持港澳青年创业就业新十条”等系列政策,实施海外人才集聚行动,对新引进国际知名高校博士、海外专业人才、留学归国人员自主创业、用人单位海外引才等提供“真金白银”的强有力支持;对在南沙工作的港澳居民,其个人所得税税负超过港澳税负的部分予以免征,对南沙先行启动区鼓励类产业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在人才服务方面,南沙设立了大湾区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窗口、大湾区(广东)国际人才驿站、粤港澳大湾区职称和职业资格业务一站式服务平台、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集聚平台等综合服务平台,为海外人才在出入境、停居留、购房、购车、用汇方面提供专属便利服务。在营智环境方面,南沙以创建国际化人才特区为抓手,积极推进人才工作综合授权改革,推动国际人才跨境便利执业,设立全省首个移民事务服务中心,全国首创省市区三级“联审联签”模式,外籍人才申请在华永居申请审批时间大幅缩短;放宽外籍人才申请在华永居要求,具有博士学位的外籍人才即可申请,着力打造更加有利于人才自由成长、自由流动、自我价值实现的发展环境。

Q:离岸基地青睐哪些领域的人才和项目?

当前,南沙正加快发展以“芯”片和集成电路研发制造为核心,以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创新发展,承载“晨”光和希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引领,以强化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制造、汽车等“大”制造为根本,以聚力发展“海”洋经济为导向的“芯晨大海”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离岸基地以需求为导向精准引才聚才,聚焦南沙产业发展规划、大科学装置建设、区内企业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所需,分产业领域绘制全球引才路线图,链接一批符合南沙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的海外人才、项目和服务机构,同时,既要“引得来”,也要“用得好”,离岸基地持续为引进人才及项目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Q:国际技术成果如何做离岸转化?

技术转移的难点总结起来就是8个字:低频、高难、非标、长线。国际技术转移涉及各种各样的资源,包括项目方、成果方、企业、投资机构、政府、园区、孵化器等,国际技术成果转化工作有商业化成分,但也有公益性,在早期可能有一些投入还是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支持。作为致力于推进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球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国有创新服务平台,华南技术转移中心经过数年的不断摸索和创新,从企业需求端出发,搭建精准匹配平台,围绕企业与产业面临的技术难题,发挥枢纽平台优势,帮助企业精准匹配、对接海外优质创新人才。

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的特点和重点在“离岸”二字,科研团队和科技人才可以不需要直接到国内工作,即可实现成果在国内落地转化。离岸基地通过开展海内海外、线上线下全方位的技术合作交流,形成多渠道破解技术难题的创新模式,一方面,重点征集广州市南沙区主导产业面临的技术难题,依托海外工作站面向全球优秀人才、团队发布技术攻关榜,广邀海外顶尖人才前来“揭榜”,支撑南沙区企业精准对接海外优质创新资源;另一方面,集聚粤港澳大湾区创业孵化“全链条”服务资源,支撑海外科技成果持有人通过技术作价入股或自行投资,在区内投资创办企业,并推进后续的商品化、产业化等转化活动。

Q:离岸基地参与举办了2023中国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中国行(广州南沙),这一活动效果如何?离岸基地未来还会以哪些方式吸引人才和项目?

中国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由中国科协联合地方政府举办,目前已举办7届,共吸引3500余个团队和创新创业项目参加。2023年大赛在美国、日本、芬兰、意大利、以色列,以及西欧、中东欧等国家和地区设立12个分赛区,征集项目1830项,总决赛在合肥成功举行,总计100余个项目入围年度总决赛。离岸基地积极主动对接,推动总决赛中投资价值高且意向落地南沙的项目以“柔性引才用才”方式引入南沙,南沙“2023中国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大赛中国行”是系列活动的首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唯一一站。活动以“专业交流+需求对接+友谊共建”人才项目对接模式,吸引线下100多家机构参与,直播线上观看量达1.88万人次,来自意大利、新加坡、英国、美国等国家的部分项目已初步达成现场投资意向。

柔性引才是一项长周期工作,离岸基地将通过举办具有影响力、规模效应、行业集聚性的大型活动,以“实效、影响力、链接”为关键,进一步对标梳理区内资源及对接要求,进一步拓宽国际高端人才资源渠道,寻找符合南沙及粤港澳大湾区优势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人才,聚焦可操作性及市场产业化,推动人才项目落地转化,打造具有南沙特色的新型柔性引才模式,助力南沙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

Q:离岸基地下一步将如何建设?

南沙的离岸基地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建网络,三年出样板”的目标建设运营,目前已进入到新的阶段。接下来,根据南沙区的部署要求,加强总部空间对服务载体和合作空间的统筹管理,通过配套成熟完善的创新创业空间载体,布局一批境外离岸网络站点,实施具有竞争力的专项支持政策,建立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开展多元的创新创业活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外人才创新创业生态,链接一批符合南沙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的海外人才、项目和服务机构,联合国内国外优质机构、工作站、人才协会和组织赋能南沙高质量发展,争取建设成为可复制推广的离岸基地国家级样板。(文| 本刊记者 刘晓蕾)

原标题:柔性引用赋能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创新创业 南沙 大湾区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
  •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